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被”字句的分类及其褒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字句一般都有表示不如意的语义色彩.随着褒义动词结构进入被字句,也可表如意之意.通过考查语义色彩指向受事主语、说话者和关系者的不同情况,被字句可分为褒义被字句、贬义被字句和中性被字句.本文还着重分析了构成被字句褒义倾向的要素以及进入被字句的动词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2.
"由"字句、"被"字句在语义、句法、语用上都有所不同。在语义上,"由"字句指向施事成分,表达过程义、行为义,"被"字句指向受事成分,表达结果义和动作义。在句法上,"由"字句与"被"字句在动词形式、否定形式、主动被动式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在语用方面,"由"字句更倾向表示未然体、主观态度,而"被"字句更倾向表示已然体、客观事实,同时"被"字句更多地表示消极色彩。  相似文献   

3.
"把"字句是汉语中一个重要句式。它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同时,也表达了说话人的感情色彩,也就是主观性。"把"字句的主观性主要通过数量词、表度量的形容词、语气副词、情态动词等形式来实现;"把"字句主观性显著标记主要体现在"个"、"给"等。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的"被"字句是一种在意义和结构上都非常有特色的动词谓语句,而网络新创的"被"字句则是网络上迅速流行起来的另类的表达方式。两相比对,现代汉语的"被"字句与网络新创的"被"字句在语料来源、构成类型及表意特点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着对此做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被"字句和被动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被"字句表示被动这一说法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怀疑,本文从分析"被"后名词性成分的论旨角色入手,结合与其它语言被动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从类型学的视角类看,"被"字句所表的各种语义都可以被纳入广义上的被动范畴。  相似文献   

6.
在两岸四地的现代汉语中,有标记被动句“获”字句还在使用,特别是在台港澳地区,这一形式比较多见。这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形式,有相当突出的古雅色彩,它的表义倾向是[+如意、期望]与[+中性、期望],与同类的“遭”字句分工明确,而与“被”字句则多有交叉。“获”字句的结构类型少于“被”字句和“遭”字句,在大陆与台港澳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与融合表现。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朱子语类》中21个表示"早上"的一组词进行词义辨析。其中"晨"12例;"旦"共出现148例,表"早上"义的有43例;"朝"共出现840次,表"早上"义的有63例;"早"共出现146例,表"早上"义的有45例;"晓"共出现了1453例,表示"早上"义的只有3例;"夙"9例;早上5例;早晨1例;早起6例;早间14例;早来3例;早辰1例;早作1例;早夜3例;侵晨1例;向明4例;质明1例;昧爽1例;平明1例;投明1例;鸡鸣6例。在《朱子语类》中表"早上"的单音词的语料占很大比例,但多数单音词已经表示"早上"以外的引申义,而表示"早上"的双音节词语虽然占的比例较小,但可以看出复音化的发展趋势。《朱子语类》处于文白转型时期,在语言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朱子语类》中表"早上"义的这组词正反映了由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学界很早就关注到表比较的"有"字句,主要研究了该句式所表达的意义及其各个成分的句法表现和语义要求。但从服务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研究还可进一步深入。事实上,该句式主要是借助听说双方共知的乙事物描述甲事物某种性状的量度;"有"看作动词并无不妥;"A、B"有异常复杂的句法表现、语义对应性和不同的显著度;"这么/那么"既可用于指示"C"的程度,也可指代"B",在肯定句中一般不省略;"C"主要是性质形容词。  相似文献   

9.
基于语义变异的新兴"被"字组合语义习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鹏 《现代语文》2010,(6):59-61
新兴"被"字组合是语言与社会共变的产物,"被"字的语义变异反映了社会含义。本文在分析新兴"被"字组合四种语义变异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每种语义变异对留学生"被"字句习得的影响或教学启示。新兴"被"字组合的语义变异必将带来理解上的困惑并增加习得上的难度,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中有必要借助转换性英文释义传达"被"字的语义添加和语义转变。  相似文献   

10.
闽南话的“互”字,厦门地区读h~(22),泉州一带通常把“互”字说为“乞”kit~(32)、“吐”t~6(24),“当”t~6~(44)等音。当动词用,都表示交付、给予。当介词用,表示被动,跟普通话书面语表示被动的介词“被”字相当。闽南话用介词“互”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以表示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类似普通话用介词“被”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可以叫做“互”字句。但闽南话的“互”字句,跟普通话“被”字句有许多不同地方。这里着重介绍  相似文献   

