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因为业界学界商界众星拱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于已有的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的探索,是时候从文艺美学的视角进行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中相关问题的学理性思考了。本文试图从文艺美学视野出发,试图通过审美层面和方法论层面的思考,探讨如何使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能够进入思辨的创作模式,得出人类学纪录片更清晰的创作规律和方法,进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代哲学人类学》是哲学研究领域的一项丰硕成果。我认为,对这部书可以从两个层面做出评价。一是从这本书的学科领域做出评论,可以认定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研究的力作。二是从这本书所求索的问题做出评论,可以认定它是作者长期苦苦寻求的学术目的乃至人生目的的一个理论成果。作者撰写该书不是按通常教科书的模式进行的,而是紧紧围绕“追寻人类的来龙去脉”这一理论主题展开的。该书从五个方面做出了深人lfo又细致的探索。第一,为探索人类的来龙去脉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要想真正把…  相似文献   

3.
每期一书     
《中国思想的起源》(三卷)著作责任者吴锐著出版者山东教育出版社本书从人类和国家的起源、人对自然存在物和人体自身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族系、民俗、政治制度等多方面来探索中国思想的起源。该书利用西方成熟的人类学资料,又继承了20世纪以来科学的历史学术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摒弃了挟隘的思想史观点、立意,写成“广义的思想史”“无文字时代的思想史”,使思想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每期一书  相似文献   

4.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些年来不断强调这样的观点: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确立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种指导地位是不可移易的。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陷入思想混乱之中,人们就会失去共同前进的正确的思想基础,就必然会引起政治和社会的混乱。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对人类意识现象的追问与阐释构成了不同时代思想家在精神领域内苦苦求索的重大主题.由于意识现象的隐蔽性与深邃性,人们对意识现象的认识和解读是异常艰难、痛苦和晦涩的.不同时代的思想家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意识与意识形态研究,但笼罩在意识及意识形态头顶的众多迷雾依然没有被驱散,相反在某些思想家那里,意识几乎就成为了神秘莫测、玄之又玄的代名词.直至今日,关于人类意识的千古之谜还没有得到破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是高楠与王纯菲两位教授合著的最新力作,该书以总体性视野对跨世纪以来的文学新变作出了可贵的探索。虽然人们对过去学术研究中的“大叙事”、“大体系”充满质疑,但研究中的总体性视野本身却是不容回避的。面对纷繁复杂、瞬息生变的文坛现状,一个足以考量全局的、高度足够的学术角度尤为重要。本书体现出作者多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视野所陶练的理论素养与观察分析问题独到的解思理路。  相似文献   

7.
报纸的改革是多方面的,两年来,我们在报纸新闻版的版面创意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对新闻版的版面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的根本宗旨是根据新闻受众的变化,满足广大志的需求,竭诚为读效或,我们把这些思考和探索称之为新闻版面模式的受众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新闻工作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近年来,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严肃指出,我们的阵地,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非无产阶级思想必然去占领。党报、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务必要强化阵地意识,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弘扬社会正气和时代精神,用一切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精神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强化阵地意识,首先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决定的。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双艳珍 《今传媒》2015,(4):20-22
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具有“意识”和“政治”两方面的内在一致性,编辑作为生产、传播与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给受众的主要媒介,在作出文化选择之时必然会将其所具有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融入其中;同时,国内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形势和国际和平演变进一步加剧的形势也要求编辑具有政治意识.编辑必须在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础上,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正面建设引导为主,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中,意识形态是“一种某个阶级特有的信仰系统“,“一种可能与真实的或科学的知识相矛盾的幻想信仰系统,即伪思想与伪意识“。①这种“虚假意识“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 [美]阿里夫·德里克著,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一书,是美国著名的左翼学者阿里夫·德里克的成名著之一。在该书中, 作者试图通过对1920年代后期至1930年代前期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和舆论争夺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在网络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性、现实性、实践性和隐蔽性特征显著。网络空间中舆论场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场所,但也给予了西方意识形态进行网络渗透的空间。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从实践和理论层面正向引导网络舆论,加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资源空间,培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话语转化。以更好地增强网民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向心力。  相似文献   

13.
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者的新闻实践与对新闻传播的理论论述,借鉴其实践、发扬其精神,构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系,是极具指导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一书正是针对以上课题,应时代之需产生。本文希望对该书的三个特色进行初步探讨,让本书走进更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者和爱好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群众观点与读者意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强化读者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而强化读者意识,又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强化读者意识,不只是报纸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原则问题。我们安庆日报,是中共安庆市委机关报。1989年初,当安庆地区行政区划变动,实行市领导县的  相似文献   

15.
巴尔那生 《大观周刊》2011,(10):139-139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地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6.
对于20世纪中国出版文化的观察和处理,有着两种不同的视角。第一种是意识形态的视角,第二种是文化的视角。意识形态的视角,在20世纪的中国有着极为宽阔的视野,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的理论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一起,组成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基础。意识形态,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或迟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入门老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等经典名文,指引我党从无到有、改天换地、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8.
巫德初 《大观周刊》2012,(12):307-308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注重探索新知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求异思维,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9.
由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王君超博士所著的《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一书,最近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大众传播媒介为广阔的研究背景,结合作者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的实际,从媒介批评的定义和基本属性入手,依次探讨了媒介批评的起源、理论、标准与方法,并对西方的媒介批评理论和中国当代的媒介批评予以评析,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媒介批评学的途径。该书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对于媒介批评研究、新闻阅评以及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专家认为该书书稿“填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前些年,学术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哲学人类学不过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晚年,他们就已经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研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