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经济报围绕“新时期江苏精神”策划推出的财经新闻专栏“知本传奇”,获评2012年度江苏省报纸新闻专栏二等奖。这是江苏经济报坚持为全省中小企业服务的办报宗旨,深人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用微观视角反映宏观趋势以增强报纸可读性的采编思路的成功尝试。“知本传奇”新闻栏目不仅成为江苏经济报提高新闻采写质量、提升办报水平的载体,也体现了这张江苏省唯一的省级综合类经济日报的财经专业眼光和新闻职业敏感。“新时期江苏精神”指明新闻报道方向。倡导创业、创新、创优,追求争先、领先、率先。唱响经济社会发展主流旋律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06,(1):F0002-F0002
江苏经济台是开播十三年的江苏主流媒体,在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尤其是过去五年来,江苏经济台保持着每年45%以上的高增长率,经营创收从五年前的500多万到今年的2100多万;在中国经济广播综合实力排行榜上,江苏经济台从五年前的第十四位昂首进入全国前三甲。江苏经济台旗下的调频937开播于2002年,栉风沐雨,历经三年,精确锁定南京一小时都市圈的广大听众,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都市调频广播。为更好地服务听众,江苏经济台调频937对定位做进一步战略调整,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江苏经济台前瞻性地提出全国第一个以“居家”为核…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就是找故事,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他的《找故事的艺术》一书中如是阐述道。实践证明,往往用讲述发生在人物身上故事的方法,能让枯燥乏味的经济报道显得生动。2008年,一个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的专栏——“普通人的经济生活”获得了“中国地市报好专栏”一等奖的荣誉,这个荣誉的获得,既是对该专栏开办6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经济专栏“平民化、故事化”编排手法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有困难全力相助,有投诉必有回音”,江苏有线电视台的“新闻110”专栏推出“承诺制”。“新闻110”是江苏有线电视台新闻节目《星网传播》的子栏目,是一个群众投诉专栏,每天都有。1998年7月“新闻110”正式开播时,便提出了“有困难全力相助,有投诉必有回音”的承诺。栏目的新闻线索全部来自于老百  相似文献   

5.
地市级党报的新闻宣传,经济报道是一条短腿,其中最软的地方是深度报道上不去。如何在宏观、中观、微观经济之间开通一条“新干线”,从而实现地方经济报道的新突破,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2001年,我提议在《常德日报》一版开设一个经济深度报道专栏——“经济新干线”。近两年时间,该专栏发表文章达50余篇,文章紧紧抓住本地重大经济活动、突出的经济现象报道,文章有叙有议,有新闻,也有思想,  相似文献   

6.
张超 《新闻前哨》2007,(9):68-6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地发展,很多经济现象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经济”一词如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经济新闻也越发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报纸、电视,到网络,纷纷开辟经济专刊专版专栏,开办经济频道,足见经济新闻在媒体新闻报道中所占据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09,(3):19-22
今年是全国上下抗击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参加江苏团审议时指出,“江苏能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全国大局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江苏省委省改府的工作重心,从年初开始,江苏广播围绕中心工作,针对“保增长、促民生、保稳定”这一主题,集中骨干力量进行策划,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江苏网推出了大型新闻行动《信心江苏》。这次行动规模大、气势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闻枯燥、生硬、记者不好写,读者不爱看。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新闻成为近年来新闻改革创新的课题。怎样才能写好经济新闻,让百姓爱看、大众接受呢?笔者认为,将经济新闻“民生化”就是一条创新的可行之路。 把经济领域中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作为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目前,经济新闻作存在着一般化,唱“四季歌”,就生产论生产等问题,通讯员迫切需要在经济新闻写作上得到指导。建议《新闻爱好者》能开辟“经济新闻讲座”专栏,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尽管“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新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新闻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达到了传播效果。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字“贵族化”,无形中将芸芸众生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1.
徐小婷 《新闻窗》2010,(6):91-91
经济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经济新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它在电视台新闻节目及报纸中所占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新闻写作工作中,经济报道比较难写,经济新闻常常会写成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鸡肋”。写好经济新闻成了当今时代新闻媒体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张晓博 《新闻三昧》2008,(10):31-32
有人说经济新闻乏味,是因为色给读者留下的是一个个专业术语,一串串呆板、枯燥的数字;年复一年的“冬运生产开门红”、“首季”、“半年”、“全年”几个时段的成绩快报。经济报道很难活起来,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经济报道难,难在其工作性、综合性、专业性上。实践证明,好的经济新闻必须要讲究创新。  相似文献   

