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的主人到底需要什么素质?目前说法众多。但是,作为新世纪的人,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原则不盲从和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其背后的道德认知水平等却是公认的素质基础之一。 但是,我们学生的现状、现行的学校教育却着实表现出种种的不尽如人意。 学生在生活中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盲从于他人,特别是对教师、家长等成年长者的盲从、依恋之严重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2.
前文用"只会盲目地向别人学习,难道这样就是正确的吗"引出正文,后文用"更不必盲目地向他们学习,我们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回应前文——前后都有"盲目"一词——提醒人们"发挥自身优势,不要盲从他人",立意高远,很有现实意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能从"学会放弃"的角度回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不要盲从他人",两例正反对比,强化立意。用本文中"谨慎从师"做标题,很有个性,不应采用"否定‘经典’"的套路!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编辑们都很喜欢,喜欢它的桀骜与另类。烈士妻子的角度非常特别,看完我不禁想:Youhave no idea what others have been through.看完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反思媒体的黑暗面,在强势的舆论攻势面前,我们往往选择了盲从,并天真地以为自己也在思考。可当我们以歧视性的眼光打量他人的时候,我们不单践踏了他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我们本身也成了媒体机器面前的受害者。(A1 Ho)  相似文献   

4.
[有言在先]对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不少同学喜欢说上几句,写上几句。实践表明,如果能够运用寓庄于谐的方式针砭时弊,让读者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领悟哲理,文章会具有更好的效果。这其中,就需要我们运用幽默讽刺的表达技巧。原文抬头望天文/周志民生活中许多人爱盲从他人,没有想到盲从他人最爱在生活中碰壁。不信,请看下面的例子。(①从开头的表述中推断,“例子”应该来自何方?下文是怎么做的呢?)未来的某一天,著名科学家X先生因为鼻血,只好抬起头来,仰望天空。没想到这一幕情景被阿猴看到了。那天,阿猴正在阳台上晒日光浴,看见X先生正在望天,他…  相似文献   

5.
郑嫦 《江苏教育》2022,(96):58-61
<正>【设计理念】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开始对“自我”有所思考,关注外表、人际关系、学习等方面,进而形成了基本的自我认知。但这种认知不稳定,很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他人评价是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既要重视他人的评价也要客观冷静地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本课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乎他人评价、面对负面评价时会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等问题,通过前期调查,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创新人才的思维特点求异性:思维的求异性也就是批判性,即敢于对现存的常规事物提出质疑,产生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不盲从于他人的意见和行为,不拘泥于既定的程序和原则。求异性思维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跳出框框想问题。20世  相似文献   

7.
章没有直接点明中心,但作通过引人发笑的.方式、幽默讽刺的语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盲从他人要不得。作娴熟地运用夸张手法——无论是对时间和数字的具体化,人数和物件的夸大,都作了精心安排,用以强化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盲从的时代. 俱乐部盲从于鲁能,尽刮"南"风;足协盲从于俱乐部,请来了米卢蒂诺维奇;米卢似乎也盲从于他的老乡们,来到中国.可是为什么中国足协偏偏选中了米卢,而不是福格茨,不是克鲁伊夫?论业绩,谁不是战绩显赫,谁不是披红挂绿?谁都清楚,米卢与足协的根本分歧就是要把"中国队带进2002年世界杯"的问题上--就像谈恋爱,女的说"你答应娶我我才跟你谈",男的说"不跟你谈怎么知道我能不能娶你!"进展自然快不了.  相似文献   

9.
文学自由 ,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马克思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强调人是以“自由自觉”的基本特征的。文学是人的自由创造 ,当作者失去自由、不管是自己盲从还是被迫听命于他人 ,被过多地规定和限制 ,都会失去人的“自由自觉”这一基本特性 ,也就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盲从现象,结果往往走进解题的"死胡同"。教师要分析学生出现盲从现象的原因,找出解决盲从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我。  相似文献   