11.
得胜的洛奇     
你住在一座什么样的城市?你觉得它是座幸运之城还是不幸之城?塞尔维亚的一个村庄的人们觉得自己住的地方很不祥。也许他们是对的,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遭遇洪水、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现在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从用法、意义、举例等几个方面对副词"都"的说明多有疏失,存在描写不全、义项失收、释义杂糅、义例不合、引例偏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义加工与句法加工的关系是当前语言理解领域的核心和热点问题,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从大脑功能定位角度对之进行了探讨。采用脑功能成像技术对该问题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三种:简单句与复杂句对比范式、语义违背与句法违背范式、语义控制与句法控制范式。虽然关于这两个加工过程的大脑功能定位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大量的研究结果之间并不一致,主要的争议在于句法和语义加工的差异到底涉及的是特异化的语言功能区还是工作记忆的差异、是否涉及内隐与外显加工的差异等问题。未来,语义和句法加工的大脑定位及相互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渲染男性的第一性,男权制构建了性/别政治,把女性列为第二性;为标记第二性,性,别政治设定了穹若,来囚禁女性的角色、气质和地位.电影《钢的琴》中的小菊和淑娴就遭遇了这种囚禁:角色为异类“野菊”:气质响应了第二性的“感召”;地位渗透着伪势群像。穹若下的她们,既不能越池,也无法规避,而只能携带第二性卑污,沦为幸与不幸的普绪客,去支撑男性的第一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做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以张爱玲小说《十八春》中的兼语句为语料,从V1的语义特点、N2的语义特点、V1和V2的语义关系三个方面,对兼语句做了简要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16.
面向信息处理的“二标三句式”复句层次关系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句层次关系识别对计算语言学句法分析和复句信息工程意义重大。为解决关系标记显现不充足给复句层次关系识别所带来的困扰,需要充分挖掘可供计算机理解的复句关联的形式化句法语义知识。本文探讨了分句主语指称一致性和谓语语义相关性对分句语义关联的影响,深入分析了4种联结模式的"二标三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特点,总结提取出11条层次关系判定规则,以期为复句层次关系识别奠定基础。语例验证表明,该研究能有效解决"二标三句式"复句的层次关系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把”字句在近代汉语中已是一种使用非常普遍的句型,使用频率高,结构形式复杂。《水浒全传》中“把”字句共有1500余个,可概括为10余种句式,其绝大多数介词宾语都是有定的,有定或无定是其句法位置赋予的,动词语义上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处置”:客观处置和主观处置,其否定词“不”前置的限制非常严,它在近代汉语中的普遍性和常用性,与其语义角色的复杂、丰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往条件句的研究主要依赖对语言的直觉经验,对其语义生成和理解过程的研究相对欠缺,特别是对汉语条件句语义的整体关照严重不足。采用无条件句、目的句、转折句这一类名称,不利于对条件句做出根本性的梳理,致使很多句式的语义仍然没有揭示清楚。对汉语条件句及相关句族有必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着重探讨了柳宗元山水游记对六朝山水文的继承和开拓,以及对后代山水文学的影响,发现记游性质的诗序、《山海经》等山水文对水、石的叙述和描写为柳氏提供了摹本和开创空间。柳氏将道家的“愚”和虚静美学注入山水游记,使作品融会着奇、理、骚的色彩。后人对柳氏山水游记的接受,主要形成三种文学现象:一,遇与不遇的山水情怀;二,“愚溪”的多元内涵:三:取材、撷思于柳氏游记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人的认知的基础是对句子深层结构的认知。机器作为形式化的认知手段 ,很难理解非形式限制的靠常识和逻辑判断的各种歧义。人的认知在识别一个句子时 ,是把句子作为一个语义整体来处理的。怎样使机器认知的层次从词和词组的层次上升到句子或段落的层次上 ,怎样使机器认知依靠相邻信息来排除人的认知靠常识或逻辑才能排除的歧义 ,是汉英机器翻译在今后的分析环节中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