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现代思维与现代教育观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思维是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着现实世界是人的心灵模式的反映;主张揭示人的功能性精神关系结构以及强调人自觉地从自身出发来对人的本质和人与世界关系进行探索的现代人文精神三大特征。现代思维是重新审视教育观念的基础与前提。在这个思维模式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塑造;现代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手段塑造“诗化人生”;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主体;现代的教育管理内涵是通过管理使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与人活得更有价值和尊严的统一;现代教师由某种知识和信息的传授者转换成了知识结构的发现者和多种知识综合能力的指导者;课程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反映,课程结构本质上是人的发展结构;现代教育的评价就是对培养人塑造人教育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教学方法问题核心是教育观念或教学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现代教育和后现代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于现代教育观对人性幽暗的判断的先天不足,造成了现代教育对人的创造性的极大遮蔽。而后现代思想积极张扬人的个性,解放人的主体性,是对人的又一次思想启蒙:人是创造性的存在、人是精神的成长、人是开放的无限、人是独特的个体、教育成就创造性的人。后现代教育释放了人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精神始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思想史上,现代常被刻画为理性的时代。现代欧洲人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以人的理性取代神学的启示。与这种理性主义的精神相应。现代是一个崇尚科学的时代.是一个人性解放和人的主体精神得到弘扬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现代结构"导致了现代人精神品质的根本转变.对现代人精神气质作一比较性勘察,发现现代人精神气质的结构性转变的重大后果是人之身体、感觉的倍受关注及其价值意义的多元状况.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之中,但不是所有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是现代人。必须认识到人的价值、行为规范和信仰在决定社会类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看法昭示我们,在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于人的心理变迁和价值选择的关注始终应该是整个社会的真命题。  相似文献   

6.
劳动素质与人的现代化曹树诸子平(江苏教育学院,南京,210000)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既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社会历史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因此,现代化进程是由现代人推动的,现代社会是由现代人创造的。现代人的劳动素质是由多方面因素经过锤...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教育管理要求改变过去将人仅仅视为被管理的对象,忽视了“人”的中心位置的问题。应该重新审视“人”在现代教育中的位置。人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因此,现代教育管理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从而真正体现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同步进行 常有人误解,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等于现代教育,因此只要学校装备了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实现了现代教育。其实专门研究“现代化”和“现代人”的学者多次指出,掌握了现代技术的并不一定是现代人,只有具备了现代理念才是真正的现代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一项必要条件,但并不是现代教育的充要条件,因为它并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所有条件。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和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才能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项标志。现代教育技术虽然也是由现代教育理念引导下发展起来的,但当它发展成…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使命则在于培养现代人,建设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管理是为现代教育、为培养现代人、为建设现代社会服务的,它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现代精神和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10.
管理形态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管理。其本质是以人为核心,其目标重在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基本前提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企业本质上要求实行以人为核心的现代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个体发展论思想始终贯穿在杜威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历程中.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儿童个体发展论是建立在其过程性与辩证性的“经验人”人性假设之上,与此相应,杜威认为儿童个体是作为整体而存在,且儿童个体发展是经验改造中个性之自由生长过程.这种个人发展论影响了杜威对儿童个体、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在一定社会中,通过教育通达儿童个性生长之旨趣在于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的个体享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促进个体的发展,既可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让个体具备一定的知识和品德,同时,也可以满足个体的内在需要,让个体感到快乐,即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在我国现实学校教育中,由于太重视教育的外在谋生功能,忽视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从而导致教育彻底地外在于学生,而使学生沉浸在“苦学”中。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基于对我国现实学校教育的忧虑,也守望着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教育在引导学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的同时,理应满足学生个体内在的精神需要,让学生感到由衷快乐。推行学生主体论、学习超越说和教育美学观,是实现教育个体享用性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结论,首先解释了天才表现的参照系、行为内容和绩效水平;然后分析了天才的内在特殊能力与独特的认知加工过程,以及天才的情感特征与人格特质;最后讨论了天才发展中自然成长与有意训练、常规发展与认知跳跃这两类关系。对天才的深入探索,有助于纠正传统关于“天才”的错误认识,形成科学的天才观和人才观,有效指导人才培养及相应的教育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4.
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是有区别的,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回溯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同步进行,思想解放、人的解放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是从上层开始,关注下层,落实到民生问题上。当前思想解放和人的解放必须深切关注和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必须从以"官本位"为核心的政治集权主义中解放出来;二是必须从以"情本位"为核心的"关系学"中解放出来;三是必须从以"虚拟的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传统偏见中解放出来。然而,人的解放是核心,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是关键。体制束缚人,体制也解放人。体制改革如果滞后,思想解放和人的解放皆是空谈。  相似文献   

15.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对个性都有自己的理解.语文学科对个性同样也应有自己的解读.在语文教育语境中把个性理解为“以个体言语能力为核心的各种素质的独特整体,这些素质涵盖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范畴”,显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至柔、至朴、至虚--老子对个体生命的关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对个体生命问题高度关切,他聚焦于个体生命的存在、延续和它的价值与意义。老子从个体生命的理想人格出发,对个体生命的理想状态进行设定,这一思路既实现了道的终极性,也把道作为一种非道德的制约因素,从而构建起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蒋梦麟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是从其个人本位的社会政治观引申而来的。但是,这种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是以个人为教育的目的,同时将社会作为个人发展的手段,力求使个人与社会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d whether high performers performed better (a) under individual and group incentive pay than under hourly pay and (b) under individual incentive pay than under group incentive pay. Participants were 11 college students. An ABCDC within‐subject design was used in which A was hourly pay with individual feedback, B was individual incentives with individual feedback, C was individual incentives with individual and group feedback, and D was group incentives with individual and group feedback. Participants performed better under both individual and group incentive pay than under hourly pay (p<.01). They did not significantly decrease performance when switched from individual to group incentives, but increased their performance when switched back to individual incentives (p<.01). Individual incentive pay was rated as the most preferred and most satisfying of the three pay systems, and group incentive pay as the least preferred, least satisfying and most stressful.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high performers perform better under individual than group incentive pay after exposure to both and are highly likely to prefer individual incentive pay.  相似文献   

19.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个体心理学中具有核心意义。性格与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与能力、气质等心理特征,与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倾向,以及与自我意识等其它心理现象密切联系。性格包含着其它所有心理现象的功能成分,反映着个体心理活动的功能特点。性格具有全息心理特性,性格应当成为心理学的研究核心。  相似文献   

20.
个体化社会中,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方式在于个体性学习。个体性学习以非正规教育、非正式学习为主要表征,个性化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是个体性学习的成因,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环境是个体性学习的重要手段,个性化的学习进程是个体性学习的外在表现。学校后的社区教育为个体性学习提供了主要的渠道,社区教育要满足居民个体性学习需求,需采取合适的策略,寻求恰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