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三讲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看了这个题目,有些学生也许会问:“平时记听课笔记,做习题,要求书写速度快,学行书不好吗,为什么要先学楷书?”这个问题提得有道理。不过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习书法也是如此。古人曾有过这样一个比方:“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人总先学会站立,然后才能学走路或奔跑;有了楷书作基础,才能写好行书和草书。为什么呢?因为楷书笔画,一笔是一笔,行笔速度也较缓慢,这就容易使初学的人学得象,写得准确。楷书的笔画和结构基本掌握了,书写速度自然会快起来。这时再学写行书和草书就不难了。所以说楷  相似文献   

2.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唐代中期著名书法家。字诚悬,京北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善楷、行书,与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双峰对峙,是我国古代楷书艺术的“高峰”。《旧唐书本传》里说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书  相似文献   

3.
钢笔书法的实用已经被世人所公认。楷书是基础,自魏晋至今,楷书都作为通用的字体,实用价值最大。楷书具备了汉字的八种笔画,形态清晰分明,结构匀称整齐,学好楷书可为学习其他字体打好基础。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正说明只有先学好楷书,才能依次学习行书、草书等字体。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及元代的赵孟頫,被后学公认为楷书四大名家。“四大名楷”之中,“欧体”用笔规整、法度谨严,“颜体”端庄雍容、雄浑大气,“柳体”笔法俊朗、骨力挺秀,“赵体”圆转自如、妍丽秀美。“艺术是相通的”,书法艺术与课堂教学之间确有相通之处。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以上“四大名楷”最好应该“一‘揽’无余”、“各体皆妙”!  相似文献   

5.
正第四讲楷意细心的朋友会注意,本讲的题目是"楷意"而非"楷法"。楷书是最讲求法度的书体,但其从滥觞、初步形成、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因为楼兰简纸文书所属的时代,正是楷书初步形成的阶段,完整意义的成熟楷书是在唐代初期(有说是北朝晚期)才形成的。楼兰简纸文书中,隶、楷、行、草诸体无所不备,其楷书笔意的书迹,为我们理解魏晋古法提供了颇多借鉴。  相似文献   

6.
楷书也称真书,它产生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极盛于唐,一直沿用至今。由隶入楷,完成了我国历史上文字书体的大演变,而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这种演变过程内部始终贯穿着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那便是人们对书写快速简化的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频繁的社交活动。汉代隶书盛行,基于实用和简化的要求,楷书由隶书通过“隶变”开始萌芽。而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时期,这时期楷书的价值在  相似文献   

7.
唐楷     
唐楷,"唐代楷书"的简称,我们一般说的楷书就是指唐楷。唐代书法家在总结整理前人书法经验的基础上,对楷书进行了改造,逐步建立起楷书的法则,使楷书进一步达到完美。  相似文献   

8.
宋代书法家苏轼说:“真如直,行如行,草如走,未有不能立而能行者,未能行而能走者。”学书法者,大凡从楷书入手,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书法教学得出一条经验:学习书法从隶书入手,效果更好。一、从我国文字的发展史来看,隶书能承前启后,并为楷书之源。中国文字的发展,最初是字体的发展。我国文字的沿革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七级。从沿革顺序可以看出:隶书上承篆意,下开楷法,是现代文字之祖。唐张怀■《六体书论》说:“隶书,程邈造也,迹皆真正,亦曰‘真书’。”《宣和书谱》说:“上谷王次仲始以隶字作楷…  相似文献   

9.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代,也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全盛时代和鼎盛时代。唐朝在楷书艺术上成就之高,楷书大家之众,楷书佳作之富,流派之多,影响之深,在古代书法史上都是空前的。 楷书在唐朝登峰造极,这是历史的必然。就楷书沿革论之,汉末为创建期,魏晋六朝为继承发展期,隋唐在前人基础上始集大成。这是楷书本身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楷者,法也、式也、模也,是指笔画端方,波磔势少的书体,由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脱化来的。篆书在秦朝开始“隶变”,到西汉天汉年间分书不断成熟,同时也出现了楷书。“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杂为正书” (《宣和书谱》)。三国时的钟繇继承分书的书法特色,独立成家,所  相似文献   

