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零”作为一个新型的构词语素,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零距离”、“零风险”、“零报告”、“零腐败”、“零关税”、“零佣金”、“零身分”、“零利润”、“零成本”、“零障碍”、“零投诉”等,其用法和语义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陈立武 《青年教师》2009,(12):64-64
不知何时起,“零”开始吃香走俏。什么“零增长”、“零效应”、“零接触”、“零报告”……连电视广告中也出现了“零距离”。  相似文献   

3.
在日语口语中,有一个无法忽视的“无助词现象”。这种语法现象在日语中古来有之。日语中的“零助词”,区别于一般的“助词省略”,是一种可以实现某种积极的机能作用的,没有助词更自然的独立的语法现象。“零助词”在助词体系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信号性”与“柔和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日语口语中自然出现的“零助词”句子。同时,也越来越迫切需要把零助词语法列入日语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用中学代数中一系列“零”的概念 ,说明“零”在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代数解题中典型“零”错误实例归类剖析 ,指出“零”错误所在。对产生错误的原因 ,从数学基本思想与方法的角度 ,阐述了解决“零”错误的基本对策 ,使解题者增强防止“零”错误的“免疫力” ,提高了解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汉字数字书写有大小写之分,然而“零”却不在其“位”。  相似文献   

6.
对《汉语大词典》中“阿正”、“比先”、“零”等词条的释义、书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给予补正。  相似文献   

7.
梁俊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1):35-36
“零”在不同学科或不同问题中 ,甚至在社会中的不同场合下都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笔者就物理学中对“零”的理解及其应用做一初步探索。1 表示一种规定物理学中 ,为了描述问题的方便或揭示问题的本质属性 ,常用“零”来做参考点或分界点。①力学中常规定一个“零” ,以表示物体在某一高度的重力势能的值。一般规定地面为“零势能面” ,当然有时为了简化问题也常常根据具体问题选定“零势能面”。“零势能面”一但选定后 ,重力势能就必须是相对于此“零势能面”的值 ,在“零势能面”之上的为“正值” ;在“零势能面”之下的为“负值”。…  相似文献   

8.
刚入学的儿童都知道:‘力表示什么都没有”,所以小学生一直都不在乎零的作用。但是在初中数学中,零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你一旦小瞧了它,它会给你带来很多错误。下面就同学们常错的例题,分析给大家,以供参考。l、在实数中,零是最重要的数之一。…-,一、,,,r正有理数错例:有理数(:二二:”“”““’””—一喷有理数分析:此例忽视了“零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但它是有理数”这个重要概念。2‘零不能做分母(除数)错例:当X=-5或一1时,分式——”“”——““——一2“”“”~ZXt+11X+5。。。。,。芋>U尘>才…  相似文献   

9.
“零学费”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而“零学费”培养模式则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一个崭新模式。本文以淄博职业学院开展“零学费”培养模式的探索为例,介绍了职业教育“零学费”培养模式的概念、实施过程等,并对该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翻阅报刊,可以发现“零××”之说日渐多起来。正确认识这种语言现象,准确读懂“零××”中的“零”,这有助于丰富词汇,提高语词的辨识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零”在数学中居有特殊的地位.但不少同学在解题中常忽视“零”的存在,因而受到“零”的惩罚,造成失误.这类错误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作用是把音、义结合的语言记录下来,因此,汉字的栽体是它的形,汉字的内涵是它的音和义。汉字把有声语言的听觉信息转换为汉字符号的视觉信息,这些符号所负载的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单位。形是字的本身,字音和字义是字所记录语言的声音和内容。认识、研究汉字,实质就是认识、研究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形音义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谈“0”和“零”这两个常用汉字的异同,从而回答“0”=“零”与“零”≠“0”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角度阐明了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系列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群像存在渊源与流变关系,而且将“零余者”从特指郁达夫文笔下的人物拓展为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群像。  相似文献   

14.
某些看似简单,初始条件为零的物理问题,解决起来却颇为复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采用“零分解”的方法处理,简洁明了,直观而且深刻.所谓“零分解”法是把条件“零”分解为等效的两个或几个“非零”量分别处理,将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相对简单的问题,求解得到的结果再合成.  相似文献   

15.
李庆社 《初中生》2005,(7M):70-72
由于数式中常常隐含“零”,命题常以此设下“陷阱”,解题时稍有不慎,便会中“埋伏”,出现错误.现以2004年的中考题为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物理中,有许多物理量和零有关,若恰当而巧妙地运用“零”的概念,常常会给解题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17.
国外学校的"零忍受"策略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忍受”策略最初是西方国家针对学校中出现的暴力事件采取的一次性开除策略,该策略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从根源上解除导致学生暴力行为因素的预防性策略。“零忍受”策略对我国中小学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高考物理压轴题”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特殊类型题目,在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它具有内容多、综合性强、情景复杂且变化多端的特点.在解答此类题型时,必须要对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利用,通过“特殊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结果.“零”分解法是解决压轴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解题效率,而且可大大减少解题时间.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零分解法在解决这类题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说起“0”的出现,应该指出,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现很早。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头”、“零星”、“零丁”。“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随着阿拉伯数字的引进,“105”恰恰读作“一百零五”,“零”字与“0”恰好对应,“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文[1]平面向量一章中,对“零向量”是这样处理的.在第 97 页给出定义“长度为 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 0,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在第 118 页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 0”. 显然,教材明确指出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因而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从而我们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