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丽新 《考试周刊》2011,(11):213+76-213,76
中等职业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在学习、思想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大多属于非智力型后进生,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尤其是在他们犯了错误以后的思想转化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做好非智力型后进生转化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剧笑艳 《新课程研究》2010,(2):177-177,189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后进生是指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发展、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是班级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在学习过程中因学校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其原因既有自身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因此,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全面发展教育,要求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生的素质。其实,后进生的直接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只要给后进生以明智的爱,尊重理解他们,给以信心,并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环境,后进生不但可以发展,甚至还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对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在平时工作中就其对后进生转化教育中作如下尝试,收益非浅。  相似文献   

5.
尽管职业学校中“后进生”在集体里所占的比例不多,但“后进生”对班集体建设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视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对校风建设及班集体良好风气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他们对待学习的不良态度,或认识活动上存在某些缺点等非智力因素外。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正确与否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后进生是人们对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的习惯称呼,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的社会原因(包括教育),也有内部的心理原因。在心理因素中,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影响后进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教育者如果能准确地了解后进生的情感特征,找到造成他们后进的情感病因,对于有效地进行教育转化工作是大为  相似文献   

7.
后进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问题学生,可分为智力型后进生和非智力型后进生,非智力型后进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后进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非智力型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和纪律较差,在班集体或家庭中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因此,形成了与  相似文献   

8.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往往注重学习上的转化,而忽视了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上的转化。过分强调智力开发,忽视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际上,优生和差生成绩差距的原因,除了智力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作为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过程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推动他们进行种种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这种“内驱力”越大…  相似文献   

9.
胡宗平 《考试周刊》2013,(96):90-91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活动中,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学生成为后进生,他们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甚至会放弃英语学习,这是因为缺少相应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0.
郑璇玲 《教师》2010,(16):120-121
中学后进生问题是当今中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转化中学后进生的有效方法是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首先对中学后进生进行诠释和界定,认为对后进生的确切称呼应该是“非智力因素有待开发的人”:接着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及功能进行阐述,为运用非智力因素转化中学后进生提供依据;然后,针对中学后进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淡薄、情绪情感障碍、意志薄弱这四个缺陷对症下药,提出了优化中学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即进行近景性动机教育、情趣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  相似文献   

11.
后进生是个老问题,自有教育以来就有后进生。关于后进生的概念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后进生是指智力正常而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暂时落后的学生,主要指那些具备了接受知识和教育的生理条件与智能水平的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学生。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剖析一下小学后进生形成的非智力因素,并提出几点矫治建议。本文对非智力因素的界定是: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与智力因素联合表现出来的,影响成就活动的意向性心理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和性格等,这些因素都…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提出,要“以学生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我们的崇高使命,老师必须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在一班学生中,有一部分后进生学习成绩差,思想表现不那么好,最令班主任伤脑筋。如果教育不当,将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但是如果班主任换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重新认识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非智力因素,发挥他们的潜能,那么,后进生也会学好,也会发出金子般的亮光。如何转化后进生,笔者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一、会理解、宽容、尊重后进生虽然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接受能力不…  相似文献   

13.
中学后进生问题是当今中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转化中学后进生的有效方法是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首先对中学后进生进行诠释和界定,认为对后进生的确切称呼应该是"非智力因素有待开发的人";接着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及功能进行阐述,为运用非智力因素转化中学后进生提供依据;然后,针对中学后进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淡薄、情绪情感障碍、意志薄弱这四个缺陷对症下药,提出了优化中学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即进行近景性动机教育、情趣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  相似文献   

14.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学习和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转化后进生被公认为教育工作中的难题。人们不禁要问;后进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知道,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全面负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直接与教师的教育行为有关。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是导致后进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5.
全面发展教育,要求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生的素质。其实,后进生的直接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只要给后进生以明智的爱,尊重理解他们,给以信心,并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环境,后进生不但可以发展,甚至还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邹宇华 《文教资料》2008,(1):152-154
后进生的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后进生的一生.本文从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和作用着手,分析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特点及原因,阐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对策,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是一种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一、后进生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什么样的学生是后进生,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一,大致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是智力型后进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后进生。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自身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身心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因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因材施教,后进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育中后进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海健 《考试周刊》2009,(42):204-204
“后进生”顾名思义.是学习上的落后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后进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后进生。智力型后进生是指学习能力缺失、理解力低、功能性障碍的学习滞后生。非智力型后进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成功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成功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沈秀平 《考试周刊》2014,(24):59-59
<正>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后进生智商并不低,但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还没有得到开发。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教师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由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下面是我从教以来对于农村后进生转化  相似文献   

20.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在智力因素无巨大差异或者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由于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同,儿童既有可能成为优等生,也有可能分化成后进生。而后进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在各种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而产生的。我认为,促进后进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