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栖 《学习之友》2006,(8):54-55
一年前,著名学者李慎之临终前留下的“为青少年编一本《公民读本》”的遗愿,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实现了。作为一套“校本教材”,《新公民读本》小学卷已于去年年底正式出版,初中卷和高中卷将于今年6、7月份推出。江苏、山东、湖南等省的几十所学校,将于今年9月选用《新公民读本》作为学校的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现代化国家,公民教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教育也开始受到国人的重视。开展公民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读本。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著名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担任主编的《新公民读本》系列读本。有人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完整意义上的公  相似文献   

3.
以“整本书阅读”理念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读本》的整体认识,提升学生学习《读本》的主体意识,奠定师生研讨《读本》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锻造新公民     
章敬平 《教书育人》2005,(11):10-10
今年7月10日,新教育实验“成都年会”上展示了“新公民教育”校本教材。如果没有意外,9月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将有千百名小学生,拿到专门为他们编写的公民读本。他们当然不晓得,在中国大陆的课堂上讲授公民课,70年来还是头一回。  相似文献   

5.
美国很多学校有公民教育课程,《公民读本》的教材很多,一般是学写的,各地学校的教师从中挑选。可是,他们的大原则在那里,课本也就大同小异。我随意挑了一本看看,是密歇根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写的。前言里引了一个伟大哲学家的话:“了解你自己。”课本认为,你要做个好公民,先要了解你自己。这一部分,一共有四章。从第一章“你:一个人”开始,谈“一个健康的人”、“你和你的个性”、“和他人相处”,直到“做个好公民”。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秋高一年级使用的语文教材 (人教版试验修订本 )除课本外 ,还有一部配套的 50万字的《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 ,并明确“说明”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那么 ,怎样才能指导得法呢 ?这是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如果说过去使用一部教科书大家的教学效果不会出现太大差距 ,那么 ,现在完全可能逐步拉开很大的差距 ,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在《读本》的使用上。所以 ,研究“指导”的操作性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指导学生阅读的前提是教者必须熟悉《读本》。《读本》与课本相比 ,至少有以下一些新特点 :①新鲜感。《读本…  相似文献   

7.
《语文读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同时,它更是高中语文重要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语文读本》不同程度的被忽视了,或束之高阁.或视而不见,或形同虚设,《语文读本》被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课时紧张、教学负担、升学压力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问题.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对《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认识不足.导致了《语文读本》在使用问题上的普遍“虚化”。  相似文献   

8.
这套读本共分七卷,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初级读本一至三卷《成长的岁月———我的学生时代读本》、《心灵的日出———青春心智生活读本》与《世界的影像———文学理想启蒙读本》,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生命读本”,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从童年到少年、青年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精神命题,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和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高级读本《古典的中国———日常生活人性读本》、《白话的中国———二十世纪中国人文读本》、《人类的声音———世界文化随笔读本》,则可以视为“文化读本”。最后一卷《人间的诗意———人生抒情诗读本》,…  相似文献   

9.
2021年7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被列为大中小学必修课程,初中学段课程安排在八年级。要使《读本》教学入脑入心,教师需要不断探究《读本》教学的“打开方式”。可以借鉴议题式教学与“互联网+”相融合方式开展《读本》教学,做到议题设置求真、议题立足求思、议题引领求育、板书设计求美,切实发挥《读本》的铸魂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问题一课外阅读教材过分强调和课本对应当前,社会各界对重视语文课外阅读的观念已达成了共识,纷纷出笼的各种课外读物、语文读本、文化读本就是最好的明证。虽然称呼不同,但定位都是“课外读物”,都极大地参与、促进了语文课程内容的改革,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而人教版的《语文读本》,首当其冲要面对来自民间《读本》的强大攻击。如严凌君主编的《青春读书课》系列人文读本(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理群和王尚文主持编篡的《新语文读本》、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语文读本》……这些课外阅读教材各自有所侧重,而对这些“读…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实践结晶,是新时代的精神旗帜,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领航。”如何将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简称《读本》)与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有机融合,是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统编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一框题“坚持新发展理念”为例,谈谈如何将高中《读本》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语教学之友》2004年第1期中,沈士军老师撰写的《关于(语读本)使用方法的几点看法》一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早读或午读时间来“集体朗读”《语读本》的好方法,令读颇受启发。但是读后细想,笔还是觉得学生的早读或午读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他们需要熟读或背诵语课本中的篇目。再说,《语读本》中所有的篇目也并不都适宜“集体朗读”,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2013,(11):39-39
本期封面背景图选自《一年短期小学用国语读本》(第一册)(朱文叔编著,中华书局出版,民国24年12月版)。《一年短期小学用国语读本》共四册,供一年制短期小学国语科教学之用。本书内容包含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卫生等。选材上侧重于“其在国民生活上最有价值者,且处处自实际生活出发,期增进一般国民日常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读本》(下面简称《读本》)的选编,是在传统高中语教科书的基础上作的一项改革,对加强学生的课外学习,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质,无疑将起重要作用:可是,面对这本厚厚的《读本》,教师该怎样使用才能使它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学大纲》没有什么规定;教材也没有具体要求,只是说“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编也没有编写出相应的教师参考用书。这就需要教师透彻领会此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式多样地灵活处理,把《读本》和教科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本》的阅读真正落到实处。下面谈谈笔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林达 《学习之友》2010,(12):20-22
公民教育是个一直在谈的话题,许多中国学者都意识到,建立公民社会,要从公民教育做起,要写出高质量的《公民读本》来。美国很多学校有公民教育课程,《公民读本》的教材很多,一般是学者写的,各地学校的老师从中选挑。可是,他们的大原则在那里,课本也就大同小异。我随意挑了一本看看,那是密歇根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写的。  相似文献   

16.
《诗》、《书》二籍是儒家的要典,也是孔子授徒的重要读本,正确理解“《诗》《书》执礼”的意义,对我们全面把握孔子的言教思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主旨延伸如《庄子》一书,教材选入《秋水》和《逍遥游》,《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选入了《庖丁解牛》。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游”境界。但是,  相似文献   

18.
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弘扬中华美德争当现代公民”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粤教思(2006)2号文)的要求,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广东教育杂志社组织了我省中小学校开展“弘扬中华美德争当现代公民”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并编辑出版了《中小学生争当现代公民知识读本》作为该活动的参考用书。主题活动以道德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内容包括:(一)广东省中小学生“争当现代公民”知识竞赛活动;(二)广东省中小学生“争当现代公民”手抄报大赛;(兰)广东省中小学生漫画大赛;(四)广东省中小学“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课方案评比活动。主题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理的现代公民。该竞赛活动自开展以来,来自我省各地的中小学生踊跃参加,反响强烈。有些学校组织了全校学生参加了比赛,有很多读者来信来电了解该活动的各个细节要求。这次活动组委会一共收集到6万多份教师和学生作品,其中:(一)广东省中小学生“争当现代公民”知识竞赛活动答题卡48190份;(二)广东省中小学生“争当现代公民”手抄报6027份;(三)广...  相似文献   

19.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选录了张家兴的《可敬又可怜的“小蚂蚁”》一文,课文注释说该文“选自《中华百年中学生作文精品读本》第三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但细读全文.发觉该文不仅不是精品佳构,相反倒是一篇地地道道的失败之作。  相似文献   

20.
美国很多学校有公民教育课程,教材一般是学者写的,各地学校的教师从中挑选。我随意挑了一本密歇根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写的《公民读本》,打开来读。前言里引了一个伟大哲学家的话“:了解你自己。”课本认为,你要做个好公民,先要了解你自己。这一部分共有四章。从第一章“你: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