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九·一八”事变中英国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汪文军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9.18”事变,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序幕,日本的侵略扩张不仅威胁着中国的生存,也威胁着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对此,“英国采取了软弱的和解...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与战争形影不离.有瑞典学者作过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000多年间,世界上共发生了14513次战争.在此期间,只有329年是和平的.难怪英国著名军事家富勒说:“在人类历史中没有一个时代,会完全没有战争,很少有一代人以上是不经过大型战乱的.”战争不仅是一种攻城略地、生死拼杀的暴力行为,而且也与各民族政治、经济、科技、道德、宗教生活以及社会心态的文化现象有关.我们现在从科学的角度来考察战争文化的变迁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新疆兵团第三次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08年6月在石河子召开。一位历史老师在公开课“抗日战争”中,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后,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讨论“中日之间以后会不会发生类似的战争”。学生以“中国”或“日本”国的角色,分别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上发表意见。这位老师还给了倾向明显的暗示。讨论中,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不少学生都认为将会发生战争,并说了理由,这位老师都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4.
严冬 《学习之友》2006,(9):60-61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日本对华战争中代价最小,得利最大的一次侵略行动。日本轻易占领东三省后,又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步步进逼,直到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伤亡3500多万人,财产损失更不计其数。因此,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有必要认真反思“九·一八事变”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李琼 《历史学习》2001,(4):14-14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在殖民扩张中,首先打败了荷兰,接着,为了争夺世界殖民霸权,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殖民战争。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法共进行了四次重要的殖民战争,结果英国打败了法国,夺取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那么,英国打败法国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在华夏大地上,项羽与刘邦展开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这场战争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因此,正确总结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一、战前的态势与战争的性质当时的政治形势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反秦农民大起义刚刚失败,秦王子婴已向刘邦投降,秦朝已彻底灭亡.而一些势力较强的政治、军事集团乘秦灭亡之机,纷纷复辟或自立为三,成为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在割据群雄中,力量最强的要数项羽.他拥兵四十万,号称八十万,至九郡,以彭城为都城.刘邦的力量也较强,有军…  相似文献   

7.
历史场效应     
历史场效应交通工具、战争流动等,都与历史场效应有关,这一切都扩大着人类的历史场.历史上的王朝战争、民族战争为的是开疆辟土、“人主中原”或“出塞、建府”,等等,于是“历史场”具有一种带动人类群体奋争不息的效应.下一步则是“上天人地”,即向海底、地下和太...  相似文献   

8.
从政治和军事两个视角对伊拉克战争分析认为:伊拉克战争的性质与1991年海湾战争迥然不同;第六代战争初露端倪,震慑战初显成效;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第一场“新帝国主义战争”.进一步强化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单极态势,多极态势在曲折中也有所强化,从而加剧了单极与多极之间的斗争和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之间的较量;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先发制人”战略方针的首次尝试,开创了“先发翻人”的恶劣先例,严重冲击了国际法体系的基础,损害了联合国权威,但联合国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重划中东政治版图,加剧了中东局势动荡;导致大国关系的新一轮重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成立到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台政策是:“撒手不管”(或“等待尘埃落定”),而从朝鲜战争的爆发到50年代末期,美国对台采取的政策是全力支持,美台关系处于“蜜月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尽管美台双方“难舍难分”,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合作分析颇多,但对其摩擦与矛盾披露较少,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试图对其矛盾的产生及中共策略的制定进行探析.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美国政府宣布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阻止中共军队对台湾的任何进攻,极力维护蒋介石在台湾的统治。由于…  相似文献   

10.
为检验和展示课程改革的成果,去年11月,我校举办了“金秋开课节”,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大比武。然而在听课中,我却惊奇地发现:其中一位已任教22年的老教师,在一堂课中前后共出现125个“口头禅”,几乎他的每一句话后都习惯性地带一个“啊——”字,如果每个“啊——”字以平均2秒计算,每一堂课将浪费4.2分钟,全班共有50个同学,  相似文献   

11.
对于俾斯麦在1864—1871年先后组织和发动的“三次战争”:德丹战争、普奥战争和德法战争,不应贬之为“王朝战争”。总的来说,俾斯麦“三次战争”的性质,是进步的、民族解放的、革命的战争,对德国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史学界定论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这一称谓提出质疑,认为此称谓颠倒了战争的性质,与战争的实际不相符合,应将这一长达10年的国内战争称之为“第一次国共战争”。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美国军事心理学之父”的耶尔克斯(R.M.Yerkes)在他1919年写给美国国家研究院心理学委员会的报告中写到:“在人类的文明史中,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人的大脑而不是肌肉;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适当地组织和运用脑力资源对于战争的胜利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14.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该文说的是公元前684年发生的长勺之战中,曹刿以其深谋远虑.帮助鲁庄公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传统意义上的解读是把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对举,鲁庄公俨然成了曹刿的陪衬,鲁庄公“小惠”“小信”之“浅薄”陪衬出曹刿的“民本意识”。  相似文献   

15.
1.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白人则怀着三种动机到中国:作战,赚钱,使中国人皈依我们的宗教。”近代史上,“白人”依照“条约”实现第三种动机最早始于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相似文献   

16.
再看庄公     
“齐鲁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曹刿论战》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关于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而关于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  相似文献   

17.
战争是自有人类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战争文学是中外文学史上特殊的一页,在战争主题的言说上.“人性”、“和平”、“启蒙”,乃是战争文学的重要母题,以此为内核而构成的和平文化及其思想指向,亦是战争文学的价值蕴含与灵魂所在。故,战争文本承栽着“民族历史”与“文化记忆”,而战争文学对于“人性”有着立体的透视与深度刻写,战争主题则内含着“和平”的诉求与“启蒙”的意义,文章以此为学术支撑,在世界战争文学的背案上,对中国当代战争文学展开理性透视与学理分析,在全面论述战争文学价值的基础之上,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的辨证关系,阐释了战争文学内蕴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自10月14日发表在《经济学人》上的一篇文章。自从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于9月27日宣布“国际货币战争”爆发后.世界经济战场开始“硝烟弥漫”。作者认为目前这场“国际货币战争”背后实际上是三场战役;中国不愿人民币过快升值.富裕国家的货币政策;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资本流入。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日美国家间战争赔偿经历了惩罚性的“拆迁赔偿”与象征性的“协议赔偿”两个阶段。战后初期,美国远东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根除日本的战争潜能,使之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以“拆迁赔偿”的方式.强制日本把被指定的工业设备赔付给曾被日本占领和破坏的国家.重点是支持蒋介石国民政府,以遏制苏联对东亚的影响。但随着中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和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一改先前对日本打击的政策为利用和扶植日本,对日本的赔偿政策也转换为旧金山《对日和约》中规定的“协议赔偿”。美国对日战争赔偿政策的转换,严重损害了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的利益,使原来战胜国对战败国之间的惩罚性赔偿变为日本和索赔国之间对等的象征性协议赔偿,致使赔偿性质和赔偿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导致战后日本经济重新对外扩张、军国主义重新复活、拒不承认战争加害和战争责任、战争史观日益右翼化、亚太地区形势长期紧张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0.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以后,在对国家权力的解释上,一时成为主流学说的天皇机关说于1935年从政治舞台上消失,这就是所谓的“天皇机关说事件”.事件之后,军部的势力急剧膨胀,1936年发生了2.26兵变,以及次年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加快了战争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