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儿童品德主要是指儿童教育的品德素质,包含勇敢、坚强等方面,在幼儿初期展开品德教育,是教师根据儿童品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对儿童施加正确的影响,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未来形成良好的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谈谈幼儿品德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幼儿品德教育的特点尚志市实验幼儿园刘素琴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其品德行为与性格的形成有个良好的开端,对幼儿以后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谓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征。对幼儿来说,由于受...  相似文献   

3.
品德素养一直都是教育领域非常关注的教育问题。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的启蒙阶段,也是幼儿认知的关键时期,同样是对幼儿开展品德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幼儿的品德教育方面,幼儿园、家长和幼儿教师都担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家园共育视角下的幼儿品德教育体系建立和品德教育活动组织安排,才更有助于提升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幼儿正向的品德素养。本文简要阐述了学前教育阶段影响幼儿品德素养的因素,分析了家园共育视角下学前教育发展幼儿品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总结了家园共育视角下学前教育发展幼儿品德素养的策略和路径,希望有助于家园共育下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儿童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不仅统率着他们的个性特征,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且也统率着他们的社会性特征,为其社会性的发展和表现提供深刻的源泉。”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成长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核心内容,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性是指人由一个自然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中,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进行自我控制及其他社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的,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核心是做人教育。我国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而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指幼儿在身体、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主体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部活动,并且能够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由此逐渐形成独立性、主动性、自尊性、自信心、自制力与支持性等性格特征。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出现是在婴儿24个月以后。研究者对学前儿童的自我发展进行了研究后提出3 ̄4岁幼儿是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即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初期,他们主要通过亲自经历、他人、环境等获得自我意识。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在教学和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性发展的含义所谓社会性,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行自我控制及进行其他社会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特征。社会性发展是幼儿  相似文献   

8.
所谓社会性,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行自我控制及其他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幼儿的社会性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等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在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3~4岁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内,幼儿的语言、认知、社会性方面都将进一步发展。幼儿将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虽然是很初浅的,但其作用却非常重要。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形成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智力开发被许多家长所重视,而独生子女的品德教育却被忽视了。那么,为什么要重视幼儿的品德教育? 一、良好的品德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 幼儿时期是人的品德、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若能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做到先入为主,就会在幼儿头脑中留下好的深深的烙印。从幼儿心身发展的规律看,品德教育是与幼儿最初的社会化同步进行的。此时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适应环境、情绪倾向、行为习惯等性格因素的教育,这时的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关键性的启蒙作用。必须爱严相济、正确引导,使孩子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若或溺爱、娇宠,甚至纵容、护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幼儿社会性发展问题已成为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人的情感,人与人的关系、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这与《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品德教育的要求,即“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对角色游戏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开展幼儿最爱的角色游戏,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幼儿学会遵守一定社会活动规则,并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培养意志品质、提高自信心等社会性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最终贯彻落实《指南》以促进幼儿在社会性、自我意识、同伴交往技能、情感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的品德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但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幼儿工作者们深有同感的难题。通过专家们认真的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虽然从理论上讲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可能的,但在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文章提出可以着重从幼儿的生活、家庭环境、幼儿园等方面入手来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幼儿动画应具有一系列特点,包括教育性、知识性、形象性、简明性和天真性。教育性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上;知识性侧重的是对幼儿智力方面的开发;形象性体现在角色塑造上;简明性主要体现在叙事上;而天真性则侧重幻想在幼儿动画中的自由表达。分析并总结这些特点有助于充分发挥动画在幼儿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坚持性是指能将目的贯彻到底以及克服困难或障碍的能力,它对幼儿素质的完善和提高,以至对于人的一生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将就幼儿坚持性及其培养作一些探讨。一、培养幼儿坚持性的意义1.坚持性的培养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  相似文献   

16.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题材,引导、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教学只有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本文谈了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可以使幼儿的品德行为得到培养,心理得到健全发展。一、品德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1.幼儿品德行为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幼儿品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主动的发展。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集体保教的机构,对幼儿品德行为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进行的德育过程,既要适应幼儿的发展,又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既要充分发挥环境、教材和自身的良好作用,又要尽量联系幼儿已有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18.
幼儿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幼儿的思想品德奠定初步的基础.幼儿期是人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这个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将直接关系到将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着重阐述了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幼儿阶段进行品德教育的可行性;探讨了幼儿品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品德是个体按照一定社会的道德、政治、思想、法纪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家庭、学校、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六章、第七章是教材的第四部分 ,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及如何组织品德教育过程 ;二、课堂纪律教育 ;三、常用的品德教育方法 ;四、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特征、准则、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这部分教材着重强调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的观点 ;揭示了理论来源于实践 ,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出当前学校品德教育工作要科学化 ,要结合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部规律 ,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作科学的分析 ;总结了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