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什么是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它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语感,对于学习语文、领悟语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途径李宝发所谓语感指的是语言操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言操作者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迅速地、自动化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手段是朗读。因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而朗读是感受语言材料的过...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一种特别的语言能力,是一种快速、直接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敏锐度的体现。学生语感能力的增强,对于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吸收能力等有着重要的关系。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起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特殊的语言能力有利于学生后天语文知识的形成。本文中笔者将重点谈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是新课标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感,就是语言素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文本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中养成的带有一种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的、迅速领会、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训练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应重视语感训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第一,语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阅读教学内容摘要:在语言能力系统中,语感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语感是人对语言这一对象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有语言文字而弓『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感,需要切实弄清楚它的构成要素。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要想娴熟地驾驭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何谓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领会,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感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这就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感受、感知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指语言文字实施者在与语言信息材料交织中,对语言本质意义的领悟和意会能力。直觉性、会意性、整体性是其本质特征。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感受、领悟、把握一种能力。语感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0.
抓住重点词语加强语感训练哈尔滨市公滨小学孙唯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理解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训练是语...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语感”? 语感是一种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通过近似直觉的敏感,准确地、深刻地领会语言的能力。简言之,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基本功。  相似文献   

12.
语感(语言感悟)能力是人的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人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 ,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一、明确语感性质马克思指出 ,社会的人具有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 ,语感即为其中的一种 ,是社会的人对语言的感觉。所谓语感 ,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 ,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 ,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哲学认为 ,语感“是个体的人与外部语言…  相似文献   

13.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言学习者在与语言发生联系时,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迅速地、自动化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既涉及语言直接的外在方面,包括语音、字形;又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也是对语言的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的感受等。本文从阐述英语教学中语感的重要性入手,强调了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并论证了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进而提出了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李国华 《学周刊C版》2011,(3):113-113
语感是由语言文字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语感能力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人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和感觉.  相似文献   

16.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语感能力是经过长期的、正规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通过多听多说积累口头语言;通过多读多阅书面语言。增强语文能力,首先要大量阅读。只有通  相似文献   

17.
李洪武 《甘肃教育》2011,(23):70-70
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敏锐而丰富的感受,它作为感知语言的一种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语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小学生的语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加强语言教学,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感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一种特殊能力,这种能力大致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第一,通过直觉对语言文字的辨析能力;第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在头脑中呈现有关表象,并根据这种表象进行联想、想象的能力;第三,阅读语言文字时,能快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的能力:第四,能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的本质意义、隐含意义,并能品赏语言美的能力;第五,准确、通畅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具有以上五种能力,我们便可以肯定他具备较强的语感。由此可见,语感能力是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冯国权 《现代语文》2013,(9):118-1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可见语言理解能力是高中学生学习现代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呢?即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培养学生读懂课文语言的能力。一、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语感是什么?笔者认为语感就是学生对语言的直觉,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语感灵敏的学生,能够辨别词语的细微差别,能够区分词义的褒贬、轻重、雅俗,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和描绘事物。所以语感的灵敏与否,是区分学生语言理解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  相似文献   

20.
何谓语感?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说,语感是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对特殊语言环境中具体词语的意味、旨趣的分辨和领会能力。对广大的中学生来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