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孤儿院的院长把一块石头交给一个认为自己是没人要、活着没有什么意思的男孩,让他带市场上去"卖",并嘱咐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人们对这块石头很感兴趣,而且价格越出越高,竟被大家传为"稀世珍宝"。男孩问为什么会这样,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大大提高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  相似文献   

2.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三个儿子都到了娶妻的年龄了。为了不让三个王子在挑选新娘的时候发生争斗,国王对他们说:"你们用投石器尽力向远处拋石头,石头落在哪里,你们就娶哪里的姑娘为妻。"三个儿子拿了投石器拋出石头。大儿子把石头拋在了一家面包房的屋顶上,于是他娶了那面包女工。二儿子把石头拋进了一个纺织女工的家里。而小儿子拋的石头则落进了一条水沟里。投完石头,三个王子赶快带着订婚戒指去找各自的未婚妻。大王子找到的是一  相似文献   

3.
<正>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有一天带着女儿散步,看到前面有块石头,他想,石头底下肯定有蚂蚁虫子之类的小东西,他想给女儿一个惊喜,于是对女儿说:"爸爸给你变个戏法。"说着,他"吃力地"搬起石头,然后摆出一副"见证奇迹"的pose,等着女儿叫好。可是,女儿非但没有发出惊叫,相反却不解地看着他。崔永元愣了一下,这才发现,石头底下竟什么都没有。"戏法"  相似文献   

4.
要看见孩子陪伴,百度的释义为“随同做伴”。但对于亲子关系来说,陪伴并不等同于简单地"在一起"。尤其是高质量的陪伴,家长一定要看见孩子,即孩子的需求、情绪、性格等等被家长看见,并得到支持,获得成长。一天傍晚,满满和几个同学在草坪上玩时,发现好几块高高低低的石头围成的一个大圆,就一人站上一块石头,顺时针地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上。  相似文献   

5.
你一定记得乐乐有一副榔头积木,乐乐妈妈曾经用榔头积木教乐乐认识几何形状和颜色(本刊2003年第2期)。现在,榔头积木仍然是乐乐的最爱,他常常会独自一人摆弄许久,一会儿把它们插成枝枝节节,像棵圣诞树;一会儿又插成一长串,像条弯弯的彩虹。有一次,他把两根小棒分别插在一个圆轮子的两面,高兴地举着给妈妈看,说是“棒冰”。妈妈一看,还真像一支快要吃完的棒冰呢!妈妈夸奖了他,乐乐就更来劲了。一会儿,在一块长方体的积木上插上一根小棒,说是“榔头”;一会儿,又在这“榔头”上再插上一根小棒,说是“手枪”;后来,“手枪…  相似文献   

6.
自己做棒冰     
同学们,我在暑假里做过许多有趣的事,其中有一件事让我觉得最开心、最有乐趣。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太阳火辣(la)辣地晒着地面。爸爸妈妈都加班去了,我觉得嘴巴特别干,可是棒冰昨天就吃光了。忽然,我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自己做棒冰。说干就干,我从柜子里拿出做棒冰的小盒子,一个个清洗干净,再从冰箱里拿出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 第二单元"认识自我"中的"感受青春"所有内容都围绕"青春期"这一主题词展开,讲了三个内容: 1.青春的喜悦.阐明青春期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引导学加倍加珍惜青春期的金色年华,并妥善处理生理、心理新变化,为今后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岩画魔宫     
“哈哈,(口兹)(口兹),管他,先把他收拾了再说!”说着,这两个家伙竟一起展开双翅向卡木里江扑来,卡木里江不曾防备,只是用手乱推,因为焦急,竟忘记自己腰上还有那枝激光手枪呢。没几下,竟让那两个家伙将他撕缠到桥边了。嘭,一下,他们三个同时向那无限的虚空栽了下去。  相似文献   

9.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市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小男孩拎着一只大口径的冷饮瓶,一遍又一遍地叫喊着:棒冰,光明牌赤豆棒冰冷饮瓶能装两打棒冰,全部卖掉的话,可以赚一毛四分。但那时候,吃一根棒冰几乎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同学的性格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向、安静。经常也会有个别内向的同学喜欢独来独往,不适应群体生活,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并因此而产生恐惧和社交障碍,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社交恐惧症。本期的“青春期课堂”已经从多个角度透视了青春期人际  相似文献   

11.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小男孩拎着一只大口颈的冷饮瓶,一遍又一遍地叫着:“棒冰,光明牌赤豆棒冰——”小男孩的嗓子因为累,因为着了凉而掺进了沙哑。冷饮瓶里能装两打棒冰,全部卖掉的话,可以赚一毛四。  相似文献   