13.
钱飞  王晖 《视听界》2011,(4):51-52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电视频道都有自己的品牌策略,如湖南卫视是“以娱乐、资讯为主的综合频道”,云南卫视是“浪漫人文地理频道”、甘肃卫视是“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天津卫视是“钻石品质、浪漫生活”、安徽卫视是“电视剧卖场”、湖北卫视是“公益频道”。2010年初,江苏卫视频道品牌定位从“情感”升级为“幸福”,并提出“情感世界,幸福中国”的品牌口号。  相似文献   

14.
封葑 《记者摇篮》2010,(8):20-21
何为经济新闻?由于审视的角度不同,说法也就各种各样。《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定义:“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经济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吕祥峰 《新闻世界》2013,(10):25-26
写好经济通讯,必须跳出新闻写作方式,大胆借鉴文学写作手法,简而言之,就是做到经济通讯写作的“通俗化”、“故事化”和“散文化”,让经济通讯“站起来”、“活起来”和“靓起来”。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闻乏味,是因为它给读者留下的是一个个专业术语,一串串呆板、枯燥的数字;尤其是有些企业报年复一年的“生产开门红”、“首季”、“半年”、“全年”几个时段的成绩快报,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经济报道难,难在其工作性、综合性、专业性上。实践证明,好的经济新闻必须要讲究创新。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经济新闻若做得过硬,会就远离受众。去年以来,嘉兴市广电集团新闻频道推出“穿越转型之痛”和“经营之道”、“腾退的智慧”等主题性系列经济报道,力求从百姓角度,用讲故事的手法,软化经济新闻,实现经济新闻社会化。其中以展示企业先进经营理念、揭示企业转型之策为主题的“经营之道”专栏,累计播发新闻50多篇,因主题鲜明、语言平实,小切口大道理,得到受众尤其是企业界朋友的好评。 一、深化主题,提升经济新闻的鲜明度 从百姓视角确立经济新闻主题,就是要以一种平民意识、眼光和态度来选择新闻主题,通过对复杂经济问题的简单化、通俗化、平民化处理,使经济报道既能以深刻的内涵、更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受众所接受。这要求记者不仅具有丰富而深厚的专业知识,洞察分析微观经济的能力,而且能从大量的经济活动中挖掘出最具价值的经济信息,提炼出符合百姓审美情趣的新闻主题。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在美国开办的《中国江苏》电视专栏节目于当地时间十一日二十二时在纽约中文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江苏省电视节目以专栏方式定期进入美国华人社会的第一个渠道。《中国江苏》是一个综合性电视栏目,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9.
李皓 《记者摇篮》2004,(8):26-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丰富生活、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媒体中的旅游专版、专刊、专栏正是为了适应读者需求面而不断“扩张”。如《大连晚报》每周设置4~8个专版,全称《大连晚报·大旅游》专刊,它使整个报纸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作为经济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新闻、社会新  相似文献   

20.
经济报道难写,研究经济报道的论文也难写。此文却不同一般,文章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讲了写好写活经济报道的4条经验:①扑下身子找“故事”;②既见经济又见人;③“无新闻”处挖新闻;④引人入胜方出手。没有较为丰富的采写经验,没有对新闻实践的思考和概括,是难以写出这样读来津津有味的论文的。我们向作者表示感谢。《经济报道纵横谈》专栏尤其欢迎像这样来自一线、内容生动鲜活的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