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首美妙的乐曲总少不了优美动人的前奏。巧妙创意课前五分钟,就犹如奏响了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快投入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语文活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2.
<正>课前五分钟这一小小的环节,在高中教学中往往为我们所忽略。每首美妙动人的乐曲,总有优美而引人入胜的前奏。课前五分钟,如充分开发利用,巧妙创意,有效训练,犹如奏响了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它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每天利用好这五分钟,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扩展思维、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所以课前五  相似文献   

3.
一节回味无穷的语文课,需要丰富多彩的三分钟演讲来奏响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课前三分钟演讲,增加了语文课堂空间的趣味性、生动性,给学生以新意,激活学生的思维,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它可以克服学生胆怯脆弱的心理,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它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语文学习辅助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彭敬 《现代语文》2010,(1):75-75
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少不了引人入境的前奏;一场扣人心弦的晚会,少不了妙语连珠的开幕词;一节回味无穷的语文课,也需要丰富多彩的三分钟演讲来奏响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它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单调,给学生以新意,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种比较主观性的教学活动,如何顺利有序高效地开展并非朝夕可就之功,应当在老师的宏观统筹下,由低年级向高年级,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和教学进度,由浅入难,由简到繁地循序渐进地推进,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正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少不了引人入境的前奏;一场扣人心弦的晚会,少不了妙语连珠的主持语;一节回味无穷的语文课,同样也少不了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来奏响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前三分钟演讲地位不容小觑。一、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的步骤和方法(一)话题应整体规划高中三年是学生身心发展很关键的三年,语文教师设计课前三分钟演讲时应长期考虑,整体规划,渐进式地启发培养学生。高一时,学生处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过渡、不稳定不成熟的阶段,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些比较宽泛的话  相似文献   

6.
卫春兵 《考试周刊》2010,(20):53-54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呼唤课堂教学改革,而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谈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具体尝试。一、课堂教学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前奏。布鲁姆认为:有效地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有资料表明,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完成同样的任务。因此,我在平时教学时,在每节课下课后都给学生留好下一节课的预习提纲,使学生上课前既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上课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起到了良好…  相似文献   

8.
上课铃声响起,学生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但要想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拉入设定的轨道是困难的.而课前三分钟作为一个过渡,利用好了,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死板,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说话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语文教师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尝试开展这项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兴趣是学好任何事物的前提,而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兴趣的提高尤为重要。它推动着每个人去探求新的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几年来,我县提出的微课、翻转课堂的先进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改变着我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一、运用课堂"前奏"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每一节课的课前3分钟是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利用和自身密切相关的事物,制造悬念,组织游戏、猜谜语、小知识竞  相似文献   

10.
一首美妙的乐曲,总少不了优美动人的前奏。语文课前五分钟,充分开发利用,巧妙创意,有效训练,就犹如奏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了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在语文课开始的五分钟将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预习是学生听课前独立地对新教材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组织、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从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过程来说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应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预习是学生听课前独立地对新教材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组织、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从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过程来说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应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一首美妙的乐曲,总少不了优美动人的前奏。语文课前五分钟,充分开发利用,巧妙创意,有效训练,就犹如奏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  相似文献   

14.
学生厌学、逃学的重要因素是学不懂和缺乏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搞好课堂教学对矫治厌学、逃学有重要意义。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研究表明,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会产生两种学习疲劳:1、规则性学习疲劳。这是大部分学生在正常情况下都可能产生的学习疲劳,其规律是:开始上课的5分钟,学生心理处于兴奋阶段,呈上升状态;5—15分钟之间,学生处于兴奋维持阶段;15—25分钟之间,学生进入疲劳低谷,注意力下降;25—40分钟之间,学生心理再度出现疲劳;最后5分钟,学生心理再度出现疲劳。规则性学习疲劳是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运…  相似文献   

15.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面向学生讲述的与教学相关的、能激起学习兴趣的一段引言。课堂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演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共同合奏的第一个音符。虽然一节课的引入时间并不是非常久,但是在课堂教学当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段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像一部优秀电影的开头一样,一定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抓住观众的眼睛。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的时候也应该像一部好电影的开头一样,要在几分钟内引言中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可以这样说,教师把握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程度高低,从其课前导入设计的质量就可以得出。因此课前导入设计的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导入在课堂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架起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6.
吴春宏 《考试周刊》2012,(14):118-119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设计各种导入方式,以便在导入环节的几分钟时间内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本文介绍了几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式。  相似文献   

17.
于永苹 《考试周刊》2011,(46):104-105
新课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也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更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每节课之前,我都精心设计2—3分钟的导言。导言可以是师生对话,可以是教师对学生作业和学习态度的总结,可以是对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布置,  相似文献   

18.
一堂课的好坏,以及教师能否按质按量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关键在于教师是不是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条具体措施。那么,教师如何“导”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学习呢?一、要重视课堂的导入课堂导入好比是戏曲的开场白,歌曲的前奏,舞蹈的揭幕朗诵词。一个成功的、引人入胜的导语,可以引导学生直取课文中心,也可以直接展示课时目标;可以酿造师生和谐的氛围,也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可…  相似文献   

19.
一节回味无穷、妙趣横生的语文课,需要丰富多彩、情理兼备的三分钟演讲来开启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作用不容小觑,经过师生双方不懈的努力,学生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语文课前演讲的妙处。在这条充满智慧与魅力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前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是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