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托1:5万哈尔滨市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综合分析、研究了哈尔滨地区的大地构造分区及活动性断裂,通过对二者的研究.探讨了哈尔滨地区中生代中期以来的地质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我国完成逾半国土区域地质调查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会近日在北京落幕。与会专家表示,至2010年,我国已完成了国土50%以上面积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陆地区域地质调查在海域部分的自然延伸,是海域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项基础性、公益性和综合性的海洋国土资源调查项目."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系"十一五"国家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工作起止时间为2006-2011年,项目总经费6910万元,图幅面积28万平方公里,是依据《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9)》开展的全面、系统、综合的基础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项目.  相似文献   

4.
“广西凤山一天峨测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系国家“九五”地质勘查计划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主要完成人有陆刚、韦文林、张能、李文强、李英华等。工作内容是开展1:5万国际分幅坡结(G48E018021)、天峨县(G48E019021)、砦牙(G48E020021)、凤山县(G48E021021)、袍里(G48E022021)五个图幅区域地质调查联测。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1:5万喇嘛音乌苏(L50E024007)、乌拉吉吐(L50E024008)、跃进公社(K50E001008)、跃进公社三队幅(K50E002008)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工作项目之一。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在充分收集和研究测区已有地质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等有关技术规范,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该项目由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主持承担,主要完成人有李树才、周毅、冯俊岭、张华川、杨欣杰、曹军、滕超、王涛、王必任、薛怀宇、李沅柏、马家骏、苏桂芬、吴海、曲学臣、柳少鹏、张晓飞、刘江涛、卢燃、张强、马艾阳、朱俊斌,工作起止年限为2008年至2011年。  相似文献   

6.
《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1:50000-1000000)》项目是地质调查标准制修订项目“区调与海洋地质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内容之一。2011年3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了编号为总[2011]01-75-02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规定了“区调和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项目的2011年至2012年工作任务,其中“制定《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1:50000-1000000)》”(以下简称《标准》)工作内容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并实施。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结合已开展的我国重点海域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广泛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信息,研制适合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图可视化表达与社会化服务的数据组织、采集、存储、管理和再利用的规范化标准,完成了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及编制说明初稿和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通过标准的测试,完成了送审稿和终审稿的编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哈尔滨市城区构造断裂的分布及其特征、新构造运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说明和叙述,得出了哈尔滨市城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属于稳定——基本稳定的结论。哈尔滨市城区处于松花江断裂、第二松花江断裂、依兰——伊通断裂所围限的地块内,属于安全岛抑或是地震空区。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暨《辽宁省区域地质志》由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完成.项目负责人为辽宁省地质勘查院总工杨中柱教授级高工.该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的子课题之一,通过集成总结三十年来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和科研成果,提高辽宁省基础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的地质调查工作中,与找矿工作出现的问题相比,研究人员发现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工作人员正积极探索地质调查以及找矿工作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找到相关问题的来源和形成原因。在区域地质的调查以及找矿过程中,很多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是相互重合的,也就是说地质调查遇到的问题,一般都会在找矿工作中得以体现。这就不得不对两者的关联尤其是引发问题的成因加以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承担的“吉林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项目是全国地质构造区划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子课题之一,其目的是系统总结第一代《吉林省区域地质志》以来吉林省区域地质研究的新成果,针对重大地质问题,开展地质调查与专题研究,编制吉林省系列地质图件,编写《吉林省区域地质志》。目前,已经完成1:50万吉林省区域地质编图、1:100万吉林省航磁异常(△T)图和布格重力异常(△g)图的编制;初步完成1:100万吉林省地质构造图、第四纪及地貌图、变质岩图和岩浆岩图;编写《吉林省区域地质志》文字报告100万字。补充采集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重新厘定吉林省地层划分系统;获得了一大批新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合理划分了构造岩浆事件,建立了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分析讨论了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构造事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方法,其最终成果要反映在一套地质图件上.数字实际材料图是基础性的图件、是衡量图幅成果、提供信息的空间检索及数字地质图的资料库,也是建立实现对多源、多比例尺和异构数据一体化管理的综合数据模型,合理的编绘显的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舷1:50000南卜塔亥幅、银号幅数字区域地质填图实战经验,详细介绍了数字实际材料图形成过程与编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中心(以下简称“成都地调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区域地质调查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西南地区的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及相关综合研究工作。中心长期立足于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为宗旨,充分发挥自身的业务学科优势,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是“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项目的子项目(项目编号:基[2009]01-12-14)。