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福建泉州与台湾两地民间信仰一脉相承。自20世纪80代海峡两岸恢复交往以来,泉台两地王爷信仰交流日趋频繁,交流的形式日渐多样,即由单向到双向互动;交流的对象日趋多元;交流的领域不断拓宽,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台湾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经验丰富、资源充足,福建泉州与台湾经贸文化及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密切,泉台高校合作培养泉州工业设计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分析泉台两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现状及差异、泉台高校合作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基础及优势,提出泉台高校合作培养泉州工业设计人才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面对海峡两岸加入WTO的新形势,泉州如何把握新机遇和新挑战,趋利避害,积极推进泉台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为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作出贡献,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泉台"民企校"订单式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是解决泉州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人才短缺、促进泉台人才.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深入分析了泉台"民企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泉台民营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泉州高校订单式联合培养人才的成效,提出四点建议来确保泉台"民企校"订单式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今年 7月 2 1 - 31日 ,我院泉州学研究所所长陈桂炳教授应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邀请 ,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陈桂炳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泉州历史文化研究 ,成果颇丰。泉州与台湾血脉相连 ,语言相通 ,习俗相同 ,驱荷复台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即是泉州南安人。这次学术交流的主题是郑成功研究 ,涉及泉州和台湾两地的历史文化。海峡两岸的学者都十分重视郑成功研究。通过交流 ,了解到近年来台湾学者侧重于从小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 ,对有关的民间信仰、民间传说等很感兴趣 ,而大陆学者基本上是从文献资料方面进行研究 ,研究的着重点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闽台两地历史人文渊源深厚,相同的民间信仰在发展闽台两地的各项交流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漳台都有开漳圣王崇拜、保生大帝崇拜、关圣帝君崇拜等三个共同的民间信仰,针对这些民间信仰特点,可以从“打造文化品牌,加快发展以漳台民间信仰文化为重点的旅游业““加大漳台民间信仰文化的研究,积极开展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挖掘漳台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寻根谒祖‘活动“等三个方面开发以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民间信仰文化是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洗濯而流传下来的精华,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与羁绊,它以通俗易懂、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民心,将全体中国人紧紧连在一起.而台湾和大陆民间信仰不管在形成还是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笔者阐述民间信仰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探讨台湾与大陆民间信仰文化的渊源,提出加强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交流的一些建议,旨在突出民间信仰在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以便更好地发展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泉州与台湾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呈现出合作领域拓宽、合作项目众多、合作模式多样等特点.但泉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还存在合作渠道不够畅通、层次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设立交流合作专项基金,促进双方有关管理部门间的合作,创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应是当前深化泉台高教交流合作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泉州与台湾自古以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在地缘、血缘、亲缘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峡两岸共创海洋文明 ,成为中华民族文明中的组成部分 ,对促进中华民族的强盛功不可没。展望新世纪 ,海峡两岸互动将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泉台文明相互激荡 ,海洋文明一定会开放出更加灿烂的鲜花。  相似文献   

10.
福建泉州与台湾(以下简称"泉台")一水之隔,两地很早就有经贸往来。清领台湾后,在泉台贸易中出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行会性商业组织——郊行,经营郊行的商人称为"郊商"。本文在论述泉台郊商的形成、发展及特点基础上,肯定了其在促进清代泉台两地商贸交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及协助政府维护地方治安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无论在联合国还是在国内的官方文件中,都没有对民间信仰的文化遗产属性做出明确规定。但因为民间信仰具有民间自发性、综合多元性、活态流变性、集体传承性等特点,所以具有明显的"非遗"属性。台湾地区的民间信仰大多都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在沟通和联系两岸人们之间的感情和交流方面具有巨大作用,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去推动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方面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12.
泉州天后宫是泉州妈祖信仰的重要宫庙,自创建以来,就与其他水神信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明清以后,妈祖的神通扩展,泉州天后宫又融合许多民间俗神配祀,并分灵到台湾及东南亚等地。从泉州天后宫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泉州的民间信仰是在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专家学者 :你们好 !人们期待已久的“海峡两岸‘泉州学’学术研讨会” ,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 !我谨代表泉州师专 ,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来宾、专家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一年以前 ,在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共同倡导下 ,我们就着手酝酿泉州学研讨会的筹备事宜。这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人民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他们为会议提供了各种方便。为了召开这次研讨会 ,两岸学者不遗余力 ,积极参与。李亦园先生多次往来泉台 ,筹备会议的重大事务 ,广泛联络台湾专家学者赴会 ;可以说 ,从会议的论题、与会学者的举荐到具体的…  相似文献   

14.
闽台民间信仰与两岸关系的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台民间信仰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是福建民间信仰通过分灵、分香、漂流等途经传播台湾后,台湾分灵庙则定期到福建祖庙进香谒祖。改革开放以来,闽台民间信仰的交流有了新的发展,除了成千上万的台湾信众前来福建祖庙进香谒祖外,福建祖庙的主神也应邀频繁赴台湾巡游,接受信徒的顶礼膜拜。自古以来,闽台民间信仰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还有力地推动当今海峡两岸政治的改善和经济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普庵信仰分布于南方多省,是一种跨越海峡两岸的佛道合一的民间宗教信仰.学术界对普庵信仰的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末,于本世纪初形成一个由海峡两岸从事民间宗教研究人员组合而成的小团队.各地研究成员对普庵信仰分布各地的状况进行了宗教人类学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信仰资料,也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为普庵信仰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普庵信仰研究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研究力度小,宗教界关注度不够,研究视野狭窄,研究方法固化等.普庵信仰研究要取得更大的突破,需要很好解决现有研究成果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宋朝以来,妈祖就是闽南人最崇信、最虔奉的神祗。自宋代随着大陆移民的东渡,妈祖信仰被带到了台湾。现在妈祖信仰在台湾民间信仰中,比其他任何一种民间信仰都更深入人心。随着两地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妈祖信仰逐渐渗透到两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民间大众心灵的重要支柱,继而凝聚为两地的共同传统和精神力量,形成了两地较稳定的社会习俗,构成了以渔民为主的妈祖文化区,妈祖则成为两地区域文化认同的标志。妈祖信仰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泉商文化是泉州学视野中的一个亮点。就其中的泉商与徽商之比较、泉州儒商传统与晚清泉州绅商的经商特点、泉商文化与泉州民间信仰的关系等几个问题略抒管见。相对于徽商而言,泉州商人冒险进取、爱拼敢赢的人文性格比较突出。泉州历史上的儒商传统孕育了泉州绅商,其经商特点主要表现在通过郊商垄断市场等几方面。泉州民间信仰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意蕴,内在的适应机制使其表现为与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峡论坛是海峡两岸举办的民间交流盛会,海峡两岸武林大赛作为海峡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在对海峡两岸武林大赛开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海峡两岸武林大赛的内容、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并进行了其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浙江温州龙湾区"汤和信仰"是地方民间信仰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之一.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材料,叙述了从"汤和信仰"到"汤和信俗"的产生、演变过程,分析了汤和信仰在历史上曾属于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的特点,阐释了汤和信仰申遗成功的背景、策略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泉州宗教化的繁荣,泉州民间信仰在这一时期非常兴盛.它们为泉州作为当年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与国际东方大港的历史地位留下了大量的实物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