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国内外大事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目前欧洲的形势? 问:到现在为止,已有那些国家的议会批准了巴黎协定?巴黎协定的实施,将使欧洲的局势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最近一个时期,美国和它的夥伴进行了种种阴谋活动,强迫参加巴黎协定的国家批准巴黎协定;以便迅速地把西德重新武装起来。在美国和英国的压力下,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的议会,加拿大的下院都已批准了巴黎协定。美国和英国的议会也已先後批准了巴黎协定。由於参加巴黎协定的几个主要国家都已批准了巴黎协定,美国和它的夥伴们正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协定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2.
《巴黎协定》生效前德英关系史可分为1945年以前德英关系的发展-9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的重构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体现了德英关系由1945年以前的互不干涉、联合、竞争、对抗、绥靖-9被绥靖到1945—1949年间英国对德的经济扶植、政治拉拢与军事排斥,再到《巴黎协定》生效前英国支持西德入盟西方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欧的所谓“新欧洲”国家在加入欧盟后基本初步完成了融入西方的战略目标,其地缘政治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些国家在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的同时,力图在欧关矛盾中立足欧盟又维持同美国的紧密关系;在东部则主张把东欧纳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欧盟同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合作,防范俄罗斯的军事威胁。  相似文献   

4.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尽管苏联新领导集体采取了一些主动的和缓姿态,英国首相邱吉尔也一再提出举行东西方首脑会议的建议,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出于建设西方"实力地位"的需要,一开始反对与苏联谈判及召开首脑会晤,同时积极致力于重新武装西德并将其纳入北约.随着1954年底和1955年上半年<巴黎协定>的签订和生效,西方在欧洲的"实力地位"得到加强,美国政府遂逐渐改变了立场,考虑参加同苏联的首脑会晤.档案材料的解读大致可以揭示出1953-1955年间美国政府政策的微妙、艰难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决策界在这一政策变化过程中进行了主动性的预谋,基本上主导了与苏联谈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起了“冷战”攻势,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情报局、经互会、华约集团相继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1 95 1年 4月 1 8日 ,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与西德六国签署《巴黎协定》 ,创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 95 7年 3月 2 5日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在罗马签署协定 ,建立了作为“共同市场”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 973年 7月 2 9日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 981年 1月 1日希腊加入 ,1 986年 1月 1日葡萄牙、西班牙加入 ,其成员达到 1 2个 ;1 992年 2月 7日 ,在荷兰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以欧洲联盟取代欧共体 ,表明其视野不再局限于狭隘的西欧范围而扩大到了整个欧洲地区 ;1 993年1月…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与苏联这两个大国也开始走上对立的道路,这种对立并不仅仅是他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而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是他们争霸世界矛盾斗争尖锐化的结果。战后,美国为了达到称霸全球的目的,确保其在欧洲的利益,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并决心把西部德国占领区建立为一个国家,首先破坏了波茨坦宣言关于维护一个统一的德国的决定,导致了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出现。美国为了推行全球霸权战略,1948年6月1日,英美在伦敦举行会议,决定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此在6月底开始了德国西部货币改革。对此,苏联认为西方违背了四国占领柏林的协定;德国西部占领区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借款协定》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借款协定》是“珍珠港事变”后两国政府所签订的政治性贷款协定。美国出自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不得不给中国5亿美元贷款。在商谈借贷期间,中国敢于对美国企图控制中国军队的“建议”说“不”,敢于对美方的协定草案中某些有损中国主权的措词说“不”。美国高层人士在言谈中钦佩和尊重中国,美国需要中国继续战斗,美国又害怕“失去”中国。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和物力,赢得了美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尊敬,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9.
1958年戴高乐创建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他调整了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历届政府在外交上追随美国的作法,奉行抗美独立的外交政策:反对美国控制西欧,注重西欧联合;反对美国反法国变成北约在欧洲的工具,谋求军事上的自主权;反对美国在西主的核垄断,发展独立核立量;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推行普遍的缓和政策。其结果是大大增强了法国的独立性,动摇了美国在西方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0.
胡显明 《历史学习》2004,(12):18-19
为了巩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还积极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它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4月4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曾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北  相似文献   

