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上半年报道,我国高校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40万。实证调查和分析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偏执、抑郁、自卑、人际敏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上半年报告,我国高校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40万。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也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事实表明,只有提高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素质,经济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单纯经济救助难以解决“心理贫困”。  相似文献   

3.
罗晶 《文教资料》2014,(29):188-189
当前在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中,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贫困女大学生作为其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状况十分值得关注。本文立足这一现状,分析了目前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贫困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心理贫困问题日渐显现,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大学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美术专业自扩招以来,贫困大学生人数呈增长趋势,给解决心理贫困工作带来了一定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的"贫困"并不只是表现于物质和经济方面,同时也集中反映在精神和心理层面.在帮助贫困生切实解决经济贫困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关注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深入剖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求帮助高校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的有效策略,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走近贫困生——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自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家庭经济贫困,来自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压力较大。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总数约有300万人,占全体大学生人数的25%,他们的缴费读书困难问题已受到社会愈来愈多人们的关注与支持,但他们的自卑、多疑、虚荣等诸多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有资料显示:在大学校园里,贫困生的心理疾  相似文献   

7.
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从心理资本视角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体系构成,对比高校大学生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资本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从改善贫困生贫困认知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丰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育积极的心理愿景,加强贫因生乐观主义教育、大力培育贫困生改变贫困的能力,提高贫困生抗挫心理阈限、培育贫困生“坚韧”品质四个方面建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与救助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贫困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开展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工作不应仅仅局限在物质层面上的支持,应涵盖生理、心理、发展能力等各个方面。本文尝试从社会状态、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关系状况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的现状,针对现有高校贫困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求进一步探索建立一个相对全面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浅析经济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贫困大学生上学问题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一些贫困生因经济压力出现了很多的心理与行为障碍,即因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本研究主要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并辅助应用座谈、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经济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2.贫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我们在分析了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但这一体系中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方面出现缺失,成立专门的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机构、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贫困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体系、开展贫困生的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自助能力都应包含在心理资助体系中。  相似文献   

11.
边远地区高校贫困生思想心理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边远地区359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在现实处境中的心态、对助学制度的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对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等方面的主流是积极的,但也存在消极面。调研表明做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他们的思想心理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特殊群体的贫困大学生,目前在我国高校人数日趋扩大,成为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个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做好物质资助,并加强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对于提高贫困生自理、自立、自助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促进高校和谐校园、体现和谐社会关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他们的生活状况和价值取向。调查发现,部分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不够理性,需要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家庭做好示范和引导作用,学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现教育,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4.
论贫困生心理行为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的扩招和学费的上涨,使贫困生的群体变得愈加庞大,如何帮助贫困生解除心理阴影,化压力为进取的动力,培养其综合能力成为扶持贫困生发展路上最重要的环节。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总数约有300万人,占全体大学生人数的25%。据2003年11月14日的《江西日报》报道,江西省高校的贫困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根据对江西部分高校的调查,在校生欠费额比例在10%左右,而且欠费学生大多数都是贫困生,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心理双重压力,部分贫困生在心理上受到压抑、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自尊心极易受挫,他们甚至对非贫困生的言行时常…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因各方面的压力易产生自卑、抑郁、敏感等不良心理情绪,久之得不到疏导易使他们由"经济贫困"衍生到"心理贫困"。因此,针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和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贫困生资助体系下建立和完善符合贫困生心理特征的心理资助体系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在我国普通高校中贫困生约240万,占学生人数的20%,特困生占5%-10%。日益增长的贫困人数和不断出现的关于高校贫困生的报道,使社会各界将目光投向了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本文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综合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学校担心、家长忧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甚至影响了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本文对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1997年高等教育全面收费,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跨入大众化阶段,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校贫困生数量也日益增加。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贫困生既物质贫困,又心理贫困。怎样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笔者经长期研究,结合对某大学贫困生的调查、分析,就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显现。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其心理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在对全校不同专业的671名贫困生及866名非贫困生的心理问卷调查中,发现心理异常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6%和9%,贫困生心理异常比例比非贫困生高出了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与经济窘迫相伴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存在自卑、孤独、焦虑、冷漠等心理问题。高校应重视贫因生的“心理脱贫”工作,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实现资助机制的多渠道化,避免贫困循环;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和消费观,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实现政府、社会、高校和贫困生四者联动,增强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渗透感恩教育。培养贫困生的感恩心态和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