10.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形式,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唐代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行书。它是楷书的小变,是在楷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行书分为两种,近楷意的称为行楷,行中央草的称为行草。行楷较规整近于楷书,行草较流动近于草书,是人们广为喜爱且有广泛使用价  相似文献   

11.
刘靖文 《现代语文》2009,(7):146-149
汉字由隶书到楷书的发展演变过程称为"楷化".楷化是汉字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楷化,才有了现在使用的规范汉字.楷化跨越了从东汉到隋唐数百年的时间,经历了萌芽、形成、完善三个阶段,呈现出字体多样和一字多形的特点.楷化阶段汉字表现出的这两个特点,是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共同促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不可无一     
《中文自修》2009,(9):51-51
郑板桥的书法俗称“板桥体”,非隶非楷,非今非古,却成一绝,实因其打破常理之“怪”,字由心生,字之怪其实映射出的是板桥个性才华中不羁世俗之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的既是板桥之字,更是郑板桥这样的怪才。古时如是,今者亦然。  相似文献   

13.
<正>从外在表现和典型特征上看,楷书的两大直接渊源或过渡形式为"隶楷"和"碑楷"。"隶楷"直接由隶书过渡而来,在文人、刻工和书者的"隶楷"作品中,隶书传统的规整、秀丽等均留下了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4.
本从现代汉字的字形特点出发,结合其所记录的语言的特点。把现代汉字解释为“在字的隶楷阶段中。记录现代汉语的楷书”。我们主张从现代汉字形体结构的实际出发来分析现代汉字的形体结构。既不回避、也不拘泥于六书理论。  相似文献   

15.
正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创始于汉末魏初,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是由汉代隶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产生的一种书体。"楷"的本意,是"楷模""法度""标准""样板"。今天,我们通常讲的"楷书",主要是指魏碑及唐楷两大体系。楷书,是中国书法史上出现最晚的书体,同时也是自魏晋以来流行的主要实用书体之一。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是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宋代大书法家苏轼  相似文献   

16.
一、临摹与创作相结合。最初阶段的学习应以临摹为主线,待临摹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创作实践就应及时介入。此时的创作要简单些,可在字帖中集字“创作”,或书写一些字数少作品。作品风格要尽量向所临字帖靠拢。每1~2周可进行一次。随着临摹水平的不断提高,渐次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经常地运用到实践之中去,自然而然地由临摹过渡到创作实践中来。二、楷书与行书相结合。在学习楷书同时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行书字帖来认识,对行书基本常识做简单介绍。耳濡目染,让学生经过观察,逐渐揣摩出楷书…  相似文献   

17.
“京都”之“京”,甲骨文像个人工建筑起来的土堆,在土堆上有个瞭望塔,用以观敌情、察民事。这就是“京”。金文“京”基本上和甲骨文相同,只是“塔”壁上加了两横,代表窗户。小篆“京”下部变得不太像土堆了,其上部尚存有塔顶的形象,中部的“方口”仍然代表窗户。楷书“京”是从小篆的形体楷化而来的,已看不出原形了。  相似文献   

18.
晋《司马芳残碑》,出土时仅存上半段,中裂为二,残高106厘米,残宽98厘米,正面余文15行,满行17字.碑额阳刻蟠螭文:“故汉司隶校尉京兆尹司马君之碑颂”15字.为司马懿之父司马芳残碑,书体在隶楷之间,是由隶书转向楷书的过渡书体,书法峻逸.在陕西地区发现晋碑仅此一石,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融会与创新     
吴国昌 《新读写》2009,(9):40-40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俗称“板桥体”。有人说这种字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我想是强调其独一无二之可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衍繁到北魏,墨云蒸腾,奇峰叠翠,炫出一道魏碑奇观.魏碑亦称魏楷,其承汉隶,启唐楷,与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彼此竞相开放,浓芳袭人. 魏碑实乃汉文化与鲜卑文化融合的结晶,也可谓游牧边塞文化撞击中原华夏本位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