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义素分析是现代语义学研究的基本手段,而对义素的类聚分析又是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因为以一个义素为基点,通过不同范畴的聚合,可以形成语义场中不同的义位,而义位是语义表达与接收的基本单位。本文从多义类聚、近似类聚、对立类聚三个方面对义位间的义素类聚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义位与义素分析法是语义理解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义素分析法能够科学合理地解释常规组合的特点,对于词汇组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对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常规组合的语义进行分析,并与不合理的组合进行对比,又证明了定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是否考虑特定的言语场 ,义句可首先分为静态义与动态义。静态义句指某个句子在不考虑特定的言语场时具备的意义 ,包括基本义句和附加义句。基本义句指义位或义位组合后产生的字面上的意义 ,蕴含义与预设义都是义句基本义的下位概念。附加义句包括形象附加义句、情感附加义句、语体附加义句、风格附加义句 ,前三种义句和义句包含的义素存在一致关系。动态义句指言语交际中的实际义句 ,是言语场对静态义句的选择结果 ,包括动态基本义和动态附加义。静态义转为动态义 ,表现为四种结果。  相似文献   

4.
按现代语义学观点,词义应以相当于义项的义位为单位。对义位构成的分析,即义素分析。义素是从分解义位而得出的构成义位的基本语义要素。一个义位至少能分解为两个义素。一个义位无论有多少义素,均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与概念中的某种概念相应的表现同场词词义共性的共性义素,一是与属概念相应的表现同场词词义属差的区别义素。一个义位只有一个共性义素,同时至少有一个区别义素。①例如:骊是纯黑色的马,骝是黑鬃黑尾的红马。二者的共性义素都只是马,而区别义素的内容和数量则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谈汉语的义素和义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素和义位是语义学理论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在具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本单位。而在对它们性质的认识和界定、在将西方语义学的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争论,本重点讨论了义素的性质和义素的研究方法,认为从语素义入手研究义素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都存在诸多的问题,而以“元语言”来确定意义的最小单位和构成方式是较为可行的方式:在义位研究上。本分析了以义项方式进行义位研究的利弊,批评了扩大附属义的研究倾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具体语境对《史记》中的"恨"这一词进行义素与义位关系的分析。根据语义学标准主要从义素的提取、义素结构式子的构成、义位的确定、义位关系的分析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义素是构成词语的最小意义学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而语义场则是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两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本文旨在阐述两者内涵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四个方面的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8.
有些符合语法规则的短语不能成立,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义。运用义素分析方法研究语义单位组合的规则是解释词语组合原理的科学方法。从目前分析的结果看,语义单位进行句法组合有三项重要的定律与一项规则,即:义位组合的语义成分不矛盾律,义位组合的语义成分条件关系律,义位组合的语义成分蕴含关系律,以及语义组合想象合理的规则。常规的义位组合必须遵守前三项定律中的其中之一,非常规的义位组合应该遵循语义组合想象合理规则。不违背句法组合原理的短语可以在语言中存在。  相似文献   

9.
面部语义场根据指称范围的不同可分为6个子场,部分子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次子场。本文通过汉日面部母场、子场、次子场及其义位的对比,发现汉日面部语义场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特征,但更多地表现为差异:两者为部分对应语义场,存在着文化局限子场和子场空缺;在子场中存在着部分对应义位、文化局限义位和义位空缺;义位数目上,汉语要多于日语,但具体到不同的子场情况又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义学里,义素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义素分析对古汉语词汇语义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义素分析法与词义引申的分析;二是义素分析法与同源字(词)的研究;三是义素分析法与动词的语法化。因此,我们对义素分析法要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1.
义素分析是借自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分析方法,最初是用来分析亲属词的义位特征的,后来在语言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而“因声求义”作为一种训诂释义方法,主要是根据音近义通的原理系联根词与源词,找出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将义素分析的理论运用到“因声求义”的训诂实践中,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义素脱落是一种语境义变现象。义素脱落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义素的消失和淡化。它依附的对象常常是处在中心成分,上位成分位置和支配关系上的语义。义素脱落和语义演变有联系也有区别。它是语义演变的最初状态,具有量变性、临时性和局部性,是语义演变的一种方式,一种状态,是语义演变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个义位由若干义素构成.在词义引中过程中,可能不同的新义位都只保留、遗传旧义位中的某一义素,也有可能不同的新义位遗传、保留原义位中的不同义素.对此,汉字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4.
义位从静态进入到言语动态中,形成语用义位,其变化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一种是"变"。"用"是指静态义位进入言语中通过使用得到正常的实现,"变"是指静态义位进入言语之后由语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变异。这种"变"也就是义位从一个概念运动到新的概念,并以新的概念为基础形成新义,负载功能,实现交际,本文称之为语用义位的非常规变体,其内涵和外延与原义位(义位本体)不同。从义位本体到义位变体的转化有三种情况:义位本体的整体变异、义位本体的某个义素变异和义位本体整体成为变体里的义素。  相似文献   

15.
语义特征分析,也可称为义素分析。在分解词义的区别特征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手段,其特点是语义特征的非此即彼,无中间状态。然而,这种界限分明的义素分析与人类普遍的认知心理之间存在不平衡的差异,对于"例外"或特殊现象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力,并且存在操作层面上的一些不足。由此,本文将以"语义异常组合"这一特殊现象为例,对"义素分析"理论的局限加以阐释,并希望为今后的"非常规"词汇现象的分析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义素简论     
一般认为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这是从语法学角度分析所得的结论。如果从词义角度看,词还可以再分为更小的单位,即义素。义素的概念得益于语音研究,语音学对语音作了深入分析之后,认为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而将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称作音素。词义学借鉴了这一成果,提出了义位和义素的概念。国内较早使用这两个术语的是高名凯先生,他在1963年出版的《语音论》中指出:“语言中的语义单位称为义位”,“构成一个义位的语义成素称为义素。”从那以后,语言  相似文献   

17.
运用语义学的义素义位分析法,可把《尔雅》中同源词的语义关系分为“义同音近”与“义变音转”两种类型,其中“义同音近”型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各语词的义项相同,二是各语词会有相同的义素;而“义变音转”型则可以分为语义相近、语义相关、语义相反等三小类.语调能够构成同源关系的语义基础就是相似与相关,汉语中多义词的产生与这种结构原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烹饪历史源远流长。采用语义场的理论,可将现代汉语中常见的15个"烹饪"词分为"蒸煮"、"煎炒"两类,从历时层面通过义素分析法梳理各个语义场内部的关系,揭示义场演变特点,可为汉语词汇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同义词在翻译过程中的语义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中大量同义词的存在可以使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然而,语义相近的词终究还是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须从一组同义词中优选一词。从义素分析角度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探讨同义词在翻译中的语义选择,并以实例说明英汉互译过程中应保持同义词突显义素的一致性以求最大限度再现原文。  相似文献   

20.
词的语法分类是汉语语法的老大难问题。近年语法学界对词类同题进行了新的探讨。笔者想从义位功能角度对词类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何谓义位功能?指的是组合义句的基本单位——义位在句子中的作用。语义内容决定语法形式,义位功能决定词法功能,这就是本文探讨的依据。汉语是历史悠久的语言,汉语词的含义由于语言历史的悠久;发展得非常丰富。这种词义的丰富性就造成了义位功能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义位功能,参与句子的组合,就有作多种句子成分的可能。而所谓的词类是对语义高度抽象包含有多种必位的词的语法分类。传统语法“依句辨品”,把高度抽象的词与句子中借助词的形式只含有一个义位的同对应,就难免会得出“离句无品”的结论。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