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一旦有了个人情感色彩,就不科学了,没有意义了。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或心理学的知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正是因为“歪曲”了.或者用一个术语来说“变异”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可靠索引。有些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2.
53.
最难得一见的:不是校长马寅初,而是班主任,开学时于班会上亮相,嘴上没毛,白面小书生也。四川口音颇重。  相似文献   
54.
归化泉州     
<正>1961年5月之前,泉州对于我几乎就是一个谜。在北大中文系办公室,总支组织干事对我说:"成立了一所华侨大学,要求北大支援一批骨干,你在业务上和政治上都是很强的,就派了你去。"从反右斗争以来,我就背上了相当沉重的精神包袱。只差一口气就要当右派的人,  相似文献   
55.
孙绍振先生是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近年涉身语文教育,在学科理论、教材建设、考试构建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本篇文章是他语文学习的"夫子自道",对语文教学、学生学习肯定具有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56.
问者:孙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您因为1981年发表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而被人们熟知。其实您的写作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在这其中,大部分时间文学都是与政治挂钩的,在个人写作上二者难免有些冲突。作为老一辈的文字工作者,巴金编了一本《随想录》表达自己在历史过程中的忏悔。您能不能回归一下自己写作的历史,谈谈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相似文献   
57.
人文价值观念主要集中表现在经典文本之中,包括文学经典的和其他学科文本的.文学比较普及,不像其他学科那么专业化,所以它对整个民族的影响最大。可是解读文学经典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传统的文学理论,没有给我们提供系统的东西。20世纪整个世纪中,我们掀起了几个大规模引进西方文论的热潮。  相似文献   
58.
孙绍振 《今传媒》2006,(1):29-30
虽然这几年,我很少关注儿童诗歌,但是,在读了王宜振先生创作的儿童诗以后,真切地感到,这是个有出息的艺术家。他的诗,用字字珠玑来形容可能是夸张了一些,但是,其形象的密度和比喻的精度、语言的灵性,尤其那种想象,常常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几乎每一首都有令我惊异的地方。写儿童诗  相似文献   
59.
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声疾呼地提出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在一般情况下是沉睡着的,大凡是主体性,其思维结构都有一定程度的自足性,也就是封闭性,不是随意就能动荡、开放起来的。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以强势的主体性去激动。如何教师的主体性没有一定的强势,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可能轻易开放。越是深层的心灵结构越是带封闭的性质,也就越需要教师的主体强势去启动。  相似文献   
60.
中国当代散文艺术积累最为雄厚的是抒情和幽默 ,南帆却不屑于抒情和幽默。他的散文以反抒情的冷峻见长 ;他虽然不乏幽默 ,但是在他的散文中 ,只是偶尔为之的点缀。他的风格特征是学者的智性。智性的抽象与审美感性的矛盾 ,是当代学者散文的一大难点。南帆主要用两种方法达到智性向感性的转化 :第一 ,是依靠感性话语的重构 ,向智性深化。第二 ,表面上是智性的分析 ,深层却贯穿着情绪性很强的、片面而深刻的逻辑 ,这种逻辑介于智性与情感之间 ,更接近于情感 ,又不完全是感性的 ,故称之为亚审美逻辑。但是 ,其功能却是超越情趣 ,构成智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