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NH3-TPD、XRF、烷基化反应等手段研究了铵离子交换对β沸石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换度的增加,β沸石产生了更多的酸中心,对苯和丙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瓜环包结配合物的包结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瓜环包结配合物包结比的理论依据,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了七、八元瓜环(Q [7],Q[8])与α-萘胺(q1)、β-萘胺(q1)两种异物体相互作用形成包结配合物的包结比。实验结果表明:等摩尔连续变化法较摩尔比法结果更清晰、更准确。七元瓜环与两种萘胺异构体只能形成1:1的包结,八元瓜环与苯胺两种异构体则形成1:2的包结。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的葛根淀粉磷酸酯的糊粘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沉降稳定性、糊化难易程度、耐糖、耐盐和抗霉菌的能力。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葛根淀粉磷酸酯更容易糊化,透明度高,沉降稳定性好,冻融稳定性提高,抗霉菌能力变化不大,糊粘度减小。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葛根淀粉磷酸酯的糊化变得容易,耐盐和耐糖能力提高;透明度先增后减。取代度的变化对沉降性和抗霉菌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无水YCl3与 1-环戊烷基取代茚基锂以 1/2的摩尔比在四氢呋喃 (THF)中反应合成了二 ( 1-环戊烷基取代茚基 )钇的氯化物 ( 1-C5H9C9H6 ) 2 Y( μ -Cl) 2 Li(THF) 2 ,产物经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环戊烷基取代茚基钇的氯化物 ( 1-C5H9C9H6 ) 2 Y( μ -Cl) 2 Li(THF) 2 与碱金属胺盐的复分解反应 ,合成了新的取代茚基稀土胺化物 ( 1-C5H9C9H6 ) 2 YN(SiMe3) 2 产物经元素分析和1HNMR的表征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罗丹明B的荧光光谱性质,探讨了β-环糊精浓度、乙醇对β-环糊精与罗丹明B包合物的荧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糊精浓度的增大,体系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计算表明环糊精与罗丹明B形成1∶1的包合物,其包合常数K=5.29×103,当向体系中加入少量乙醇时,环糊精与罗丹明B形成的包合物的包合比未发生改变,但其包结常数减小为K=1.72×102,由此我们认为乙醇的存在对包合物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题目: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产物中没有同分异物体的是( ) A.2-甲基丙烷 B.丙烷 C.丁烷 D.乙烷 分析:甲基是由CH4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烷烃可以看作CH4分子中氢原子被若干个甲基取代,甲基中氢原子又被若干个甲基取代,依次类推得到不同的烷烃.CH4又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可以得到确定烷烃及烷基对称氢原子的两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水相碱性条件下,通过改变丁二酸酐对玉米淀粉的投料比,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度的丁二酸酯淀粉。通过性能对比试验,系统研究了丁二酸酯化变性对玉米淀粉糊凝沉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所制备的取代度范围内,随着丁二酸酯化程度的提高,玉米淀粉糊的粘度明显升高,冷热粘度差越来越小,透明度得到明显改善,淀粉糊的凝沉速度和凝沉程度降低,冻融稳定性提高,此种变性方式有益于改善玉米淀粉糊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用B3LYP/6-31G*研究了不同烷基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键长、键角和净电荷等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呈现的变化规律,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表面张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C-O键长和O-S-O平均键角与碳原子数有关;(2)端基净电荷和极性头净电荷随着碳原子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湿热处理条件对甘薯淀粉糊理化性质的影响.甘薯淀粉经不同湿热条件处理后,通过测定其透光率、溶胀度、凝沉性及冻融稳定性,分析了湿热处理水分、温度、时间、水改变对甘薯淀粉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不同处理条件下甘薯淀粉糊的溶解性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湿热处理水分质量分数(10%~30%)的升高,淀粉糊的透光率从11.43%降至3.5%,呈逐渐下降趋势.凝沉性逐渐减弱,膨胀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冻融稳定性增强.改变湿热处理温度(90~130℃),淀粉糊的透光率均低于原淀粉(8.87%),且静置后所得上清液体积都远远大于原淀粉,凝沉稳定性下降,而膨胀度均高于原淀粉(2.82),呈现先增后减趋势.随着湿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淀粉糊的透光率和凝沉性逐渐增加,膨胀度和冻融稳定性则呈现无规律变化.电镜扫描分析显示,经湿热处理后,淀粉颗粒表面会发生明显皱缩,部分颗粒有粘结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冰片与β-环糊精(β-CD)或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结机理,并解释冰片与两者的相溶解度关系,利用Accelrys公司开发的Materials Studio 4.0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在Compass力场下建立晶胞模型并进行恒温恒容(NVT)和恒温恒压(NPT)模拟得出能量图。两个能量图均显示发生包结作用的范德华力远大于氢键与疏水作用力之和,这证明冰片与环糊精发生包结作用的主要驱动力是范德华力。能量图显示:冰片与β-环糊精包结物的结合能低,而冰片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结物的结合能高;故冰片与β-环糊精形成不溶性包结物,冰片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可溶性包结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对低分子量壳聚糖经十六烷基改性的方法制得纳米微球 ,所得微球粒径主要分布在 10 0nm左右 .其红外谱图表明 ,烷基的取代主要发生在壳聚糖的氨基上 .以扑热息痛为模型药物在磷酸缓冲液 (pH =7.4)中进行了体外释放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取代度的增加 ,扑热息痛在磷酸缓冲溶液中达到平衡时的浓度降低 ,降低投料量 ,可有效地降低药物释放的平衡浓度 .  相似文献   

