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识要点  二、考点分析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的高考考点有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 ,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 ,是动力学的基础 .正确地理解 ,并熟练地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特别是牛顿第二定律 ,将为进一步复习掌握力学部分的其它知识和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章中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研究方法 ,如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中采用的理想实验法 ;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中的控制变量法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问题常用…  相似文献   

2.
正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时,同学们常常对于复杂问题无从下手,而这一内容又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这种从复杂的对象中隔离出某一孤立的物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在本章中便显得十分重要.在牛顿定律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物体受力情况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其原因通常出现在对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方面,特别是对摩擦力(尤其是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如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中,超、失重的知识是其中的一个,灵活利用超、失重的知识,便可达到巧解物理题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兴旺 《考试周刊》2011,(10):174-175
正确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应注意它的适用范围,研究对象及受力分析,并画出草图,据具体情况建立坐标系,列出相应的方程。只有当系统中各物体具有共同加速度时,才可对系统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内力不能使系统产生加速度,同时必须用国际单位。  相似文献   

5.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力学基础,也是核心内容.特别是牛顿第二定律中六大特性,对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推理、综合分析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在解决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问题的习题过程中,通过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增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动量定理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但它的应用范围比牛顿第二定律广,在处理许多力学问题时用动量定理更加方便,有些牛顿第二定律不能处理的力学问题,用动量定理却能迅速处理。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动量定理的巧用。  相似文献   

7.
杨立君 《高中数理化》2003,(4):25-25,34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的时候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 ,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 ,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或向下的加速度分量 )时 ,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时 ,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利用失重和超重的规律去定性分析判断有关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比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要简单很多 .例 1 如右图所示 ,质量为m1 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当质量为m2 的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有 (   ) .A 匀速下滑斜面体对地面压力等于(m1 m2…  相似文献   

8.
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其应用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热点.为了深刻理解定律本质,灵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动力学问题,必须认清下列几个问题.1 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是矢量式,它不仅反映了加速度a与合外力F合的大小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它们的方向关系,即a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受到的F合方向一致,当F合的方向变化时,a的方向同时变化.2 瞬时性F合与a瞬时对应,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当F合突变时a随之突变.例1 一条轻弹簧和一根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的小球,平衡时细线AB呈水平,弹簧与竖直方向成θ角,见上图.…  相似文献   

9.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连接力与运动的桥梁和纽带,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探究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效果;反之,如果知道了物体的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0.
超重和失重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是重力场中的物体,在重力加速度方向上有附加的加速度时产生的视重增大(超重)或减小(失重)的现象.对这类问题可在重力加速度方向上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答.  相似文献   

11.
1因果性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又进一步指出,力和加速度的等量关系,有了力就有了加速度,若不存在力,则没有加速度.我们判断受力问题可以根据这一因果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大东 《新高考》2010,(7):24-26
一、电磁感应与运动、力的综合 方法:从运动和力的关系着手,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1)基本思路: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变化趋向→确定运动过程和最终的稳定状态→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相似文献   

13.
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其应用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为了深刻理解定律本质,灵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动力学问题.必须认识清楚“五性”.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往往不能对物理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如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时,常表现用矢量公式计算时出现正、负号的错误,误以为物体受到什么方向的合力,则物体就向那个方向运动。本文通过对学生在解以下几道典型例题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希望对广大同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很多学生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时感到困难,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作法,一是混淆研究对象,二是分不清适用范围,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定律的基本思路,让学生从概念上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牛顿第二定律作为动力学的重要规律,对我们认识力和运动关系有至关重要作用。牛顿第二定律形式简单内容丰富,真正使用起来灵活多变。本文解释了要真正掌握牛顿第二定律需深刻理解的六种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牛顿第一定律,充分阐述了它的基础性、深刻性和完整性.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基础定律,使牛顿运动定律更完整和科学;指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也不应称为惯性定律,澄清了人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8.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与力之间的关系,是牛顿提出的三条基本运动定律的总称。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率——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三...  相似文献   

19.
从经典力学范围和相对论力学两方面,分别讨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条件,并从所导出的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变质量问题的公式,通过具体举例说明了如何应用变质量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物体沿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或有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重度(或有向上的加速度分量)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利用失重和超重规律去定性分析判断有关题目,在很多情况下比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要简单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