以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为主,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协作参与,于2009年开始,2014年初圆满完成。项目以新理论为指导,在重点调研和综合研究区内近三十年来地调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和提高。地质志书内容共分9篇45章,系列图件有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50万地质图,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100万地质构造图、岩浆岩地质图、变质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等,建立了1: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实现地质调查资源共享、提升基础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服务创建了重要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大调查重要岩心、标本筛选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作内容包括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筛选收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库藏管理与数字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三大方面。项目于2006年正式启动,此后的五年间,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项目团队按照任务书的总体要求,密切跟踪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深入地质调查工作一线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把从两千余个地质大调查项目中选择的67个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和110个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作为工作对象,通过现场考察采集了36个矿区、96个青藏高原1/25万图幅及其他项目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收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保管;开展了“金钉子”剖面标本和中国特色古生物化石专项采集工作,总结了采集技术方法和经验;对采集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按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进行了接收、整理、入库、建档、著录等工作;开展了岩心表面图像扫描、标本照相和薄片显微图像提取等实物数字化技术研究;结合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的实践,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工作,制定了《岩矿心管理规程》、《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办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细目》;组织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培训,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催交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林场南东沉积火山碎屑岩的路线地质调查、剖面测制及薄片鉴定,取得了该地层的岩性组合、上下层位关系及相应层位的化石,对比区域地质资料,展开对该套岩层归属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提出基于GIS技术的哈尔滨市内林业资源调查一体化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区域概况进行阐述,结合遥感数据以及调查的数据为数据源,由林业资源斑块水平与景观水平选择格局的指数,利用Frgstats对林业资源景观指数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全市主要以乔木林与农业用地为主,其林业资源景观面积比例与边缘的密度显示出下降的趋势,不透水表面与草地斑块景观呈现出相反的状态。在哈尔滨市内区域范围,当0.5km、1.0km以及2km步行距离不同时,步行距离为2km时能更快到达城市林业斑块。从区域的行政归属能看出,香坊区至城市林业斑块的容易程度比较小,而道外区与呼兰区至林业斑块的容易程度比较高。对城市林业斑块的现状分布与服务的状况进行分析,能为林业资源空间布局以及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把握地方和院校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情况,引导和促进其“建实建强”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重点工作.本成果是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项目为依托,由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牵头,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及六大区域调查中心(西安地调中心、天津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参加共同完成的专题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专题研究总报告;评估总结及案例汇编;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研究相关论文及调研报告汇编;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能力建设评估数据库.该项研究历时三年,三十余位专家参加了相关工作,主要完成人有王文、韩英哲、张润丽、姚震、王小华、刘纪选等.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1:5万敖包查干幅(L50E008020)、多钦乌拉幅(L50E009020)、宾巴勒查干幅(L50E009021)、满都胡宝力格幅(L50E010020)、1252高地幅(L50E01002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系国家地质调查项目。项目组在系统建立测区地层层序、岩石单位和区域构造格架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影响区域找矿的重大地质问题,综合利用地、物、化、遥资料,采用数字填图技术,查明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在晚中生代陆相火山地层划分、印支期花岗岩和地质找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提高了测区的基础地质研究程度。项目发表论文4篇,主要成果包括: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西藏1:5万德庆(H46E013003)、冈吉(H46E013004)、白朗(H46E013005)、格达(H46E013002)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系冈底斯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计划项目的工作项目,项目起止年限为2010~2012年,通过三年的艰苦工作,项目在地层、火山岩、侵入岩和构造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在地质调查工作中高陡边坡地质调查一直都是一个难点问题,这是因为高陡边坡具有地质信息不明,并且,高陡边坡是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在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下展开地质调查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依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则能使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保证高陡边坡地质调查工作有效开展,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aser scanner,LS)作为一种测绘技术,是依托激光测距原理,完成目标实物三维坐标数据点集的获取,再借助后处理软件,实现扫描实物三维数字模型的精准建立。这项技术凭借接近原形、数字化、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