12.
在氢氧化钠和丙酮的存在下,2-对溴甲基苯丙酸和2-乙氧羰基环戊酮进行烷基化,经水解、脱羧、成盐得洛索洛芬钠.探索溶剂丙酮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对洛索洛芬钠中有关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洛索洛芬钠中有关物质的含量小于0.5%,收率大于73%.  相似文献   

13.
采用B3LYP/6-311G**密度泛函(DFT)方法研究吡唑衍生物异构化反应机理.优化得到各驻点的几何构型,并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解析了反应路径,该反应机理为吡唑环上的H9原子从N2原子迁移到N1原子上,形成过渡态ts和产物p.此外,在同一水平上研究了当R1和R2分别被不同烷基或苯基取代的反应情况,找出这类反应随取代基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烷基通常是邻对位定位基.但在烷基苯中引入新的烷基时,得到的是间位产物.一般教科书对此异常现象未作解释.本文从傅-克烷基化反应机理对此进行探讨和解释.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15年E. Mc Collum发现维生素A是重要的营养素以来,人们对维生素A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关维生索A的知识日渐增多。一、维生素A的化学本质和性质维生素A是含β—自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A_1和A_2两种。A_1(视黄醇)存在于哺乳动物和咸水鱼类的肝脏中;A_2实为3—脱氢视黄醇,即在环上多了一个双键,存在于淡水鱼类的肝脏中。A_2的活性只有A_1的40%。  相似文献   

16.
徐澄 《良师》2010,(1):33-33
1.增加维生素D。维生素D是可借助紫外线发生光合作用,由人体皮肤中自行合成的惟一一种维生素。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季节性情感障碍症、骨软化症,增加癌症早亡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B样条技术计算类氢InAs类氢杂质量子环基态和激发态能级的量子尺寸效应.当抛物势ω=0和ω=50meV时,基态能量的计算结果为常数E0,0=-4.98meV;当r0=0时,且无类氢杂质时,计算结果和精确的理论计算结果完全一致;当量子环较小时,杂质的库仑势对量子环的能量曲线Enr,m——r0影响较大;当量子环较大时,杂质的库仑势对量子环的能量的影响越来越小,库仑项可以近似地作为微扰项来处理.抛物禁闭关联势-μω02rr0对量子环的能量起关键作用,绝对不可能作为微扰项处理.量子环的基态和激发态随着抛物势ω的增加而增大.保持径向量子数nr不变,小量子环的能级随着角量子数|m|不同而明显分开,简并被破坏;当量子环变大时,基态和激发态的能级都趋于简并.  相似文献   

18.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抑菌剂,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取代度和不同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对三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并与苯甲酸钠配比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明显增大;取代度的增加抑菌效果随之减小;当分子量在10.6×104左右时吸光值最小,达到最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脂肪胺与氨相似。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接受质子,所以显示碱性。NH_3 H_2O(?)NH_4~ OH~-RNH_2 H_2O(?)RNH_3~ OH~-胺的碱性以碱性电离常数Kb或其负对数PKb表示,Kb值愈大或PKb值愈小表示碱性愈强。氨分子中的氢原子逐步被烷基取代后,由于烷基的供电子性,使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加,因而接受质子的能力也随之增加,所以,脂肪胺的碱性都比氨强。若仅考虑烷基的供电子作用,则胺分子中与氮相接的烷基数目增多,碱性应相应地增强,那么伯胺、仲胺、叔胺的碱性强弱次序应为:  相似文献   

20.
设D为对称2-(11,5,2)设计,其全自同构群用Aut(D)表示.该文研究了Aut(D)中阶为素数的自同构,并获得了有关这些自同构的不动点数量的一些结果.证明了|Aut(D)|=2~α3~β5~γ11~δ,其中,α,β,γ和δ是非负整数,β≤2以及γ≤1,δ≤1,给出了全自同构群的阶以及素数阶自同构的不动点数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