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心理的运用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心理学将人的大脑活动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人们对技术动作的学习是一和信息的输入,转换,加工分析,贮存和提取运用的过程,体育教学应如何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根据认知心理信息加工与体育技术动作形成的相互关系,促进人们认识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与大脑活动的相关规律,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运用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认知方式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论非认知因素在目标教学中的系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标教学中,学生达到掌握学习的水平是由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共同作用,教师在目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非认知因素的系统控制,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举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性能特征,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3.
过程性教学即在过程,也就是在教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从而使学生学会并应用知识,本文论述了过程性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认知规律以及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有步骤,有层次并循序渐进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吸收知识,掌握知识并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4.
简约型教学就是指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高度概括性和科学性。所谓概括性,是指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等进行的有效取舍,所谓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等符合科学本身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基本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5.
组成教学过程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而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改造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合理地使用现行教材,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蔡全 《家教世界》2012,(18):32-33
遵循认知规律,并以此为教学出发点,有助于激发学生认知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并唤起学生认知冲突,提升认知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认知规律,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学习动机。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热情。遵循认知结构,调动学生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7.
陈晓丽 《教育艺术》2010,(1):35-35,34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扉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积极的情感因素、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呢?  相似文献   

8.
认知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认知也可以说是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数学认知结构则是人们将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组合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当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所不同时,便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又不断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认知冲突,能形成悬念,强化学生的注意点,诱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原则与方法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9.
段性军  王彤 《教育与职业》2012,(11):106-107
认知结构体现了职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原则。认知结构的建构具有主动性、实践性、渐进性、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受教师能力、教学情境及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以强烈兴趣激活学生的认知渴望,以过程为导向实现认知结构建构,以迁移规律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在合理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形成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0.
如同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一样,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也遵循着一定规律,他们的思维感性、跳跃,充满想象力,教师的思维则理性、延展,具有封闭性.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学段的不同,选择切适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既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关照他们的认知规律,又不扼杀学生珍贵的天赋,从学生的智力认知、情感认知、实践认知着手,探寻契合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特点,从关注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扶放有度,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预设教学,在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应该扶则扶、该放则放。  相似文献   

13.
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来实施有效教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关键在于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数学认知“发生”和“形成”的规律,使数学教学流程的推进与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合拍共振,弓l发学生深入思考,开展自主探究.如何才能达到合拍共振、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14.
认知心理学与教学过程的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几乎所有的教育学家都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可是,一涉及具体的教学过程,绝大多数教育家往往只阐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较少论及教师的教的过程, 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观察、记忆、理解和练习等4个环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等4个环节,达尼洛夫提出的准备、感知、思维、巩固、运用或练习等 5个环节,都将教学过程变成了学生的单边活动过程。这些教学过程理论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从学习理论向教学理论过渡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教学设计原理,阐述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程奇 《考试周刊》2013,(27):68-68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数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在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在学生思考问题过程中,渗透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陈晓丽 《中学文科》2009,(18):40-40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扉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积极的情感因素,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呢?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归纳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语文教学过程从心理学上来看,也不外乎归纳为这四个心理阶段。因此,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想让自己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就必须每个阶段都要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徐亚锋 《学语文》2005,(6):24-24
师生“互动合作”在语文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师动生不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实施师生互动合作的关键应该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原则,教会学生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惟其如此,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刘华 《广西教育》2008,(17):46-46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扉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教学号隋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呢?  相似文献   

20.
物理过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育规律、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通过注重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研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直接或间接的感受、体验物理学知识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物理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