12.
小故事大道理青春期的孩子爱时尚,而父母却传统。让传统和现代都有所尊重和存留,这不失为是化解矛盾、改善关系的一个有效方法。有一天,妈妈朱迪见13岁的女儿正在用泥土和石头猛擦新买的牛仔裤,马上飞奔出去阻止她,然后又搬出"我幼年如何清苦过日,你现在却  相似文献   

13.
“卧虎”说     
我说的“卧虎”,其实是一块石头 ,被雕琢了 ,守在霍去病的墓侧。自汉而今 ,鸿雁南北徙迁 ,日月东西过往 ,它竟完好无缺 ,倒是天光地气 ,使它生出一层苔衣 ,驳驳点点的 ,如丽皮斑纹一般。黄昏里 ,万籁俱静了 ,走近墓地 ,拨荒草悠悠然进去 ,蓦地见了 :风吹草低 ,夕阳腐蚀 ,分明那虎正骚动不安地冲动 ,在未跃欲跃的瞬间 ;立即要使人十二分地骇怕了 !怯生生绕着看个半天 ,却如何不敢相信寓于这种强劲的动力感 ,竟不过是一个流动的线条和扭曲的团块结合的石头的虎 ,一个卧着的石虎 ,一个默默的稳定而厚重的卧虎的石头 !前年冬日 ,我看到这只卧虎…  相似文献   

14.
从前,有一个神仙从天上到了人间,用点石成金之法来考验人间的凡人。如果遇到不贪财的,就渡他成仙。结果遍地都找了,竟没有碰到一个这样的人。所有人都嫌点的石头太小了,要求再点一个大些的。有一天遇到一个人,神仙用手指将一块很大的石头点成金,并道:"这块金子就归你了。"那人摇头不要。神仙觉得这样的人难得,就渡他成仙。不过神仙不明白这个人为  相似文献   

15.
<正>深山里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但在三年后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而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膜拜,另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而时常受到人们的践踏。路边石心理上极不平衡,对雕塑石说:"老兄啊,三年前,我们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你我却存在这样大的差距,我好痛苦呀!"雕塑石答道:"老弟,你曾记得,三年前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那一刀一刀割在身上,你拒绝了他的雕刻。而我乐于改变,在我身上,雕刻家用锤子砸、锯子锯、刀子刻、纱布磨……我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发生了重大改变,才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膜拜。"  相似文献   

16.
李炜 《初中生》2013,(16):39
中国人很喜欢毛瑟手枪,称它为"盒子炮"。除了盒子炮、驳壳枪,中国人还给毛瑟手枪起了很多好听的名字,比如"自来得"、"二十响"。世界上一共生产了150万支毛瑟手枪,其中三分之一都卖到了中国。毛瑟手枪为什么会在中国风行呢?在20世纪20年代,各国列强对中国实行重型武器禁运,禁运的项目有机枪、步枪,但不包括手枪。从战争的角度看,中国大量使用毛  相似文献   

17.
心中有殿堂     
一天,一位大学者来到一个繁忙的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搬石头的工人:"你们在干什么?"一位垂头丧气地指着那如山的石块说:"搬这些该死的石头。"又一位倒好像是实话实说:"养家,过日子。"第三位则声音响亮地回答:  相似文献   

18.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小男孩拎着一只大口颈的冷饮瓶,一遍又一遍地叫喊着:“棒冰,光明牌赤豆棒冰——”小男孩的嗓子因为累,因为着了凉而掺进了沙哑。冷饮瓶里能装两打棒冰,全部卖掉的话,可以赚一毛四。那天下午,天突然变脸,下了一场雨,街头巷尾竟然凉飕飕的,如果卖不掉的话,隔上一天就会化掉,一天吆喝的结果只够保本。天色又是一阵阴暗,风紧起来。小男孩望着行色匆匆的行人,绝望得几乎哭出声来。马路的一头,相继出现了三辆人力板车。车上堆着装得很高的货,车夫们双手把着长长的木把手,肩上套着纤绳,弯着腰,一步…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关垭小学六(2)班的石磊,也许是名字里全是石头的缘故吧,小小年纪与众不同,竟痴迷于寻找石头,钟情于收藏石头,俨然像是位“资深”的石头收藏家。说起他的石头情结,故事有一串呢!萌生爱石意有一年国庆节,石磊参观了十堰市的一个奇石展。在展厅里,玲珑剔透的墨湖石、七彩纷呈的汉江石、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让石磊目不暇接,特别是一块“鹤驾端云”的石头简直把他惊呆了:“世间还有如此奇妙的天然艺术品,我也要收藏石头!”一个星期六的早晨,石磊带上干粮悄悄地出发了。他沿着汉江而上,走着走着,河道出现了分汊…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石头汤》的绘本故事,说的是三个和尚走进了一个冷寂的村庄,他们拿出三块石头,请村庄里的居民分别拿来大锅、豆腐、蔬菜、肉类等食材和油盐酱醋等调料,最终熬成了一锅让所有人都感到美味的幸福石头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