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呜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的北大中文系,教授中泰山北斗般的人物实在太多,但是,大多数教授讲课的水平与他们的名声,有构成反比的倾向。王瑶先生以博学强记闻名,但是讲课时,嘴里老像含着一块热豆腐,好像他越是讲到得意之处,那块豆腐越是发烫。魏建功是中文系唯一的“学部委员”,讲到汉字无法形容的妙处,就找不到恰当的词语了,把家乡话搭上,也还是无济于事。王力先生用欧洲人教拉丁文的办法编了一本至今仍然风行的《古代汉语》课本,名满天下,但是上课却缺乏必要的激情,语调总是单调,而且呈下沉趋势,有时简直是越来越低,有如深情的母亲对即将熟睡的婴儿温柔…  相似文献   
3.
现成话语由于其现成性,在很多场合可以自发地涌到嘴边,这种自发的语言常常是歪曲自我的。现成话语把自觉的自我变成现成状态的自我,使真实的自我处在被现成话语淹没的情境中。因此,语言的苍白,乃是心灵的苍白。突破现成话语,也即突破现成的藩篱,找到个人介入社会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2011年高考作文题一出来,就遭到各种批评,<新京报>6月7日的社评认为"新意不足",理由是"与现实相关的命题""几近绝迹",这可谓睁着眼睛说瞎话.比如大纲卷:代买彩票;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突出变化;北京卷:中国乒乓球队包揽金牌;福建卷:袁隆平的梦想;浙江卷:我的时间.这怎么能说"几近绝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荒谬的指责呢?原因很难说是作者粗心大意,更明显是出于一种狭隘观念--命题只能直接与社会感性现象有关,否则就是脱离现实,"了无新意".  相似文献   
5.
论述律诗艺术,从方法上说,宜置于相关谱系之中比较,切忌孤立研究.首先,与绝句相比.绝句的好处在于情绪的“婉转变化”:开合、正反,瞬间的一次性转折,而律诗则情致起伏迭宕故杜甫的“沉郁顿挫”堪为其代表.其次,与西方的十四行诗相比,十四行诗结尾倾向思绪升华,最后两行(或三行)带总结性,情绪强化达到高潮,其极至往往为格言,言尽而意达.而律诗则追求余韵,最后一联,留下空白,妙在思绪的延续性,往往回避古风歌行式的言尽意穷,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这两个方面看,则作《登高》当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孙绍振先生长期关注中学语文教育,既对各种教学弊端痛加批判,也兢兢业业地专注于研究建设。本文是他为新著《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山东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所写的序言。该书对目前甚嚣尘上的“读者中心论”和教条主义的“多元解读”作出了严峻的批判,可视为作者近十年致力于建构中国学派的文本中心论的小结。  相似文献   
7.
在李白的经典之作中,这一首无疑属于经典之经典.历代诗评家们甚为推崇,但是,得到最高评价的是末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显然,这是激情的高潮和思想的光华.对于全诗丰富的意象群落和达到情绪高潮曲折的过程,诗评家也有生动的感受:如"纵横变化,离奇光怪,吐句皆仙,着纸欲飞"(<网师园唐诗笺>),"恍恍惚惚,奇奇幻幻"(<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当然,在赞叹中也隐含着某种保留.  相似文献   
8.
孙绍振点评】文勇这堂课的好处在于,第一,不拘一格.该对话的时候彻底平等,让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但是,他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课堂对话上。该告知的时像,他就大胆讲,哪怕讲上一堂课,也不怕有人说“灌”。  相似文献   
9.
关于这首长诗,网上有一个优秀教案,对文本是这样分析的: [文章结构] 开端——兰芝被遣 发展——夫妻惜别(再发展——兰芝抗婚) 高潮——双双殉情 尾声——告诫后人  相似文献   
10.
<长恨歌>的生命力经受了千百年历史的检验,至今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但是对于它的主题,也就是它要告诉读者什么,却众说纷纭. 白居易把诗题定为"长恨歌",用意是很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