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2019年度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免费开放的219座科技馆运行数据,分别从建设规模、科技馆类型、科技馆类别及层级、展览及教育活动开展、展厅利用率、观众覆盖率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对部分因素开展了交叉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免费开放科技馆服务效果及财政经费利用效益总体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提升了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了科普的公平普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科技馆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观众所需,提升科技馆的管理和服务能力,采用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更加人性化的贴身服务,已成为科技馆的迫切需求。本文以中国科技馆观众大数据分析平台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移动终端信号监测解决场馆内精准定位问题,并运用运营商大数据实现对科技馆客流统计、观众画像和行为分析,为大数据在科普场馆智慧化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要本文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科技馆学之特殊性,提出科技馆学研究的框架。文章提及科技馆学的理论基础,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科学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广泛领域,综合到科技馆学,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一、对科技馆发展历史及宗旨的研究;二、对科技馆服务客体的研究;三、对科技馆自身主体各个方面的研究。对科技馆发展历史及宗旨的研究,强调用辩证唯物史观,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角度,论述科技馆的社会属性、地位、作用及功能。对科技馆服务客体的研究,强调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针对性目标。为社会服务要从社会学角度做好科学技术的普及、传播和应用,参与社会变革,推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为人民服务,尤其为青少年教育服务,就要以当代教育学观念,配合好学校教育,有针对性地发展科技馆教育功能,设计教育节目。对科技馆自身主体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管理学和陈列学。管理学包含:组织机构和人员结构;典型目标管理和计划;资金筹措和管理;展厅管理;建筑;公共关系和出版物。陈列学包含:观众心理学;展厅总体布局研究;展品设计制作规范研究;特殊教育节目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国立国会图书馆(又简称为“国会馆”)由东京总馆和于2002年10月份开始提供服务的关西馆及于2000年5月份第一期开馆、2002年5月份全面开馆的国际儿童图书馆组成,这三个馆采用新的系统基础设施开始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对图书馆的业务进行综合化,实现了感觉不到三馆之间存在距离的三馆为一体的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5.
作为非正规教育场所,科技馆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通过新颖的形式、多感官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对科学的认知,激发对科学的热情。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好情境的创设,通过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实现展项的教育功能,将情境教学法融入项目设计,这是科技馆应当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上海科技馆“相对论剧场”近期改造完成,改造过程更多地考虑了情境学习如何融入剧目设计中,以便通过巧妙的情境、剧情、科学问题等多方面的设计,实现相对论通过展项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对于STEM教育和科技馆教育的理解有一些误区,使某些科技馆STEM教育项目“有其形而无其神”。通过文献研究、教育学分析和案例分析,本文提出:STEM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科技馆展示教育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模拟再现的科技实践,为观众营造探究式学习的情境,从而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实践、探究式学习、直接经验是二者的共同要素。本文由此提出:基于科技馆展品开展STEM教育具有天然优势,不仅可使二者互补相长;而且通过“形神兼备”的STEM教育,可使科技馆展示教育本应具有的功能得以充分实现,并成为提升展示教育效果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2009-2017年,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已举办五届,其展品辅导赛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灌输式讲解转变为引导观众进行体验和探究,这实际反映了这一时期科技馆业界对于展品辅导的思考与探索。笔者作为参与第四、第五届辅导员大赛的选手,结合参赛经历和科技馆展厅实际工作中的体会,通过对展品及其辅导特征的教育学分析、案例分析,试图总结出基于探究式学习理念开发展品教育活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探索馆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技馆之一,承载着科技馆自成立以来便具有的教育功能,以实现“动手做”(hands-on)和“互动式(interactive)科学”的特征为目标,吸引观众了解科学和技术。科技馆的主体是展览和教育活动,在探索馆的前期展览策划中,科研人员的参与、馆校联络、策展与营销部门的沟通、研究与评估部门的调研和策展人对展览的阐释等内容,构成了展教结合的“输入环节”;探索馆展览本身以其互动性、同等化、去权威性、强调观众的主观感受和探究型学习为特征,将科学知识“输出”给观众;从而在探索馆的输入和输出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展教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信息通报     
为庆祝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新馆开馆,为期一个月的“新馆开馆活动月”将于5月18日拉开帷幕。活动月期间,将组织科学院图书馆珍藏陈列展览、“科学与社会”——大型科普展览、大型科技图书联展等一系列庆典活动。“知识管理:图书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图书馆学名词术语规范研讨会、文献信息服务创新专题研讨会、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与服务专题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及理事会”将于2002年7月29~29日在陕西西安召开。此次年  相似文献   

10.
科技馆要成为观众喜爱的参观目的地,需要不断提升观众参观科技馆过程的体验。本文以中国科技馆为例,介绍科技馆开展客户体验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设定目标、梳理关键触点和驱动要素、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与改善行动、完善信息化平台。客户体验管理需要通过“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改善行动”等步骤,精准改善各触点的观众体验,形成动态的改进机制,持续改善观众参观科技馆体验。希望本文能为致力于提升科普场馆观众参观体验的同行们提供一点启发,共同促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