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短文两篇     
课内检测一、阅读《月》,按要求答题。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 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么?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  相似文献   

2.
“月”与中国文人有不解之缘,而尤为李白所独钟。据查,在李白现存的一千余首诗中,涉及咏月诗就有三百八十二首,占其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八,“月”在太白心中位置可见一斑。有意思的是,将李白的咏月诗拿来做一统计,属于李白的独特的“这一个”“月”的真是丰富多彩,目不暇接。如把月比作天镜、飞镜、明  相似文献   

3.
不知道同学们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没有:如果把不同的动物放到一面大镜子前,这些动物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科学家们专门做过一组有趣的实验,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动物的表现吧。为便于比较,把婴幼儿的表现也列在下面。小孩小孩在六、七个月时就开始对镜中的像产生兴趣,但只有到两岁左右时才会用手指去捅捅镜子,并逐渐认出自己来。他从镜中看到妈妈,再转过头来将镜中的妈妈和身边的妈妈比照一下,经过多次的比照,他也就间接认识了镜中的自己。小鸟科学家用一只织布鸟做实验。当小鸟看到镜中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小鸟时,它对着镜中的小鸟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  相似文献   

4.
第一部分目的:观察配戴渐变多焦镜后老视者脑血供的变化情况。方法:对初次配戴渐变多焦镜的老视者(渐变镜组)于未戴镜、戴镜2周、3个月、半年时分别测定其脑血流速度(包括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的收缩峰及舒张峰血流速度),并与非渐变镜配戴者(非渐变镜组)做随机对照,比较两组戴镜前及戴镜后不同阶段的脑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5.
    
每(mei)次(ci)对着长(chang)空的一轮(lun)皓(hao)(明亮的)月,我会想:在这时候(hou)某(mou)某人也在凭(ping)栏 (lan)(靠着栏杆)望(wang)月么(me)? 圆(yuan)月有如(ru)一面明镜(jing),高悬(xuan)(挂)在蓝 (lan)空。我们的面影(ying)都该(gai)留(liu)在镜里罢(ba),这镜里一定(ding)有某某人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200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新书快递     
作家告示:沧月所著“镜系列”目前面市的只有《双城》《破军》和12月即将推出的《龙战》三本,均为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其他出版社出版的署名为“沧月”的《镜·XX》均为假冒,敬请读者千万小心并相互转告。  相似文献   

8.
水塘     
小小水塘一面镜,春夏秋冬亮晶晶。你来照影他来照影,照出多少美丽的风景。太阳对镜抹脂粉,月充镜前披纱巾,顽皮最是那群小星星,冲若水塘扮兔脸眨巴眼晴。蝴雌对镜试彩裙,画眉镜前练歌声,淘气莫过那队小鸭子.跳进塘里嬉戏弄碎一面镜。水塘@王希异!635100四川省大竹县28—  相似文献   

9.
只要严格按照四部曲的模式来指导和要求学生,他们就会逐渐在描写人物(或其他)对话中形成这种追求极致的文字风格,不会再镜中取月、空有言谈,进而真正树立起有血有肉,生动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引发读者深层次地思考和感悟,达到修改课文对话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月迹     
随着山村幼童追寻月亮的踪迹,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静谧、幽雅的中秋月夜图。望着那:镜中月,空中月,酒中月,水中月,弟妹的"眼中月"——哦,神奇的月亮竟是这么多!文章将稚童的心灵与皎洁的月色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纯真的美感。  相似文献   

11.
正【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两面镜可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数量和两面镜夹角大小的关系,对两面镜成像的现象感兴趣。2.能认真观察与记录,乐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探索结果。【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认识镜子,有照单面镜镜子的经验。材料准备:单面镜若干,幼儿人手一个两面镜及记录表、彩色笔等。【活动过程】1.照两面镜,引入活动。师:单面镜能照出一个自己,这里有一个两面镜,小朋友照照看,能看到几个自己?引导幼儿猜想在单面镜和两面镜中可看见的物体像的数  相似文献   

12.
了解     
地球侦察飞碟勇敢而谨慎地进入镜星大气层。 为了达到对镜星状况的全面了解,这种飞碟侦察已进行过上百次。地球上的人类已经知道:镜星的外貌酷似地球(像地球的镜子,所以叫它“镜星”)。有空气,当然也就有生物,镜星人也是一个脑袋、两只眼睛。镜星的天也是蓝的,海水也是咸的。有壮得吓人的牛,也是吃草的。 地球即将爆炸,不能住人了,出于星  相似文献   

13.
回文数与镜反数是两种有趣的数字现象,但通过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回文数与镜反数有一种特定的数字联系或规律。寻找平方镜反数、立方镜反数,对镜反数进行分割或组合时可以得到多少种镜反数等式、等幂和数组?还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月亮""月光"频见于古诗词,与诗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被赋予种种含意。月的皎洁,柔美本身就是极好的审美对象,便有"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此外,"鸡声茅店月,人迹极桥霜",月为早行的特征性景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相似文献   

15.
杨进京先生的行草镜心,用笔熟练,行笔自如,整体看来浑然一体,在老年人书作中属上乘之作。提点改进建议供参考:一是作者习字时间好像较长了,有特点,但也有习气。如“烟、月、州、远、空、流、帆”字的颤动用笔,在有些人来看是“有劲”,实则大可不必。而“故人”两字写得非常好,就并未有这种用笔。  相似文献   

16.
买未来     
镜,镜中有个我,镜中有个我的未来。买镜,买来了镜里的我,也买下了我的未来。长安古道,西风劲起。辇车中的他,轻抚着手中的铜镜,喃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车轮滚滚,碾过繁华的古街,扬起阵阵古风,青史悠悠翻开……  相似文献   

17.
有教师在教学时,也能扣住“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等主要语段,让学生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童心———奇妙的想象、深切的感悟、敏锐的发现,体验作者奇特而美妙、纯真而快乐的童趣。但仔细探究,却忽略了文题———“月迹”这一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文中,作者借助竹帘、镜子、桂树、酒杯、葡萄叶、瓷花瓶、爷爷的锨刃、小河、孩子的眼睛、沙滩等事物,清晰地描绘出月亮移动的踪迹。“月迹”巧妙地反映出童年追寻“月迹”的过程,又真切地再现了孩子“盼望—惊喜—惬意—兴奋—惊奇—欢…  相似文献   

18.
名称最多 澳门盛产蚝,所以许多地名都称“蚝”。澳门有南北两个海湾,“规圆如镜”,故明代时称澳门为“蚝镜”,又称“濠镜”。澳门古来还有许多名称,如:香山澳、濠镜澳、濠江、镜海、濠海、莲岛、妈阁、梳打埠等等。名称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节日最多 澳门节日众多,其中有中国民间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有葡国的节日,如:自由日、葡国日、贾梅士日、葡桥日、葡萄牙共和国成立日等;有宗教节日,如:复活节、圣诞节、追思节等;有澳门自己的节日城市日;有世界性节日,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  相似文献   

19.
宋、辛弃疾写过好几阕咏月词,引人注目的是那首著名的《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兹录如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王兔解沉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比喻     
比喻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唐代诗人李白在他的一首《古朗月行》的诗句中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运用浪漫的创作方法,丰富的想象力,写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把月亮比喻为“白玉盘”和“瑶台镜”,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也展现出儿童时期天真烂漫的情态。在现代科技中,同学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科学概念或专业术语,但如果借用一些深入浅出的比喻方法,就能把一些复杂深奥的科学概念解读得淋漓尽致、通俗易懂。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比喻对科学概念的解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