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高中文理分科”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赞成者表示,取消分科会造成考试课程增多,学生负担也会相应增加。反对者认为文理分科难以造就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史欣 《教育》2008,(7):20-21
关于文理分科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赞同,有人遗责,有人无所谓。分还是不分?理由在哪里?为此,《教育》旬刊在“教育新闻网”上展开了网上调查,调查结果表明:60%以上网民建议取消文理分科,30%的网民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有10%的网民对此表示无所谓。由此可以看出,支持取消文理分科虽占大多数,但反对之声也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陈一慕 《教育》2008,(7):22-23
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朱永新严厉痛斥当前文理分科制度,呼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一定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高中文理分科,已经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这一番话犹如一颗炸雷,搅乱了本来就不平静的中国教育界,引发了“文理该不该分科”这个久争不下问题的新的社会大讨论,事实上也可以看作是“文理分科”制度在用一种近乎“最后申辩”的方式,为它在中国教育历史舞台上作最后告别。  相似文献   

4.
徐晶 《语文新圃》2009,(5):27-28
教育应当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文理分科便是阻止这一追求的最大障碍。所以,我认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阶段取消文理分科,多数人赞成,少数人反对。反对者认为,取消文理分科将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因此,学业负担成为取消文理分科的焦点。目前,学生负担已经很重,那么,哪些因素导致该现象?对高三学生的调研发现,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与教学内容量大且难度高、教学进度快、课后作业量大且难度高、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理科学生记忆难以及文科学生逻辑思维不强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与取消文理分科无关。  相似文献   

6.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的高中文理分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文理分科不是一个新问题,但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各方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来看,争论中的利益相关者都是基于自身利益评判高中文理分科。基础教育公共利益的私事化使得学生和家长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教师在教育理想和自身利益之间寻找平衡而谨慎赞同取消文理分科;教育专家学者高举理想大旗。主张坚决取消文理分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于对政绩和社会影响的考虑而观望,暂时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由此可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不是一纸政令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相关利益各方不断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史欣 《教育》2008,(7):24-25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已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方向。那么,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为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取消文理分科并非是导致国民素质降低的根本原因:取消文理分科并不能改变应试教育的现况;取消文理分科未必削弱学生文科的水平;当然文理分科也不完全能反映出中国教育缺少人文精神。事实上,取消文理分科虽然是一种趋势,但是时机尚未成熟,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仍尚未解决。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该在正确理解文理分科内涵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必修课与选修课,实行学分制,通过适当改革高考政策来缓解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白尧勇 《文教资料》2011,(5):151-152
高中文理分科是我国高考制度的实践反映。在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的今天,文理分科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其弊端也应引起我们的反思。面对弊端,当务之急是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而不是简单地取消文理分科。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新年伊始,教育部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就20个重大教育问题问计于民,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备受关注.普通高中究竟该不该文理分科?笔者认为,高中教学与高考密不可分,改革高考科目设置是解决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