11.
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 ,举止大方 ,言行一致 ;能正确评价自己 ,尊重他人 ,有礼貌 ,有修养 ;尊重别人的意见 ,但有自己的主见 ,不盲从 ;正确对待自己周围各种各样不同的关系。变态心理主要包括变态认识、变态情绪、变态行为、变态人格等等。中学阶段 ,特别是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也是心理素质发展极为主要的阶段。初中学生身心发展极为迅速 ,可塑性大 ,同时又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青春期的出现 ,给学…  相似文献   

12.
魏邦良 《师道》2005,(2):46-47
我30岁以后所读的最为震撼人心的一本书。对这套三卷本的煌煌巨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于我是力不从心的事。简言之,这本书给了我三大教益。首先,做人要学会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其次,在任何时候,不出卖他人,这是不可逾越的人生底线;最后,一定要说真话。“如果我的演说能够向全世界播送出去,即使明天枪毙我,  相似文献   

13.
短篇小说《彩票》是美国作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小说中情景反讽、象征手法的运用及人物刻画的手法。在此基础上,解读了战后假民主、真暴力的社会现状及愚昧盲从的扭曲人性,揭示了盲从下的人性悲剧这一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在作文时,很少在文章立意方面下功夫。要么平铺直叙无中心,要么杂乱无章多中心.使人读了不知所云。须知,要使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灵光闪现,文章的立意一定要有创新,这就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不盲从他人观点.不迷信权成,敢于质疑,善于感受时代气息,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发现生活中的新矛盾.抓住生活中的焦点、热点、  相似文献   

15.
一、初识经典1.作品概说《沧浪诗话》是南宋诗论家严羽的一部诗歌批评著作,主要阐释作者在诗歌欣赏和创作方面的理论及对历代名家的品评,还有一些对各类诗歌作品的年代、作者、真伪、文辞的考证。作者以"妙悟"和"兴趣"为核心的创作论和以禅喻诗的批评方法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诗歌鉴赏方面,他推举盛唐,力主复古,对"江西诗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前代的名家如韩愈、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作品也都有自己的见地,不盲从他人。  相似文献   

16.
结合聋生课堂教学中答题的盲从行为,分析学生盲从现象的产生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对聋生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教育向何处去?在21世纪初期,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就是教育国际化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迫切需要面向世界,但我个人觉得要慎言“教育国际化”。所谓慎言,我觉得有这样三层意思:第一,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要做出合理的诠释:第二,当使用这些概念容易产生歧义的时候,不要滥用:第三,在他人对这些概念做出不合理诠释的时候,不盲从。进入新世纪,我们的任务是使13亿人民动员起来,  相似文献   

18.
吴艳 《贵州教育》2005,(9):27-29
随着教育向纵深发展,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道德品质高尚,明辨是非、善恶、荣辱的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换言之,就是心理健康的人。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健康的心理应包括智力正常、完整的人格、尊重他人、情趣高雅、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心胸宽广,言行一致,诚信待人,有礼貌,有修养,正确评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自己与他人,有主见,不盲从,富于竞争。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个阶段是学生成长的“转折期”,教育的“困难期”。处于少年期向青春期转变过程中的的中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单一和片面,…  相似文献   

19.
许多对“创新”的理解只是从结果上看的 ,这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实际上 ,创新不但在于“新” ,更在于“创”———获得“新”的过程。创新精神似乎更应该表现在“创”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呢?笔者认为 ,关键在于“独立”———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而不是迷信、盲从)、独立探究、独立发现(而不是跟着他人的脚印走) ,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创新”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某些随心所欲的标新立异可能是一种愚昧和落后) ,而是发现 ,是超越 ,超越自我或超越他人 ,这种发现或超越在本质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  相似文献   

20.
2011年高考过后,有朋友送来两篇辽宁省的高考作文《杜绝盲从》和《坚持真理》,要我评改。第一篇题目是“杜绝盲从”。从题目看,这个考生做出了一个论断,也就是他文章的主题——杜绝盲从。但材料明明说,对待这个权威的述说,有几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不动脑筋,“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这是自我麻痹。可以说是“盲从”。另一种即使面对权威,仍然根据自己的感知作出判断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此人明显没有盲从。还有一种,回避和权威冲突。说自己感冒了,表面上是拒绝表态,实际上是委婉地表示保留。要确立论题,起码应该对这三种态度综合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