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鹅埠“尖米话”不属于闽南话、客家话,也与广州话有别,是粤东地区一种比较特殊的方言。在语音上,尖米话保留了较多粤语成分,也有些与客家话相同的语音特点,并显示出受闽南话影响的痕迹。研究尖米话有助于人们了解汉语方言的演变以及因不同方言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变异现象。本文拟从语音上对鹅埠“尖米话”与广州话进行比较,力求体现该方言特点并探求其成因。  相似文献   

2.
绍兴方言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不仅形式上丰富多彩,语法上也很有特点,通过考察绍兴方言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的系统、用法和历时差异,不仅能使我们了解绍兴方言的共时情况,而且可以使我们窥见绍兴话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历史层面,了解共同语对方言的巨大影响以及语言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的闽南话属于一种跨境语言。由于槟城是马来半岛北部(北马)闽南话典型的核心区,所以通行当地的闽南话——“槟城福建话”保留了许多从本土闽南话流传下来的核心词汇。它也汇集了当地闽南人在不同时期因语言文化接触和创新而产生的特殊词汇。通过揭示“槟城福建话”与本土闽南话共有的特征词,即从本土闽南话传承使用的,以及它本身独有的特征词,即移民及其后裔在不同时期因创新或借用而形成的,说明两者共存的特征词表现出“槟城福建话”与本土闽南话之间语言与文化纽带的联系,也证明了当地闽南人对祖籍方言的忠诚态度。相对的,槟城福建话独有的特征词主要反映当地闽南人的文化特征,也说明语言的变动发展是经过长时间的变异和整合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探究普通话f声母在闽南方言中的痕迹这一角度出发,结合闽南方言的语言实际,揭示了上古无轻唇音以及中古重唇音分化出轻唇音的语音规律.闽南方言的部分双唇音保留了上古声母无轻唇音的语言现象,而部分舌根清擦音也变相地反映了中古唇音分化的语音规律.在闽南方言这一共时语言平面上,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汉语的历时语言现象,即汉语的层次性与系统性.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南洋华语深受闽南话影响。语音方面,南洋华语的一些音译外来词是经由闽南话从其他语言译借的。词汇、语法方面,南洋华语嵌入了诸多闽南话特色词及特色结构,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同期中国本土文献的鲜明特征,这是当时南洋社会多语接触及闽南话强势地位的一个反映。考察早期南洋华语文献中的闽南话因素,对于深入认识早期南洋社会语言生活、华语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个方言片一般都有一个代表点。这个代表点的话就是这个方言的代表语。例如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语,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语。潮汕方言的代表语是哪个方言点的话呢?一、潮汕方言的系属潮汕方言上归闽方言的闽南方言,下统从汕头至汕尾十一个县市的话。计有:汕头、  相似文献   

7.
作为汉语的一个分支——闽南方言,它与汉语的其它方言以及民族共同语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也有许多差异。这种共同性及差异性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语法上,也表现在词汇上。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研究闽南方言词汇的组成情况,对我们了解闽南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的关系有很大帮助。本文拟就以下问题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8.
我校地处闽南的一个小县城里,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较多的是闽南话,也习惯于使用闽南方言,而一旦使用普通话,就普遍出现语言表达不规范、不流畅、词汇贫乏、语感差等现象。因此,我认为,加强语言文字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和追切。  相似文献   

9.
闽东方言孕育于福建省东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任何一种语言在发生与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闽东方言也是如此,其地点方言寿宁话更是如此。一种语言的特点一般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上,寿宁话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也从三要素上谈。寿宁话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比如前者没有翘舌音、前鼻音,但却保留入声的弱化喉塞音。在词汇上,寿宁话保留较多富有中古色彩和近古色彩的汉语词,比如:箸(筷子)、厝(房子)等。在语法上,也有一些富有古汉语特色的句式和用法,比如"有"字句,宾语前置句等。闽东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次方言,它必然与普通话有着联系。由于中原汉人入闽的时间和地点不尽相同,所以闽方言保留了不同时期古汉语的特点,同时不排除受古百越族语言影响,所以闽东方言可谓是不同时期不同语言的融合,其地点方言寿宁话也是如此。研究寿宁话与普通话的异同,一方面可以了解闽东方言的现状,更重要的是给闽东方言区人民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提供一点借鉴,达到推广普通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闽南人移居菲律宾的历史悠久,并构成了菲律宾华人社会的主体,因此闽南话也成了菲律宾华人社会的通用语言。闽南话在菲律宾的多元语言文化环境中,具有适应性与传承性两个明显的特征。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与他加禄语的互相借用,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词与新义的产生,体现了海外汉语方言离开祖籍地之后的创新与发展。传承性主要表现在方言特征词、古语词与方言老词语的较好保留,体现了海外汉语方言对祖籍地方言文化的继承与保留。  相似文献   

