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规则 排球技术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规则"每球得分制"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排球运动的发展,赋予排球运动新的活力。用系统的、动态的、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排球技术的特点,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和掌握排球运动规律,为完善排球运动理论和指导实践服务。所谓排球技术,是指在排球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所采用的各种合理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在以往各版本的《排球》教科书上,由于作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概括的排球技术特点有所不同,例如: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排球》教材(92年版)将排球技术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四条:1.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时间短促;2.球在空中飞行时完成技术动…  相似文献   

2.
排球是一定人员组成的集体运动项目。与其他集体运动项目比较,排球在很多方面有着它独自的特点,由于这些独有特点使它的集体性表现得更强。分析和探讨排球运动的特点及内在规律,从中找出排球运动突出的集体性表现。从而进一步加深和增强对排球全面、深层的认识和理解,对培养运动员集体协作的意识及团队精神,提高排球技战术水平,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排球运动社会学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章采用献资料法,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排球运动的研究视线投向社会学领域,从其一个世纪的时空领域里的三个维度,即排球化的深度、大众排球的宽度、排球运动社会价值的高度,进行探索研究排球运动中有关社会学的问题。通过阐析表明:排球化、大众排球、社会价值三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关连、互相影响的。其中排球化是促进排球运动发展的社会支撑,大众排球是推动排球运动前进的社会基础,社会价值标志着排球运动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新兴体育项目——软式排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学校体育》2001,(1):34-34
软式排球是继正规 (硬式 )排球及沙滩 (沙地 )排球后的又一项既符合竞技体育,又符合全民健身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80年代末起源于日本,目前,亚洲和欧美等一些国家已开展了软式排球运动,并已相应制定了竞赛规则和举办了国际比赛,它是融个人技巧与集体配合于一体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体育活动。具有适应广、免充气、无伤害等自身优良的特性,在国家教育部正式审订通过了新修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中,软式排球成为正式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与推动这项新运动,本刊与北京东方永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道开设了《软式排球园地》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世界排球运动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假如世界排球可分为高度排球、力量排球和技术排球的话,那么现代的世界排球可以说是技术、力量与高度相配合的排球。无论是高水平的女队或男队,都朝着亚洲的高级快攻配合技术与欧洲的强攻型力量排球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其排球技、战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网上的争夺与对抗越趋激化,着重表现在网上突破与反突破、限制与反限制更为激烈。扣球与拦网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了胜负的关键。中国  相似文献   

6.
解析运动员排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意识,是排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以及比赛场上的情景在运动员头脑中的反映。它属于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必须与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等结合起来才能在球场上体现出来。其培养是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只有真正做到“技术动作打基础,正确意识作指导”,才能使排球意识转化为技、战术的运用并发挥出巨大的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7.
软式排球运动与老年人的娱乐健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式排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由于6人制排球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去改进6人制排球,于是便形成了软式排球,并流行开来。分析了软式排球运动的特点,得出了它是适合老年人娱乐健身的运动项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排球运动是现代体育中发展最快的项目之一。规则的演进、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新兴排球项目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排球运动的影响,并受到不同层次人群的喜爱。与其它运动项目相比,排球运动的特点更适合作为老年期体育,去满足老年人的健身、健心和益群需要,然而对此却缺乏必要的研究。将排球运动作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老年体育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浅谈排球运动与心理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排球比赛异常激烈 ,要求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 ,为了有效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排球运动员 ,本文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心理训练途径 ,以资参考。1 心理训练的发展过程和趋向回顾我国排球运动训练的历史 ,心理训练起步较晚 ,起点较低。 2 0世纪 50年代的排球训练以技战术为主 ,缺乏心理训练的有机配合。 60年代开始吸取运动心理学原理 ,结合排球运动训练和比赛 ,探讨一些心理训练的问题 ,但缺乏明确的和一定的规律。 70年代 ,随着排球运动竞技水平的…  相似文献   

10.
排球是隔网竞技集体性非常强的大球运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参加运动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同时也吸引了少年运动员的参与。巧妙的配合,大力的扣杀,倾倒亿万球迷,也是少年极力效仿内容。扣球是排球比赛主要得分的手段,是衡量一个队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排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进攻技术,所以在排球训练中格外受到运动员与教练员的重视。排球比赛的胜负是以胜负局的多少来决定的,而每一局又是以局分来判定的,得分是以对方的失误、违例和球落到对方场地界限内为标准的。  相似文献   

11.
排球意识一是排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以及比赛场上的情景在运动员头脑中的反映。它属于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必须以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等结合起来才能在球场上体现出来。排球意识的培养是个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浅谈排球运动项目创新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各地排球爱好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活动条件,不受原排球规则限制,大胆创新,创造了许多种新的排球运动形式。如按运动对象设置,有四人制排球、六人制排球、九人制排球、妈妈排球、家庭三人排球、残疾人排球(轮椅式、坐式、立式、盲人式排球)等;根据运动场地条件不同,创造了沙滩排球、草地排球、  相似文献   

13.
对排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排球运动的特点是排球运动规律的外在体现,排球运动的基本矛盾是排球运动规律的内在原因,全攻全守指导思想是排球运动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排球训练与运动伤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伤病是体育运动特别是高水平体育运动的天敌。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体育运动,在我国相对比较普及,也比较受欢迎。但是,不论是高水平的国家队、甲级队,还是各体校、大学等的业余排球队,都长期受伤病的困扰。探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研究积极有效的伤病防护,以解决好训练比赛与伤病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常出现的伤病部位 排球运动为瞬间运动,技术动作大部分是在腾空跳起或半蹲状态下完成,因而膝部的伤病发病率最高。起跳虽主要由下肢来完成,但扣球.拦网、跳发球等都樊上肢配合,连接上下肢动作的枢纽…  相似文献   

15.
排球运动是比较普遍的一项体育运动,但由于比赛及技术要求特点所限制,参与排球运动必须有较好的技术。现代排球技术正朝着全面、高度、快速、多变方向发展,传球则是排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作为二传手在排球赛场战术中既是进攻者,又是组织者,他的桥梁和核心作用是其他队员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播撒排球种子的人──为纪念布朗先生而作卞微今年是排球运动诞生100周年华诞,世界排坛都在用各种方式纪念这一历史时刻。众所周知,排球运动是在1895年由威廉·G·摩根先生在赫利诺城发明的。但是,当时美国的排球运动并没有像篮球、橄榄球和体操等项目那样得到...  相似文献   

17.
排球意识一是排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以及比赛场上的情景在运动员头脑中的反映。它属于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必须以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等结合起来才能在球场上体现出来。排球意识的培养是个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基础技术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18.
重视排球的无形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排球运动是一项间接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比赛越来越精彩,尤其新规则的实施,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赛中运动员对于激烈复杂的竞争场面和变幻莫测的瞬间局面,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要想把已具备的与对手抗衡的能力转化为夺取胜利的实际,就必须认识到无形技术在现代排球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排球运动的“意识”是运动员感觉和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对排球运动规律认识的综合反映,排球运动中的任何一项实际技战术的提高都是先从“意识”提高开始的,而战术意识起源于运动…  相似文献   

19.
排球技、战术创新与竞技成绩的关系中国地质大学潘年丽一、技术创新与竞技成绩技术是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所采用的各种合理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技术是排球运动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排球竞赛就是运动员灵活应用所掌握的技术进行攻防对抗。技术好比巧妇手中的...  相似文献   

20.
排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马亮,马鲁生在排球运动的训练和教学中,有效的防止和减少运动损伤,是保证训练教学和提高运动成绩及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排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比较多见,影响也较大。为进一步了解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并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