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婉丽 《海外英语》2015,(3):152-153,160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作为诗歌翻译的最高标准,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原则对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该文拟以"三美"原则为视角,从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对《锦瑟》四个英译本进行深入的评析和探讨,以期为今后此类诗歌翻译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三美"原则是许渊冲的翻译观,是他在翻译李清照词中努力达到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境界。诗词翻译中,只有充分体现了"三美"原则,译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与原文相媲美。  相似文献   

3.
陕北民歌是陕北民俗文化的一幅生动画卷,具有鲜明的民俗特征和深厚的地域色彩,却也正是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独特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的英译成为难题。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翻译界享誉盛名,不仅适用于诗歌翻译,也适用于民歌翻译。本文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角度,即意美、音美、形美三个角度探讨陕北民歌的英译,以期对陕北民歌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融雪 《海外英语》2014,(16):125-126
该文以许渊冲先生的诗词译文为例证,简要介绍了许先生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以及它们在实际的诗词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姚懿  廖海 《英语广场》2023,(20):12-15
杜甫晚年所作的《登高》沉郁顿挫,哀转久绝,被誉为“七律之冠”。然其意蕴内涵,实难译出。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诗“三美”原则,并翻译了《登高》,他的译文字字精准,句句含情,完美符合“三美论”倡导的“形美”“音美”“意美”。本文以“三美论”为指导,综合探析英译唐诗《登高》中的形、音、意之美。  相似文献   

6.
张心虎 《考试周刊》2013,(18):15-16
本文以黄中习编写的《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翻译例子,略谈了"三美"原则在黄中习英译对联中是如何再现的,并指出对联的翻译首先要做到"意美",其次是"形美和音美"。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翻译家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原则为理论指导,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方面对许渊冲和著名汉学家Bynner所译《春望》的两个英译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三美”原则作为标准,许渊冲对唐诗傅望》的翻译略胜于Bynner的翻译;就诗歌的翻译而言,许渊冲的“三美”理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语言中最凝练、最精粹、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意美、音美和形美的统一。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使译语读者充分感受诗歌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听觉、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成为每一位译者追求的目标。我国翻译大家许渊冲教授提出的译诗的"三美论",为诗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试从"三美"原则出发,以许教授《长恨歌》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许教授如何使译本体现原诗的三美,旨在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宋词《声声慢》集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于一体。许渊冲先生将"三美"原则应用于《声声慢》的英译过程中,译作充分传达了原词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三美"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翻译理论也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树立了新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于英文电影来说,一个优秀的译名往往是其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翻译界的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对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试通过具体译例来探讨“三美”原则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有关“直译”和“意译”这对术语的争论已历经千年也没有定论。究其原因,在于对它们的界定一直含混不清。该文针对“直译”与“意译”的定义和性质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重新给与界定。由于英汉语言及文化上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对于直译的处理更困难些,文章从语言的不同层面对“直译”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点认为,商标"大鹏"译为ROC会使英美人联想到中华民国,不利于维护国家尊严.类似的评论在国内翻译界流传达十年以上,但从历史、现实、语料库、读写、法律、推理模式等角度出发,发现该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15.
“高句丽”一词的翻译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一词在历史上曾有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族称,指高句丽族;二是作为地名,汉时曾设高句丽县;三是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作为地方少数民族政权时,其名称也合有地名之意)。作为我国一个历史专业名词,它究竟应该如何翻译,也就是应当如何用罗马(拉丁)字母拼写呢?在对目前我国出现的几种拼写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文中认为应该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规范拼写为Gaogouli。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意合为辅,以形制意。文章具体分析了意合形合在英汉语言中的种种现象,并剖析了其内在成因。通过对比分析,论述了英汉句法结构上的这种异质特点,阐述了这种差异对英汉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不折腾"一词的翻译方法对习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中的喻体词汇含有极为丰富的意蕴。在对习语喻体翻译中,利用移植法翻译,既充分保持了源语习语中的喻体词汇,展示了源语文化的独特特征,也十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以目的论为核心,强调文本和翻译的功能,以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三大法则,其理论对中国特色词语"不折腾"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不折腾"不同的译文,探析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翻译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对翻译进行新的解读.如果翻译教学长期局限在半封闭的传统体系中,会产生负面的“花盆效应”.文章以翻译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花盆效应为研究对象,审视当前中国翻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探讨教学体制中制约翻译人才培养的因素,寻求翻译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魏天爽 《海外英语》2012,(3):152-153
英语中的develop和汉语中的"发展"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无论在英文书报杂志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材中都屡见不鲜。因为熟悉,在翻译中常将两词对译。将develop一词译成"发展"是不准确的,这两个词在语义上能够对应起来的情况是很少的。该文通过develop的大量译例,讨论如何根据语言环境和搭配关系选择词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