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文化精神的引领和支持,教育家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梳理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分析其内涵特征并探索其践行路径,既是当下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教育救国实践中得到进一步丰富,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初心使命相契合,具有本土性、引领性、实践性、能动性。当前应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制度,在制度设计中融入教育家精神;优化学校内部治理,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浸润教育家精神;在教师教育项目中贯彻教育家精神,增强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2.
何虎生  张林 《中国德育》2023,(2):5-8+14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集中凝练了党的精神标识、精神特质、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以党的历史实践为基础,以系列伟大精神为要素的开放集合。在历史考察中,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党的奋斗起点,弘扬于党的百年历程,传承于精神谱系的构建、发展与完善之中,涵盖其理论基础、目标导向、实践品格、政治旨归。在结构分析中,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谱系中最高层次的精神形态,在源头处树立起整个谱系的主导观念,展现出开辟、贯通、联系、支撑的结构功能。新征程上,必须以透彻的理论思维深入研究伟大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以厚实的学理基础和崇高的精神力量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相似文献   

3.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时期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弘扬红旗渠精神,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红旗渠精神的社会影响力与认知度,另一方面对坚定"四个自信",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是指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家群体在长期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特质和整体风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其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其根,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其道,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其本,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其魂,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其魄。其生成有着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逻辑、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时代逻辑与教育家精神成长的实践逻辑。弘扬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需要书写“青春小我”与“强国大我”的人师大情怀,拓展过去与未来的经师大视野,耕耘学校与社会的教学大智慧,共筑中国与世界的高质量大体系,搭建国家与地方的尊师大平台,从而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教育指明了方向。教师教育当实现转型升级,从侧重专业化方向转变为以教育家精神为导向,从重视师术的授受转变为重视教育家精神的涵养。我们要从中国教育家身上汲取教师教育的精神养料,从传承中国教育家精神谱系的视角定位新时代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6.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要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熔铸锻造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整体把握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精神之源、纵向流变及横向延展等整体样态;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一以贯之的精髓要义;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思想资源、时代特征和精神力量,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高度凝练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理论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时代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教育领域的最新赓续,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特性。分析中国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几代教育家,其精神品质大致经历了“以人为本”“开宗立派”“经世致用”“救亡图存”“教育强国”的历史演进过程。要从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演变逻辑、聚焦“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逻辑三方面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政府层面要在制度设计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贯通,学校层面要在文化构建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融通,个人层面要在自我修炼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联通,通过三方面践行与领悟,助力更多教师养成教育家精神,成长为新时代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8.
王治东 《上海教育》2023,(31):52-53
<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伟大建党精神之间形成源和流的关系、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内核与表征的关系。精神谱系中的一系列精神无一不是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伟大建党精神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政治自觉来自思想的觉醒和精神上的强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被列入大会的主题,“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则是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早生成和最为重要的精神形态,具有其鲜明特征、科学内涵和丰富样态,进而也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谱系,亦即建党精神谱系。建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子级谱系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体三层五面”的内在结构,绘就了宏大而有序的精神图谱。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对建党精神谱系进行多维考察,从学理层面对其本然依据、实然逻辑和应然规范进行深入探究,对于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是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建党精神谱系的研究和宣传,大力推动建党精神谱系的时代化、具体化、大众化,使之内化为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自觉,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素养的高度概括,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脉及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根脉,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群体精神特质的真实写照,具有中国教育家的独特性,同时也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教师成长的规律,具有世界各国教育家的共同性。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为世界教育学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奠基立业、接续奋斗,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系统观念为指导,以“谱系”为核心范畴,可以将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概括为:在百年奋斗实践基础上,建立了以中央领导集体代际传承为主脉的政治谱系,锻造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坚强领导核心;创造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的理论谱系,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党的理论创造力;构筑起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显示出党的崇高精神世界和强大精神力量。这三个谱系彼此联系、相互交织,既是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党成功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2.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中国共产党长达百年的伟大斗争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锻造了伟大的中国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敢于有梦、勇于逐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而奋斗终生.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伟大中国精神,集中体现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与精神品格.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重新回顾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发展的百年历程,剖析我党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传承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征程中,沉淀生成了彰显恢弘精神伟力的党的红色精神谱系。将党的红色精神谱系融入高校课程教育教学、校园文化打造、网络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有助于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筑牢信仰之基,从而为培育时代新人汇聚磅礴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铸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了优良的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几千年积淀和传承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凝练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化生为一种注重现实的入世精神,积淀为一种厚德载物的中华美德,铸就为一种有为无为辩证统一的处事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在精神标识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是一位实现了教育家精神和改革家实践耦合发展的大先生,是“革命的教育家”和“教育家的革命”的典范。在投身平民教育运动之前,他业已在我国高等教育革新方面做出了若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包括力主首开“女禁”,开辟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新天地;首倡“教学法”,以“学”为中心引领全国;引进“选科制”,拉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大幕;创办“暑期学校”,发出以教育改造社会之嚆矢。除了大爱、奉献、创造、求真这“四种精神”之外,“平等精神”也在陶行知精神图谱上占有重要位置,因为他主张师生平等、男女平等;呼吁教学相长,“教”“学”平等;倡导知行合一,“劳力”与“劳心”平等;追求“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近代寻求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别山精神是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和价值的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直接体现。大别山精神的形成贯穿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在建党、建军、建国历程中占据了重要地缘和政治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大别山精神研究必须进一步厘清十个问题,建立健全鄂豫皖三省一体化研究体系机制,才能凝炼概括好最大公约数的大别山精神内涵,向国家级革命精神谱系研究平台迈进。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卓越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是全中国教师的师德楷模和全国人民的道德榜样。陶行知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思想理论以及奋斗经历,形成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行知精神。行知精神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和价值,是实现立德树人的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就生成逻辑而言,其生成的现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伟大实践,思想指引是兼具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根基则是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有助于我们从形成源泉与主要因素等视角,抓主因、承主脉、理主线,在新时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更好继承弘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青春密码与基因图谱,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创造千秋伟业的精神动力源与价值牵引源。从纵向流变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谱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建设谱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谱系,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复兴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展现演进赓续的清晰理路与宏大叙事;从内在机制看,百年精神谱系一脉相承、交融互通的共生特质在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特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求真特质,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特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进取特质,不怕牺牲、无私忘我的奉献特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为民特质;从实践路径看,置身新时代时空场域,面对新的时空场景,破解新征程的“时代三问”,应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为首要任务,以践行初心使命、培固精神之本为根本途径,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涵养精神之魂为重中之重,以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把牢精神之舵为重要保障,弘扬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相似文献   

2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将教育家精神融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程,有必要在行业比较中深入理解教育的特殊要求、体会教育家精神的实质;明确所有教师都需要学习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而教育干部尤其是校长和局长们最应率先垂范、作出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教育干部作为重要推动者和组织者,要加强自身修炼,以找到具体的榜样、秉承躬行的态度、树立自我超越的志向和决心为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