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翻译忠实性原则的解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汉英互译的实践中,总有某一个指导原则即忠实性原则在起作用,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译文在意义和功能上都应体现“信”即“忠实”效果;同时,直译和意译也是为了使译文忠实于原作的具体表现形式,另外,原语往往会出现译文的“假忠实”。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应遵循分析,转移的重构的“三步走战略”,尽可能避免假忠实性现象的出现,使译文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2.
打开中国和世界翻译史,你会发现其共同点是都认为"忠实原文"是翻译的首要前提,接着再考虑译文的仅依靠"忠实性原则"就能做出上乘的译文?是否所有的翻译都应该遵从"忠实性原则"?本文以商标名的翻译为例展开这一话题,探讨"忠实性原则"在翻译中的作用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位向西方国家介绍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的华籍美裔译者,沙博理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沙博理在文学翻译实践中,既践行忠实原则,又对"翻译者即叛逆者"这一意大利戏言感同身受,本文因此将沙博理的文学翻译观界定为"忠实性叛逆",认为叛逆是为了达到更大程度的忠实。即两个"忠实"与两个"叛逆":忠于原文思想和译文读者,逆于原文的部分内容和形式。通过对《新儿女英雄传》英译本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的仔细分析,对这一"忠实性叛逆"文学翻译观进行解读,以期有助于探寻中国文学作品英译之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法国当代翻译理论家阿尔比所提出的衡量译文忠实性的有关原则。翻译的“主体性”是“忠实”限制下的主体性,翻译的“忠实”亦是“主体性”的忠实。  相似文献   

5.
忠实是翻译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强调译文能够完全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概念流利强调目的语对原语概念的准确重构。因此,两者在忠实性原则上不谋而合。对李白《月下独酌》四个不同译本的对比分析揭示出译诗不管是在词汇、句法还是文化、社会层面都应与原诗概念底层结构相匹配,以符合忠实性原则,实现概念流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目标"或"目的",20世纪70年代由汉斯·维米尔引入翻译理论,表示译作或翻译行为的目的。根据目的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应遵循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本文回顾了目的论的基本原理,重点探讨了目的论连贯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及在其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应用,由此得出了连贯原则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能够很好的增强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理论中,“忠实性”标准始终占据核心地位。然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译文在各方面、各层次的意义可能相互矛盾。翻译的忠实性原则具有其可行性的同时又具有其局限性。文章主要从翻译单住、译文风格、文化范畴等八个方面阐述了影响译文忠实性的诸因素.说明在实现忠实性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功能翻译理论与旅游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将译者从"忠实"于原文的樊篱中解放出来。它强调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更加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和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文章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有关原理探讨了其在旅游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覃晓霞 《海外英语》2012,(15):144-145
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改译是必然的。而功能翻译论提出"忠实程度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意味着"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黄果树瀑布景点英译为例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重讨论了功能翻译的目的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功能翻译理论研究认为:目的论除了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还有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功能翻译论提出的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译者较好地实现译文的文本功能,可以为译者进行翻译提供两个基本的翻译标准:(1)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让接受者理解,实现语内连贯;(2)忠实性法则要求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实现语际连贯.另外文章也对科技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作为一名科技文献的译者不但要有扎实的英文功底,而且还要懂得大量的科技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活动中,“忠实”一直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原则,是译者的基本责任。而实际上由于两种不同语言之间本身的差异、文化之间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译者的主体性等原因,翻译是不可能做到绝对忠实的。分析了翻译不可能绝对忠实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两种避免“假忠实”的方法,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形式和内容上更接近原文。  相似文献   

12.
翻译的标准一直是翻译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译界普遍认同译作应忠实原文.但不同的理论对忠实内涵的理解却有差别.从翻译各个流派坚持的忠实原则来看,忠实观存在多元化、多维度、动态的特性.采用异化还是归化策略或是兼而有之要看以何种忠实为前提.归化与异化并不矛盾,它们互补共生,为不同的忠实而服务.  相似文献   

13.
忠实作为传统的翻译原则被解构了。人们认识到由于个人认知、经验等的不同,再加上文化学派提出的操控因素,做到忠实已不可能或不必要了。然而笔者认为,翻译的本质在于忠实地传达信息。对忠实的追求是维系原文和译文的纽带和桥梁,不能放弃。忠实对文化生态也有积极作用。至于那些为着某些目的使忠实度降低的宽泛意义上的翻译,本着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负责的态度,须明确标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分析了英语否定的移位的几种情况及其翻译对策。对于否定转移句子的翻译,译者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正确判断否定的对象,分析语境,采用直接转移否定词、分译、转换词性等翻译方法和技巧。使译文忠实而通顺。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已经无法解释诸多的翻译现象,遭到众多学者们的质疑.翻译的“伦理转向”是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对翻译忠实观作出合理的阐释.它认为译文忠实的对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忠实于原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不忠实”具有矛盾性和相对性,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此外,“忠实”与“不忠实”都具有一定的伦理理据.  相似文献   

16.
翻译"忠实"标准: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翻译忠实标准在翻译理论中的历史地位,进一步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传统翻译忠实标准的局限性,从多元系统理论和目的理论的角度论述新时期翻译"忠实" 标准的演变.指出忠于原文不是唯一的标准,译者的根本任务是要达到翻译的目的和任务.  相似文献   

17.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不同语言之间达成"相解"。所以,在进行英汉翻译时就特别要注意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思维表达上的特点与差异,注意翻译的忠实与统一性原则。好的翻译是能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历代对翻译标准的争论,说明翻译标准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争论中发展的,译者要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19.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的中文译文在中国被广泛引用,是翻译教科书中的金科玉律。郭建中教授在《中国翻译》发表的文章中将翻译三原则的第三原则的译文由"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修改成了"译作应具备(目的语)原创作品所具有的通顺"。郭教授的修改比较好地表达了泰特勒的第三翻译原则的确切内涵。深入研究发现,泰特勒的第三翻译原则修改后的译文还必须进一步修改。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中的ease不能翻译成"通顺",可以修改成"自然流畅"。严复的翻译标准也是三(字)原则,和泰特勒三原则乃异曲同工之作。  相似文献   

20.
翻译标准多元化使译者翻译时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但这并不代表翻译无标准或译者可以任意选择翻译标准..在“笔译基础”课程考试中,评价译文的标准是给定的,即要综合考虑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目的、功能和文体风格.这要求译者应从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来考虑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如果改译甚至胡译或者乱译都将被处以“低分”的惩罚.因此,翻译标准在理论上是多元的,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却是唯一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