11.
《舒曼计划》、欧洲煤钢条约组织与早期西欧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时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为应变提出了著名的《舒曼计划》,并随后建立了欧洲煤钢条约组织,以此为契机,法国和德国以经济领域中的基础工业为突破口,走上了政治和解、经济一体化之路。《舒曼计划》、欧洲煤钢条约组织是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发掘,从这个计划与组织的发展、演变中,我们可看出早期西欧一体化进程的主要特点:1.早期西欧的一体化是西西关系与东西关系发展、演变的产物,它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2.法、德和解、合作是早期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基石;3.基础工业的一体化是早期西欧一体化进程的突破口,然后逐步纵深发展,滚动式前进。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在美、日、欧三边关系中,一直是美日、美欧较强,而日欧的联系较弱。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池田政府采取了对欧接近政策。这既是局部调整对美政策的需要,也有利于改善日本的国际政治地位和经济环境。池田政府和英国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英国放弃对日援用关贸总协定第35条;同时,日本还加入了发源于欧洲的经合组织,资本主义世界日美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3.
对于“蒲安臣条约”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本试图从华侨史的角度来审视其对清代侨务政策、华工入美、近代留学生及美国“排华”等重大事件的客观影响,重构其在这一视野下的“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代替了凡尔赛体系,欧洲安全局势发生巨大变化。虽然美苏等国占领和分裂德国消除了长期以来德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威胁,但是,争夺德国的矛盾使美苏等国走向了危险的军事集团对峙,而两大阵营的全面冷战又使得德国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通过将两德分别拉入各自阵营,美苏完成了对欧洲势力范围的划分,新的力量均势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安全局势的稳定,但成为欧洲安全平衡中心却使德国的分裂长期化。  相似文献   

15.
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欧洲裁军问题的进展,促使美国默认了1935年德国重整军备的举动。同时,美国也冀图通过此举消除德国的不满情绪,进而使欧洲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1932年的世界裁军会议上,受孤立主义传统和当时美国国内反对<凡尔赛和约>同情德国情绪影响,以及对美国在欧洲经济利益的考虑,胡佛政府在裁军问题上的对德政策从支持德国"权力平等"要求转向有限支持德国重整军备.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孙子兵法》流传到国外,并受到了重视。《孙子兵法》在中国唐朝时期传入日本,此后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相对于日本来说,《孙子兵法》传入欧美的时间相对比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有英文译本问世。如今,《孙子兵法》在欧美已备受军、政、财、商等各界人士的关注和信赖。  相似文献   

18.
德国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并且德国在实力日益增强的欧盟中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对国际事务拥有极大的发言权。“冷战”期间,联邦德国是美国亲密的战友,对外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冷战结束后,双方矛盾冲突不时出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德美两国发生的矛盾冲突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  相似文献   

19.
在朝鲜导弹战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为了达到制衡朝鲜的目的,韩国向美国提出了修改《韩美导弹协定》延长导弹射程的要求,并得到了美国的同意。韩国导弹射程的延长打破了东北亚地区导弹领域的相对均势,增加了该地区国家间不信任与猜疑,使东北亚局势更加不稳。本文将围绕2012年韩美修改《韩美导弹协定》的背景及其过程进行分析,并探讨修改《导弹协定》提高韩国导弹射程的意图及影响。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the subject‐object distinction, operative in Continental Europe during the late‐1700s and early‐1800s, led to the religion‐secular distin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e origins of the shifting nature of the religion‐secular distinction resided with some form of influence that stud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encountered while they pursued advanced academic work in Germany. These scholars studied this influence at an institutional or organizational level. An intellectual approach to history would assess the metaphysical currents of idealism that proved to be the primary influence that stud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ir time in Germany. While idealism would never fully take hold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gave shape and direction to the emerging movement of pragmatism. As a result, the separ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under the guise of pragmatism, is reified in the religion‐secular distinction in the academy in the United States. Once religion becomes the object of a subject, the subject's sense of self‐dependence forces the religion‐secular distinction. However, the religion‐secular distinction proves to be a transitory relationship.

Inevitably, the underlying issue proves to be that only the secular can serve as the sustainable object of its subj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