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遥远的敖特尔》是马头琴演奏家李波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马头琴曲。该曲以蒙古族音乐为素材,在演奏技巧技法、节奏、调式特点以及蒙古族长调牧歌"诺古拉"式的装饰性音调等方面较完美地表现了艺术形式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遥远的敖特尔》以鲜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乐曲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抒情性,充分体现了马头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因琴柄顶端刻有马头而得名。关于马头琴的来历,传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呢。1.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个少年叫苏和。苏和很喜欢唱歌,他那美妙、动听的歌声久久地回荡在辽阔的草原上。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最具特色以及独有的乐器当属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体现,马头琴的产生和发展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飞跃。内蒙古自治区非常重视马头琴演奏人员的培养,大批马头琴艺术从业者遍布祖国各地。为推进马头琴的发展,我们要重视马头琴教学,这是马头琴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相传公元十二世纪已在蒙古族中流传,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儿",汉语又称"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哲黑木、昭乌达盟称其为"潮尔"。除了内蒙古外,马头琴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也有流行。  相似文献   

5.
马头琴及其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其形制、构造、演奏技法及马头琴音乐的节奏旋法,都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本文拟对马头琴及其音乐特色与草原文化的关系作探讨,从而认识这件蒙古族独有的民族乐器及其音乐与草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万安县教育宾馆的大会议室里,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响起,一位身穿蒙古族服装的女青年,双手拇指与中指夹着小酒盅,灵巧有节奏地击打着,在"草原小姐妹"的乐曲中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7.
马头琴演奏艺术是民族美的艺术,是流淌在草原人民心中美的溪流,是历代蒙古族人民奉为神明的美神。它相伴草原人民涉过历史长河,在美中寻求极乐与光明。马头琴如歌如泣的琴声能震撼无数欣赏的心灵,激起美的共鸣,能引来无数中外观众的“尽折腰”。  相似文献   

8.
以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和现代室内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色彩特征、造型特征及蒙古族传统元素中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含义,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与设计目的,提出将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为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开辟现代室内装修设计新视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音乐类各专业的基本乐科主要包括视唱练耳和乐理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两门音乐基础理论课.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生较多,从事长调、马头琴、呼麦、四胡等民族特色专业学习的学生很多,如何将这些蒙古族特色专业的学生从口传心授的学习模式转变为正规学院教育,同时又保持自身良好的民族特色是值得我们研究、摸索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10.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文章以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的基本过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北京和内蒙古等地出现了数十支蒙古族乐队,使用呼麦、马头琴等传统音乐形式作为其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表演形式及配器手法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演出活动主要在城市中进行。本文结合相关人物访谈以及田野考察的方法,梳理出当代蒙古族乐队的历史脉络、现状,并对其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听到悠扬的马头琴声,你一定会感到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马头琴是蒙古人民喜爱的民族乐器,它产生在辽阔的蒙古大草原。马头琴的“全身”都跟马有关:最初,琴架是马骨头做的;琴而是马皮做的;琴弦是马筋做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传统图形及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传统图形是蒙古族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蒙古民族思想情感、精神风貌的视觉艺术形态,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和累积下来的传统造型艺术宝库。通过梳理和探究蒙古族传统图形的视觉表现形态以及造型特点,总结归纳出蒙古族传统图形特征。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文化是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内蒙古蒙古族体育类非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保护和利用蒙古族体育文化的相关策略,为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与政策制度相结合是保护蒙古族体育类非遗资源的保证;与民族博物馆相结合是保护蒙古族体育类非遗的手段;与民族乡镇文化相结合是开发利用蒙古族体育类非遗的土壤;与民族节庆文化相结合是开发利用蒙古族体育类非遗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集宁师专学报》2018,(1):36-42
察哈尔蒙古服饰是随着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在保留其基本形制、穿着风格的同时,吸纳其他民族的服饰风格而形成演变的。本文以察哈尔蒙古族服饰为研究对象,依据察哈尔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资料,结合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地区察哈尔蒙古族服饰的现状,阐述了蒙元以来察哈尔蒙古族服饰的变迁以及其体现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蒙古象棋是世界上较古老的博弈游戏之一,是唯一具有中西合璧特点且富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棋艺.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融汇了蒙古族人民的创作智慧与审美情趣,有着较大研究价值.本文力求从不同角度分析蒙古象棋造型特点形成因素,强调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的文化媒介的重要作用,了解其审美价值,发掘其艺术内涵多样性及艺术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新疆蒙古族民间谚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新疆蒙古族民间谚语为着眼点,探讨其在社会转型期的现状,梳理新疆蒙古族民间谚语的唯物主义内涵,进而揭示民间谚语在现代蒙古族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蒙古族文化发展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蒙古族谚语为着眼点,梳理有关人际和谐相处的伦理教育功能,进而揭示民间谚语在现代蒙古族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蒙古族文化发展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莫戈勒语是阿富汗莫戈勒人使用的语言,属蒙古语族。莫戈勒语受到波斯语的强烈影响,发生了许多变化.它不仅是研究蒙古语族的重要资料,而且是研究语言接触和融合现象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本文以国外学者不同时期发表的七篇莫戈勒语材料和论著为依据,汇总了各篇中的蒙古语族同源词,共收词700余条.为便于蒙古语学界研究参考,采用莫戈勒语词和同它对应的蒙古书面语词对照的方式,以蒙古书面语词为词目,按蒙文字母音序排列.在一些词条内还引用了中世纪蒙古语文献及国内蒙古语族语言的材料,以说明其同源关系. 全文将分3次刊发.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幼儿教育的本土化以及幼儿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为例,对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少数民族音乐价值观的失落;课程设置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脱离;蒙古族民族音乐师资及相关教材、音像资料缺乏等。对此,蒙古族地区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提高对蒙古族民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民族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