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物理新课程中CAI应用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物理新课程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按照物理新课程基本理念进行教学,CAI是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最终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和完善。教师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重构一个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工作方式从孤立走向合作;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3.
经过几年的实施,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值得反思之处。如部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要么有心无力,嘴上拥护新课程,实际操作却还在传统中徘徊;要么矫枉过正,片面放大新课程的某些特质,最后走向了初衷的反面,课堂效率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要么形式变化很大,效率提高却不明显,热热闹闹的外衣后是诸多的困惑。如今教学又提倡回归常规,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各地中考物理试题都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重视双基,突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内涵;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具体而言,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根据这些新的教学理念编写的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具有新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一般步骤是:以情激趣,切入文本;以情串珠,析读作品;以情导引,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突出的内容。和传统观念相比,新课程下的审美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转变:审美教育的地位应该从附庸走向独立;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自由精神的个性;审美教育的策略设计要重视审美主体的“自主发展”;审美教育的过程是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过程;审美教育的功能要回归生活、回归功利。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形势下,教育走向网络化是必然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向学校教育的渗透,促成了教育的再一次革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表明新的学习时代已经到来;新时代的学习,是一种基于信息的学习;新时代的教学,也应是一种基于信息的教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迫使教学手段走向现代化,而做为教学手段施行的教师,为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必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新教材的使用,对数学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戴达明 《物理教师》2004,25(11):3-4,8
第八次课改实施后,我市初中物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新教材.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课程重构的全新意是课程要素的重建和课程思想与理念的重建。课程理念应当是建构新课程的最高境界。新课程的发展性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知识观——由客体先在发展为主体建构;教师角色——由学术权威走向知识平等;课堂范式——从教师独自发展为师生对话;教育哲学观——从客体、主导发展为。双主体”;课堂教学操作——从预设的封闭性发展为弹性;教材观——从教教材发展为用教材教。新课程的建构要注意把握理论灵魂的原则;西方化与本土化的统一的原则;体用结合的原则。新课程推进策略是:实现由心智模式到实践模式的超越;实现由散点试验到整体推行的超越;实现从新课程理念到现代的个性化的教学观的超越。通过新课程的全面推行,中国基础教育工作能完成一次内在和外在的双重超越;证明中国基础教育在思索、在发展、在建构着自身。  相似文献   

12.
以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为重要理论基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得课程由集权走向民主,由预设走向生成.由专家走向教师。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新课程改革打破了“权威主义”知识观背景下知识被少数所谓“专家”、“学者”垄断和刨造解释的局面;打破了“整齐划一”的知识、“普遍适用”的知识一统天下的局面,地方性知识、个体性知识成为知识共和国的公民。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赋予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以合法地位,教师再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还是课程的编制者。从教师的角度讲,这样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做出巨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最终决定新课程实施的走向。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将发生以下转变:一、业务素质的转变:1、由单一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2、由课程资源的执行者向课程资源的参与者、开发者转变;二、课堂角色的转变:1、由居高临下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2、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三、教学模式的转变:1、由传统封闭教学转向现代开放教学,2、由单一评价模式转向多元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生物新课程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三项课程理念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由侧重认知层面走向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由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统一的硬性规定走向指导课程实施开放的灵活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点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实施的导航器。课堂教学评价要运用现代评价理论,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转变,关注课堂教学文化的重建,建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导向,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预设走向生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6.
让教材走向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应然追求。教材走向学生的内涵是指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及以此为中介所实施的教学应“尾随”学生,“书”与“教”应围绕学转。对教材的开发与使用,应关注学生整个生命成长的需要,即了解学生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可能性和超越性特征,尊重学生的内在本性,珍视学生发展的自主权,让每个学生的心灵更为自由;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改革对于每个数学教师而言,不是课程内容简单的组合、增减,而是课程的“凤凰涅?”和升华。新课程的构建是教师对课程、学生个人及职业的重新认识及定位,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次新的挑战,教师走向新课程,将走进一种全新的教师生活。一、新课程走向学生,走向生活,教师将走进“与学生友好”的生活新课程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友好”是计算机界面设计的一个“术语”,“与学生友好的生活”是指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和睦共处、情感共振、发展共进的生活。⒈关注学…  相似文献   

18.
走进新课程,课本不再是经典,老师不再是权威,教室也不是唯一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和学生一起从经典走向生活,从接受走向创新,从封闭走向开放,给学生一片自由飞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做实验是新课程的基本原则。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用品做实验,可以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应是教育学生如何做好人,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满足需要的成功教育。其宗旨应该是帮助受教育者探索远离愚昧,走向文明;远离落后。走向先进;远离贫穷,走向富裕;远离痛苦,走向幸福;远离疾病,走向健康;远离失败,走向成功;远离邪恶,走向真善美的方法和途径。为此,编写教材的编辑,实行教育的老师,编撰试题的出题官,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和宗旨做文章。才能使教育真正走出应试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