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范教育培养教师的目标具有以主体性的人为工作对象的人文特性,即使师范理科也因此区别于以物性规律为中心的非师范同专业理科科研与教育。人文学科特性在非师范教育中普遍不占重要地位。师范教育在这种近现代教育专业化背景下的问世,其“示范”性正是特别针对弥补人文学科的缺失而承担起维护教育完整职能的使命的。师范教育作为教育母机,其基本涵义正在于此。师范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工作对象的一致性包含着超出综合大学专业教学的内容。作为师范教育质的规定性的人文性理应是一种基本精神原则,它本应不仅体现在师范技能课中,  相似文献   

2.
郑勇 《江苏高教》2007,(6):111-113
师范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师范教育的人文性特征.为此,必须提升师范院校的人文学科地位;确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观;强化教师的人文引导和示范作用;加强校园日常生活的人文导向,努力把师范教育的特色定位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环境的营造和人文意向的强化等一系列人文目标上.  相似文献   

3.
提高师范生素质,加强师范生人文教育是师范教育的当务之急。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含义,加强人文教育的必然性及加强人文教育的途径。强调必须大力加强师范大学生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4.
人文学科的教育使命与教育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学科的概念包涵人文教育课程、人文修养方法和人文修养境界。20世纪人文学科承担着在人与科学之间有定人的主体价值,提高人的人文修养的历史使命。台湾中原大学“全人教育”模式,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与大陆的“素质教育”模式,其共同点都表现为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重建和对现代文明的反省,以及对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东西部文化、科技差距突出,特别是西部人文学科不被重视的现状,以考古学为例说明了人文学科创新的意义。提出了西部高校应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建议应以国家意志及西部高校的团结协作来构筑西部人文教育创新的优良环境:以便开发利用西部丰富的人文资源,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目前,教育理论界对于人文教育的概念还比较混乱,归纳起来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精神教育、人文思维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人文方法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接近自然、善待自然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结合社会实际,笔者认为,人文教育应该具有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高师人文学科课程教学的现状和特点,结合现代教育对人文学科教学的新挑战,试图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在二者的结合中倡导一种“整合探究型教学模式”,作为现代社会人文课程改革的一种理论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工科院校必须优化人文学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人文学科教育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手段。工科学科本身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也越来越明显。而工科院校加强人文学科教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当前,功利主义指引着师范教育办学,实用化、"程式化"渗透在师范教育的学与教的活动中.人文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精神价值.教育的原点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师范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师范生更好地理解教育,促进其精神成长;也有利于其更好地理解人文教育的内容.在师范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的途径是:在培养目标设定中凸显人文精神的核心地位,在课程设置中适应区分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确立"人文"导向的课程观.人文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对话与熏陶,关键是践行与导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人们对科学史的研究发现 ,并非人文学科才有人文教育 ,科学与人文学科的融合 ,产生新的人文教育。这种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