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从技术角度来看,在许多方面都可以与西方发展国家相匹敌,某些方面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却有较大的差距.其深层次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缺乏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作为券商,在协助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资本运营中应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产业近十年来发展迅猛,无论是电影票房总额、电影总体投资额度、电影作品的产量、影院屏幕数、观影人次还是电影周边产业都呈现出爆炸性增长,各种数据都比十年前增长了三倍甚至十倍.虽然近两年我国电影发展的势力稍有减弱,但也不排除这是在爆炸性增长之后进行的调整.从西方发达国家电影产业的发展轨迹来看,中国电影产业的增长符合传统文化产业的成长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其中也有一些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现象,特别是当代互联网产业和电影产业的融合和碰撞产生的一些新特点,如互联网众筹模式,其不仅使电影产业更趋向于在线化和数据化,更加具有交互性特征,同时,网状的海量信息流的高渗透率也使得相对传统的电影产业有了更多互联网特性,这些都值得分析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上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是没有百分之百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在实行市场经济的西方出版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在相当程度上利用除了法律手段之外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管理出版产业。政府应充当何种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税收和资助是政府管理出版业的两个有效的经济手段,许多国家都是通过这两个途径来调节出版速度和发展方向的。  相似文献   

4.
近日,来自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运输结构问题研究》的报告指出:无论是从我国的现实国情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教训出发,我国都应该大力发展铁路建设。此报告一经公布,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依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补充,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受到普遍重视。美、英国家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上积累了大量的惯例和经验,从美、英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情况和其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来看,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转型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所不同的只是转型幅度的大与小,转型时间的长与短,转型时机选择的先与后。发达国家目前主宰着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而面对着日趋加快的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面对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经济替代资本经济的进程,发达国家也有个调整战略、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已成为舆论监督主阵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互联网是首先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普及、而且也很早以前就在美国扮演过舆论监督的重要角色(如曝光克林顿性丑闻的德拉吉报道),但是,西方社会由于大众传媒享有的自由,使得互联网没有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角.从去年到现在,包括卫报、路透社、今日美国报、俄罗斯新闻时报、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西方主流媒介不约而同都对中国的互联网舆论监督特别是人肉搜索进行了报道与评介,显然,他们认为中国在互联网上所发生的舆论监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一 《视听界》2002,(6):80-81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兴起,在给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广播外宣,成为摆在广播外宣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突破5亿,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占90%。由此可以看出,在我们寻求实现中国对外广播节目在西方发达国家主流社会落地的各种努力中,互联网将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那么,网上广播在对外宣传中有何优势  相似文献   

9.
人物     
《网络传播》2010,(5):11-1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4月15日在京发布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祆村网民规模已达10681万。虽然网民规模保持增长,但从普及率、网民结构、网络应用三方面来看,城乡互联网差距持续拉大。  相似文献   

10.
从认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报道形式的勃兴,都有着自身活动的运行轨迹,无论是历史上的今天,还是现实中的今天,深度报道的动因归纳起来无非有社会动因,主体动因和学科动因。社会动因就象现代报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产物;就象新闻导语变革于美国南北战争,深度报道也是在本世纪初世界格局重新排列组合的一派呼声中诞生于西方国家的。它们都是社会的产物,时代的产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国内外对比、国内三大区域和各省市以及城乡之间互联网渗透状况的对比,首次把区位熵的概念运用到互联网渗透中,从时间和空间上探讨了我国互联网渗透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要提高我国互联网渗透率,减少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就要从农村开始,并指出农村信息化也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对乌托邦与社会怨恨之关系的讨论,无论是从乌托邦研究领域看,还是从怨恨理论的研究来看,都是一个较新的话题。在20世纪的西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出于对专制主义、极权主义、权力主义的反对,连带将乌托邦和乌托邦主义也推上了审判席,将后者视为前两者的同路人而一并予以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一场接一场  相似文献   

13.
透视国外互联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2007,(5):24-27
纵观世界各国的互联网管理,记者发现每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把保护未成年人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从立法、民间机构的监督、新技术的开发等都会首先考虑保护青少年,使其免受来自网络的不健康内容的侵害。 这一点尤其要引起中国互联网管理者和经营者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媒介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并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媒介水平与整个社会发展水平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把中国的媒介水平放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能清楚地看出中国媒介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找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媒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芳 《今传媒》2014,(7):21-22
从全球范围来看,网络传播以其高参与性和互动性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青睐,公众的知情范围不断扩大,表达的空间不断拓宽,极大地推进了整个世界对于中国的知晓和沟通。中国的互联网由政府主导以免受西方国家的信息侵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尽管如此,无论是互联网的传播内容或是传播载体,都随着国家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而日益发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新信息传播环境下,当抓住契机以提升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国各地出现了“信息热”。大家都在研究探讨世界上“新的技术革命”,以及它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等等。赵紫阳总理曾指出,新的技术革命对我们今后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时机利用得好,抓紧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发展我们自己的经济,使我们同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缩小。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如果我们处理不当,或者漠然视之,那就会使我们同发达国家,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扩大,有可能把我们甩得更远。我们应当努力争取第一种可能,避免第二种可能。”西方国家现在要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或叫做知识、智力社会。信息社会,就是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是关系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宏观上来看,其重要意义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农民工的市民化将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产生重大影响.其次,从长远的情况来看,“这一转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进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大洋彼岸翻腾着,西方发达国家正在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信息时代的核心是知识的大量生产,知识信息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的诸方面,并将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推动人类进步.社会结构的改变,必将要求人们的知识构成(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200多年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西方文化的传播和研究都是以都市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现实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明显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从经济到文化,都市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和霸权地位,而在"城市中心主义"的社会文化传播系统中,乡村成了被忽略的"他者".当代大众传播研究和建设应努力改变欧美国家以都市文化传播研究为主的模式,重点关注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乡文化因传播失衡而面临的生态困境.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络时代编辑的社会信息调控职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网络时代,信息的海量性和繁杂性给社会和民众带来了新的困惑.从信息控制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从各种大众信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关系来讲,还是从信息的源头和传播的途径而言,都是可以依靠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达到对信息的调控的.网络时代的编辑必须加强自身的信息加工职能、舆论引导职能、文化传承职能,才能对调控社会信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