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2006,(4):F0002-F0002
泰兴市洋思中学现有教学班64个,教职工400多名,学生3000多名,学校占地320亩,建筑面积12万平米,有一流的教学、生活、实验设施。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等称号。2002年,洋思中学被评为中国名校,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明单位标兵”。  相似文献   

2.
我们洋思中学地处偏僻的泰兴市农村,在普通人的眼里,它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然而正是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明单位”称号,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德育先进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厅还于1999年12月下发件,号召全省  相似文献   

3.
洋思中学地处偏僻的泰兴市农村,在一般人眼里,它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但是,正是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明单位”称号,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德育先进校”、“江苏省模范学校”,  相似文献   

4.
李妤娟 《文教资料》2005,(19):100-102
地处泰兴偏僻农村的洋思中学自1990年以来,连续10年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达100%,优秀率居全市首位,成为江苏省薄弱初中成功改变落后面貌的典型之一。学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称号,被省教委命名为“江苏省德育先进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的不少报刊报道了洋思初中的事迹,泰州市教委作出了全市学洋思的决定,全国各地都有人来洋思学习。为什么洋思人能用三流的办学条件和生源基础创造了一流的教学质量,赢得了这样高的荣誉?我带着这些疑问,来到了洋思中学。一走进姹紫嫣红、风景如画的洋思初中,水泥铺…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创办于1980年,曾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等称号。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教委先后作出学习洋思初中的决定。学习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讲课时间仅仅几分钟,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减轻了过重的负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刊物都对此作过长篇报道。省内外近二十万名教育工作者前来考察,学校老师赴省内…  相似文献   

6.
洋思之路     
背景提示 泰兴市洋思中学是一所乡办初级中学。1980年创办时,只有施教区6个村,2排平房,5个教学班,15名教师中代课教师竟占了40%。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流的教育业绩;连续多年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为100%,优秀率高居全市之首,学校一跃而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在多年的办学中实践,洋思中学从不挑剔、不选择学生,而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个学生都能做好”。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1994年10月12日《江苏教育报》率先刊登了总结洋思经验的长篇通讯《洋思之路——泰兴市洋思初中提高教育质量纪实》。自此至今,在江苏乃至全国教育界,“洋思”已经成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稳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代名词,“洋思经验”在省内外各地中小学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7.
勇于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靠“卖经验”五年收入200万元,在当地成为一大新闻。洋思中学是创办于20年前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该校在基础教育中大胆创新,推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新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1994年起,这一教学模式被江苏省教育界誉为“洋思之路”。  相似文献   

8.
杜奇 《陕西教育》2008,(12):77-77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江苏省泰州市洋思中学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教学方法,被专家称为“洋思模式”。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洋思中学是一所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偏僻农村中学,经过20多年的努力之后,成为了如今的“中国名校”。最近,由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李如齐教授主编的《洋思教学模式——洋思初中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对洋思初中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解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泰兴市的洋思中学,20年前是一所被称为“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初级中学。现在,它已经成了“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的典型范例之一,成了中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有人说:“中国的学校不要说都办成这样,要有一半这样,哪怕是十分之一,中国也就成为教育强国了。”洋思中学是个奇迹,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奇迹呢?细看洋思中学走过的历程,它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五点启示:一、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健全发展在洋思中学,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所农村中学已经连续十年保持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同…  相似文献   

11.
“洋思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是百闻不如一见。3月21日,我有幸去江苏省泰兴市天星镇洋思村洋思中学参观听课,因早就听说,这所学校是曾被称作“三流硬件”、“三流师资”、“三流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如今已是全国初中的一面旗帜(“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现在有2500名在校学生,有2100多名是交费的外地学生,并且据说,来者多半都是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居然通过在洋思中学的学习,不但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而且有80%以上的学生,还顺利考上省重点高中,升学率、巩固率100%。因此,形成了汹涌而来的洋思求学热潮。2001年秋,尽管洋思一再扩班,但…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坚持了一个坚定的基础理念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三清”两个基本教学经验,采取了“生活课堂”、“三个一”和“洋思人学洋思”三个有效措施,二十年如一日。将学校办成全国名校。学习洋思经验,应在校长的办学理念、正确认识考试、清醒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及危机性管理模式等四个方面做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洋思中学是我市普教系统的一面旗帜,从1981年正式招生,发展到今天3500人的规模,从一所名不经传的偏僻农村初中,成长为今天的江苏省规模学校,洋思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她强烈地吸引人们去解读洋思现象,去探寻洋思成功的奥秘。洋思归来,我常常想到冰心《繁星》中的几句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其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有人曾形容洋思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但强烈地震憾我心灵的还是蔡林森校长为代表的洋思中学优秀教师群体几十年一以贯之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锐意改革的精神。我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14日,我校教研组长等一行9人在校长的带领下,远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对其学校的管理、课堂教学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所到之处,我们被洋思中学的管理,尤其是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所感叹,更为洋思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5.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教改的精华之所在,近几年我在学习“洋思”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揣摩、实践,终于摸索出一点门道,尝到了教改的甜头,不妨总结出来与各位同仁切磋交流。  相似文献   

16.
天星,长江下游江苏泰兴的一个小镇。如今教育圣地般遐迩闻名的洋思中学,就诞生在这个曾经是“江潮涌满”的江北小镇上。从1980年创办、1981年开始正式招生,到今天成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先进集体、文明单位乃至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洋恩人只走过了短短20多年的办学历程。洋思人将他们20多年的校史分成“前10年”、“后10年”和“新10年”:  相似文献   

17.
洋思中学,中国乡村教育的榜样。曾有记者问该校前任校长蔡林森:“你认为洋思中学取得全国瞩目的成就,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蔡校长回答:“坚持。”洋思中学现任校长讲,一位在该校挂职锻炼的校长看到洋思师生标准、规范、整齐、协调的课问操,赞不绝口。回校后就力抓课间操的质量,但坚持半年就放弃了。由此看来,创造“洋思”品牌并没有灵丹妙药,有的仅是人人都明白的两个字——“坚持”。  相似文献   

18.
洋思中学连续是十年来一直保持着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仝校几乎每一位学生、每一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优秀率名列全市之首的好成绩。为了向洋思中学学习,具体实地考察洋思中学的成功之道,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洋思中学。为了全面了解洋思中学的情况,我们在洋思中学每天从早上5点考察学习到晚上10点,整整在洋思中学呆了一周。为什么洋思中学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功于洋思中学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和“严、细、实”的科学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前一阶段我到江苏省洋思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感触颇深。我觉得学习洋思经验应重在学习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活学活用,来升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洋思中学是江苏省泰兴市的一所农村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在乡野中崛起的学校却创造了高中升学率100%,重点升学率江苏省第一的神话。洋思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