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是我国目前伦理学理论、道德教育和实践过程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劳动者的实际道德生活和一切反映劳动者道德要求的伦理学说中,劳动从来就是一种美德。马克思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劳动作了历史的、哲学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及其与道德的关系。今天,劳动巳成为我们生活(包括道德生活)的主要内容,但人们却往往在道德规范的水平上理解劳动。为了提高对劳动的道德认识从而提高劳动的质量,本文认为有必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劳动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指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高度的自觉和高超的创造性来从事社会劳动的精神。因此,不能把它仅仅当作一般的工作态度看待,而应该当作道德问题来研究。一、劳动态度及其动因劳动态度是一个人对社会和对他人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方式和表现。它不仅揭示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客观状况;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对待有益于社会的各种活动的主观倾向。因此,劳动态度包括人们的劳动目的、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及劳动作用观。总之,它既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也属于伦理学的范畴。本文将着重讨论后者,特别是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中的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3.
道德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是伦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建立"心中的道德规范"是加强伦理学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道德心理活动及道德心理理论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道德心理,道德规范,道德实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相似文献   

4.
人们往往从两个角度来划分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一种是在伦理学全部理论层次上进行划分,将伦理学家区分为元伦理学家或规范伦理学家,将伦理学体系也非此即彼地归入元伦理学或规范伦理学;另一种分法是在伦理学研究的具体问题上加以划分,把对道德命令或道德规范的建设作为规范伦理学的问题,而把对道德规范、道德判断的实质和依据问题的探讨作为元伦理学的研究。这样,同一伦理学家便可身兼元伦理学家和规范伦理学家,同一伦理学体系也既包括对元伦理学的研究,也包括对道德规范的建设。持第一种划分方法者将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看作本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的事情,范围局定在摩尔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切教育都必须以道德为前提.道德乃是劳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归宿.劳动教育的道德蕴涵、道德立场和道德力量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道德图景.构建有德性的劳动教育必须紧扣立德树人的时代主旋律,全面挖掘劳动教育的道德蕴意、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道德引领、注重加强劳动主体的道德修养、合理把握劳动教育的道德规范和层层落实全员实践的道德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德性之养成,成就未来劳动者的德性人生.  相似文献   

6.
环境伦理学与环境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环境伦理学,也叫生态伦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问题并揭示环境道德规范的伦理学分支学科,环境道德教育是目前十分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如何全面认识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如何指导环境道德教育?如何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本文想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谈谈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伦理学中追求的理想人格是道德人格,"人格"是指社会对人的一种道德规范或准则约束生活在社会规范、准则中的人。伦理学中追求的道德人格是遵守道德规范、具有良好品性的人。具有道德人格的人具有比较高的道德境界、只有向善的人们才具有道德人格。具有恶品行的人则不具有道德的人格。当今的社会,道德人格危机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道德人格危机主要表现为无耻、虚伪、冷漠、唯利。道德人格危机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容易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针对社会上出现道德人格的危机,提出社会正能量。通过传递社会正能量,来使道德人格达到完整,使社会主义建设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构建人口伦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依据、研究对象和范围、宗旨与任务。阐述了生育行为从来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在当代,人们更应承担生育上的道德责任,树立全新的人口道德观。论述了人口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育行为道德价值生成的机制、评价生育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和合乎当代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关于人口生产的特殊道德规范体系与人格形象的科学。它肩负着从伦理上分析和考察当代人口问题所包含的基本矛盾,揭示从道德上调整这些矛盾的价值准则,塑造当代人在人口生产中应有的道德人格形象的使命,及其在完成这个使命中所能发挥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构建人口伦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依据、研究对象和范围、宗旨与任务。阐述了生育行为从来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在当代,人们更应承担生育上的道德责任,树立全新的人口道德观。论述了人口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育行为道德价值生成的机制、评价生育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和合平当代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关于人口生产的特殊道德规范体系与人格形象的科学。它肩负着从伦理上分析和考察当代人口问题所包含的基本矛盾,揭示从道德上调整这些矛盾的价值准则,塑造当代人在人口生产中应有的道德人格形象的使命,及其在完成这个使命中所能发挥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小引] 翻开道德发展的历史画卷,对道德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想必能使我们对道德有个基本的了解。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维护氏族的共同利益,最主要的道德规范是互助和平等;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服从和人身依附关系,主要规范是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鄙视劳动和劳动者、  相似文献   

11.
职业道德在我国伦理学史上还是一个新的领域。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由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包括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几个领域,所以,与之相适应,道德规范也分成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公共道德。对于社会来说,人的职业生活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此,在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中,职业道德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护理伦理学属于[]A.理论伦理学B.规范伦理学C.描述伦理学D.元伦理学2.道德规范现象包括[]A.道德要求B.道德教育C.道德修养D.道德情感3.道德原则属于[]A.道德意识现象B.道德活动现象C.道德规范现象D.道德修养现象4.“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此言出自[]A.孙思邈B.张仲…  相似文献   

13.
李奇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新中国著名的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奠基者.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构筑了伦理学的根基,揭示了道德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且从探讨人类道德学说发展历程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当代最科学、最进步的道德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科学伦理学的概念、科学与伦理学的区别及相互作用以及科学中的道德要素或伦理规范。认为科学家在道德上理应是社会比较优秀的阶层。对科学家的道德规范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德性善是伦理学中的主要道德范畴,也是人们道德生活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对德性善的认识与实践,决定了人们道德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道德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劳动是一切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不同社会制度或不同的经济关系下,劳动者的劳动动因(或称动机)是根本不同的。劳动者劳动的不同动因通过劳动者对劳动的不同态度,即劳动者对劳动道德意义的理解、认识以及基于对劳动的认识,劳动者个人在对社会对他人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方式和行为中体现出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或不同的经济关系中,劳动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劳动态度,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伦理学是把道德研究提高到揭示道德的哲学——世界观的实质,可以说它是一门哲学科学.从历史上看,伦理学是作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哲学思想一起发展的.我们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可忽视毛泽东伦理思想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反映教育活动特殊要求和特殊方面的行为调节的教师道德,是整个教师道德品质结构中的主体部分。由于教育劳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劳动手段在很多方面体现于劳动者主体,因此,教师主体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包括重视师德修养,就不仅具有提高劳动者主体的作用,还具有改善劳动手段的意义。加之,教师的劳动对象——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尚缺少独立性,在心理品质和道德等方面还不成熟,需要教师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应该是道德的,但现实教学中道德失范的现象大量存在,有的甚至令人发指。建构教学伦理学学科已成为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现代化、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要求。教学伦理学是研究教学活动应当具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一门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教学成为符合优良道德的活动。教学伦理学应当按照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来建构其理论框架。我国的教学伦理学研究必须突出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与道德规范——对康德与涂尔干道德理论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道德规范看成一种外在于个体生活本身的绝对命令,虽然有其哲学与社会学背景,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理论上,这种道德理论否定了道德规范的社会建构性质,割裂了道德与生活、幸福、权利等价值的关系,否定了道德实践中人与情境的价值,将道德实践过程理解成了一种依法则行事的理性或强制过程.在实践中,它导致我们片面强化教师和学校的作用,忽视儿童自身的需要、权利和意愿,以不道德的方式强加道德说教与道德惩戒,甚至使道德成为某些人控制其他人的精神枷锁,引发激烈的道德冲突和社会震荡.事实上,道德规范始终是情境依赖而不是情境独立的,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始终不能没有善念,而且始终不能放弃在道德规范面前的自主性.由此可见,为道德而道德是错误的,人或许不是万物的尺度,但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是道德规范和道德教育的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