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目前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一)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因此仍采用一成不变的“一言堂”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教与学之间是分裂对立的。不少教师习惯把篇、章、句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师教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索然寡味。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重视教师的繁琐分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班化"自主学习"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不多于28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并且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创造性地探索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一些地方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习惯于"填鸭式",照本宣科满堂灌,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这种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更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使学生的个性、主人翁精神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是知识的存储器,老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接收什么。课堂上教师常常用自己的思维定势框住学生的活跃思维,要求过严、过死、束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学生的创新潜能。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教学中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经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数学建模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这样的教学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以及所抄的笔记上。校园网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探究、协作"为特征,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6.
一、语文参与式教学实施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即教学信息在教师——学生中单向传输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从课堂上的教学进度、问题安排,到课堂下的作业布置、成绩评价,都是教师在操纵着主动权。这种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累积和教学结果一致性的表现,忽视情感的作用和学生个性的发挥,从而抹杀了学生作为“人”的特性的成长(如情感、个性、创造性),也使教师在追求课程统一性、确定性、精确性的同时丧失了独立性与创造性,以至思维趋于凝固、教学程序趋于程式化。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双主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主教学模式是一种能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得到强化的同时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即从传统教学模式到网络环境下"双主教学模式"中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化主要体现在,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还应该是语言知识与网络技能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学模式的主导者、组织设计者、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学生英语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评估者。  相似文献   

8.
唐增富 《现代教学》2014,(12):23-23
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个性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其目的在于探究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实验研究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色,因此,我校化学组在实施"个性互动"教学模式的项目研究时,加强了对实验的研究,并充分应用化学实验来落实"个性互动"课堂的创设。一、研究教师实验的演示方式,创设情境引导互动教师的教学实验,容易按教材中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虽然这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有时给学生带来的思考不够多,对知识的建构意义不足。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现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日语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的日语教学仍然停滞于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线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日显弊端。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强调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协助学生去完成个体的自我探索,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日语教学实践,应着重建立师生间"彼此倾听"的对等关系及生生合作的学习关系,将教学的重点放于培养学生语感的生成,锻炼学生思维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陈金盾 《考试周刊》2010,(36):74-75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许多英语教师热衷于阅读课和对话课的改革和探讨,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细致改革却乏人问津。很多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仍不能摆脱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实施"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津津乐道于句型操练、语法翻译的旧式教学方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思维,多运用,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陈红香 《学苑教育》2019,(14):51-51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的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学会数学上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打破学生思维方式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可以打破思维定式;然后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想象;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洗耳恭听,学生的思维必须与教师保持一致,不敢越雷池半步。整体划一的思维方式磨灭了个性,淡化了爱好,弱化了特长,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皮囊”。语文学习的落脚点终归是听、说、读、写,但听、说、读、写不是简单的知识迁移,而是一种特殊能力的转化,关键在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当前阅读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小学生心理特征不相适应。现代小学生信息丰富,接受知识快捷,思维活跃,独立意识与民主意识强烈,合作意识与实践创作意识淡薄,而传统教学侧重于传递和贮存知识,习惯于告诫学生怎么做,学生的思维囿于教师的条条框框之内。这样形成了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二是传统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素质教育要求阅读教学重视语文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和谐统一,既重视语文结构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技能的训练,让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在…  相似文献   

16.
张瑞 《甘肃教育》2011,(8):88-88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指东学生不会朝西。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三从"——听从、服从、跟从,严重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好动、好问的天性。笔者认为建立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教师应摒弃传统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格式化,教学过程单一化,学习不再是件快乐的事,相反地,学习是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是一件给他们带来无穷痛苦的事。"满堂灌"、"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压抑了他们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中,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知识内容巧妙地设计问题,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生学习了新知识、提高了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激活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苏光 《当代教育论坛》2003,(12):116-116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培养创造思维与个性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切实的培养,使学生创造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必须坚持把课堂教学从现成结论性知识的传授转移到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上来。不仅教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发展认知的能力,特别是敢于…  相似文献   

19.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纽带,教师的启发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学生的知识建构为主线,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启发性原则,教学民主思想和知识建构思想。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分层教学等方面探讨了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所带来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郭成波 《文教资料》2014,(21):46-47
新课标提倡个性解读,使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思维得以发散,智慧得以提升。但是,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生活阅历尚浅,知识积累薄弱,在解读作品时,往往因无法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涵",导致与作者的写作初衷背道而驰,因而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解读时,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精神内涵",以更好地发挥文本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