11.
蔡国妹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4):39-41,74
处于闽东和闽南交界地界的莆仙话是闽东话对闽南话长期影响和渗透的产物,但往往体现出其自身独立发展演变的特征。入声舒化现象是莆仙方言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征之一,即部分白读的入声已舒声化,阳入白读混入阳平,阴入白读混入阳去。这种分化以文白读和古韵摄为条件。其产生于一百多年前,产生原理是喉塞韵尾-弱化消失,音节延长,单独成调,在语言系统的经济性原则的作用下,并入调值和调类相近的舒声类。这种入声调的演变过程在闽语的其他方言点及南部吴语和徽语中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2.
<正> 所谓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现代汉语方言都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因此每一种方言都可能保存一些古词语的读音和意义。如:粤语、客家话和闽南话保存有古鼻音韵尾-m、-n、-η和入声韵尾-p、-t、-k,闽南话和闽北话保存有上古舌头音和舌上音不分,轻唇音和重唇音不分的特点。在词汇方面,各地方言中也保存有许多  相似文献   

13.
钟良萍 《文教资料》2014,(31):128-130
亲属称谓词是当地语言和风俗文化的外化符号。本文运用描写和解释的方法,全面探讨了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和文化内涵。亲属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典范,它反映在亲属制度中并通过亲属称谓词记录下来。含山方言和共同语一样都有着十分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本文拟列举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较之普通话的差异处,并分析它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东全省各地方言是很复杂的.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粤方言的广州话,闽南方言的潮汕话、海南话,客家方言的梅县话.本文所说方音的特点,指的是方音与北京语音对比时显现出来的某些主要特点.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标准语音北京语音对比来看,广州话、潮汕话、海南话、梅县话大体有下列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普通话有三套“塞擦音·擦音”声母:j q x,zh ch sh,z c s”.广东各地方言一般只有相应的一组声母.潮汕话、海南话、梅县话是舌尖齿背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sts‘s],广州话是舌叶齿龈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  t∫’∫](为了印刷方便,舌叶音也用z c s 来表示).  相似文献   

15.
凌云加尤高山汉话虽然处于多语环境下,但是受其他语言(方言)的影响较小,仅有少量不成系统的变化。这些变化来自共同语、当地少数民族学说的官话以及壮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相似文献   

17.
<正>方言,特指一些居住于某一区域内的人们日常所说的语言,这些人一般因为经济因素或者政治因素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民族",并形成独属于其"民族"的特殊语言。其实,我国各地区方言因地理环境因素而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语发音、用词和语法方面更是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就是说方言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一、北方方言从如下描述可知,北方方言作为整个汉民族于现代使用的共同语,是一种基础性的方言,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北京话。相较于其他六大方言,北方方言不但分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需要一种共同语言来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于是便形成共同语,而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普通话。当社会分化的时候,语言也就跟着分化,于是便产生方言。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可以分成八大区域。当然,我国推广普通话并不禁止说方言,更不要消灭方言,而是要把握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使其各自发挥好不同领域中的作用,更好地为人们的语言表达及艺术需求服务,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梅州市是客家方言最集中的地区。除了纯客县外,有些县既有说客家话的人口,又有说闽南话的人口,我们把这样的县称之为"非纯客县",把这样的地区称之为"双方言"地区。丰顺县是梅州市唯一的一个"非纯客县",隍、黄金、汤南和潭江等乡镇属于客闽"双方言"地区。通过多次对黄金、隍等乡镇客闽"双方言"的语言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特别是从客闽方言词汇特点的比较研究,我们看到一些现象:优势语言可以影响弱势语言,然而,弱势语言口语中的基本词汇仍然保留。即客家话虽受闽南话影响,但仍然保留了客家方言词汇的基本特点。闽南话同样受客家话的影响,其词汇特点又与潮州话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文化的载体。文章收录了洞口话中的167个亲属称谓词语。通过这些亲属称谓词语来透视其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信息,包括洞口居民的来源、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传统礼俗、社会心理以及共同语对洞口方言的渗透。这对于认识洞口方言和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