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实施村民自治以后,过去乡镇与农村之间的模式需要重新调整。目前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来协调乡村关系的并不多,而行政化、放任型等不规范的乡村关系存在不少,致使乡村关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文章探讨了乡村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废除人民公社以后,中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变化是,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二元并存。二者反映了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关系,必须实现有机的衔接。在现阶段,由于乡镇对农村社会管理的介入程度提高和村民政策参与意识的增强,它们之间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为此,应为乡村管理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合理划分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之间的权限;规范权力主体的政治行为;改进乡政管理的施政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台湾地区的乡村自治经历多次变革,形成治理成本低而收益高的平权式治理模式。它具有村级公共权力分配的合理性、乡镇权力的延伸性、村民权利的现实性等特点。这对当下中国大陆地区村民自治的改革中的公共权力分配、乡镇与村组织的衔接、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民间组织的发展等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成绩斐然 ,尤其是实行村民自治十余年来更是举世瞩目。受现阶段物质、体制、社会文化、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素质等因素制约 ,乡村民主政治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进一步推进乡村民主政治发展 ,亟待创新机制 ,实现农村基层民主与基层政权建设良性互动。当前主要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依法整合乡村关系 ,调整乡村权力结构 ;二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改善乡村治理格局 ;三是扩大村民政治参与 ,构建乡镇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中几层重要关系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基层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离不开国家立法。目前农村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的冲突表明,农村基层民主缺乏法治的底蕴。本尝试从法律的视角对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所要涉及的三层重要关系-乡镇政府管理、乡镇人大权力的行使、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方式与村民自治的关系进行辨析,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的困境与现实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发展使村民自治不断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村民及村委会的自治权不能得到充分行使和切实保障。由于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乡村边界不明职责不清、以及农村黑恶势力及宗族势力的入侵,都使村民自治受到影响和破坏。直面自治困境,探讨、完善村民自治的若干可选择路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大力加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探索加强乡镇人大对村民自治的监督;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坚持发挥人民群众发展基层民主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乡村关系的调适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行村民自治以后,乡镇同村的关系应该由传统的“命令-服从”型关系转变为与“乡政材治”模式相适应的“指导-协助”型关系,但在实践中却并非如此,乡村关系中行政控制或准行政控制的迹象仍然十分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行政本位思想观念的影响,村民自治制度弹性过大和乡镇干部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建立与村民自治相适应的乡村关系,必须进一步实行农村费税制度改革,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乡村关系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农民的终结”催生出了“乡村软治理”的学术命题.乡土文化日渐式微背景下的乡村软治理,在治理主体、法理基础、治理手段、治理对象、治理效果等方面都相对于传统乡村硬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乡村软治理强调政府的“官治”与村民的“自治”相结合,在协商民主的平台上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重视农村合作组织等第三部门的“黏合剂”作用;政府权力从基层向上收缩,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下移”到农村社区;软法和软权力成为乡村软治理的法理基础;更多地采用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柔性”执法手段;治理的对象从有形的物、制度等向无形的“人心”转变;最终在农村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村、村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能源—经济—环境”的低碳链条正在形成,但是在面对仍然以传统能源为主的乡镇地区,新能源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是时代命题。通过对澄迈县老城镇进行田野调查,以能源权为基点,从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客体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以小见大探讨乡镇地区新能源模式发展,如加快健全新能源准入模式,大力完善新能源运行模式、促进规范新能源救济模式、强化新能源责任追究等努力建设“零碳”乡镇地区,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解放后,全国农村普遍以乡镇行政体制代替了解放前的宗族制度。人民公社制度使国家政权深入到中国农村基层社会。1982年中国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制恢复了乡镇建制并在农村建立村民自治机构——村民委员会。随着这种社会结构的变迁,乡村民事纠纷的调解机制也经历了民间调解、半官半民调解、诉讼的变化,并逐步向民间调解和诉讼发展。但无论是诉讼还是非诉讼,在乡村解决民事纠纷都面临一个有效性和经济性的课题。完善乡村民间纠纷解决,首先要高度重视、鼓励纠纷当事人协商和解;其次要提高人民调解的及时性与公正性;再次要求仲裁走向乡村,便捷、低价为村民服务;最后,要完善诉讼解决纠纷模式,下决心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