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学习中的认知风格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知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方式,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感知和思维等方面。不同的认知风格各有自己的特点,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其独特性。对于学习者来说,了解和分析自身的认知风格,学会使用并制定相应的元认知策略针对自身认知风格的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整合自身语言学习过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A0):77-78
近年来,英语口语教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尤其表现在对学习者认知风格的研究上。认知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方式,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感知和思维等方面。不同的认知风格有自己的特点,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认知风格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论题之一,是个体认知活动中偏爱的信息加工处理方式。而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则是认知风格的核心,它构成了认知风格的理论框架,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且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呈有意义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同。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认知风格的几种定义,然后对其分类进行了描述,最后又简单指出了其对教学上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单正婷 《辅导员》2014,(8):93-93,101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指个体面对情境时,经南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因素,在外显行为上所表现的习惯性特征。认知风格的分类有很多,其中场依存认知方式与场独立认知方式是两种典型的认知风格。具有场依存型风格的人,对事物的认知加工倾向于以外部信息为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中,认知风格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作为两种认知风格,要求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相匹配,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和陆钦斯的量水问题对中学生的认知风格和思维定势作了调查,并探究了认知风格和思维定势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学女生的场独立性显著高于男生,认知风格的年级差异不显著;定势现象也存在性别差异,且有随年级增加的趋势;初中生定势效应的认知风格差异性不显著,高中生场依存性者定势现象显著多于场独立性者。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认知风格特点及其对英语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地域、不同水平高中学生认知风格具有一定的差异,高中生认知风格对其英语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不同认知风格维度对不同中学高中生在英语成绩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外语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及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风格作为学习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学习策略是外语学习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的相关程度,认知风格对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有无影响及何种影响,同时了解当代中国学生的认知风格的分布和学习策略使用的特点和变化。研究表明,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有一定联系,认知风格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综合型认知风格是对学习者选择学习策略的影响最大的认知风格。  相似文献   

10.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是影响口译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认知风格研究则是个体差异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汉英口译任务中表现更佳,而分析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英汉口译任务中更有优势。在口译教学或口译训练中对于不同方向的口译任务应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其认知风格,才能有效提高其整体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许多教师认同探究教学观念,但缺少相应的探究教学行为。通过大样本调查发现,教师持有的探究教学观念分为陈述性观念、条件和程序性观念、探究教学经验图式三种形式。其中当探究教学观念仅为陈述性观念时,很难转变为教学行为,当教师持有的探究教学观念达到经验图式时,最容易产生相应的教学行为。另外,探究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除经验图式丰富外,其陈述性观念、条件和程序性观念也更倾向于将探究价值定位于促进学生学科方法能力的发展和促进科学素养发展,倾向于关注探究教学的思维性特征和论证性特征,以及以思维活动作为开放性教学环节的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2.
学习风格是学生个性化差异因素之一,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持久性的并具有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高职学生主要学习风格为视觉型和动手型。同时也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性别差异,并对高职教学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斯腾伯格思维风格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风格就是指人们较为喜欢用某种方式来进行思维。斯腾伯格的心理自我管理理论是一种描述风格的理论,在他的理论中按照5个维度共划分了13种思维风格。斯腾伯格给出了测量思维风格的工具——思维风格问卷,中国学者也对其作了一定的修订。斯腾伯格的心理自我管理理论中所提出的思维风格与格里戈雷科提出的三种中心均有相关,思维风格与思维模型的相关体现了它具有认知中心的特点;思维风格与人格的相关体现了它的人格中心的特点;思维风格与学业成绩的相关体现了它的行为中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对远程学习者情况的分析日益重要。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本质地反映了学习者应采用的学习方式,也影响着远程教学活动和材料的设计,因此对远程学习者认知风格的研究相当重要。本研究通过开发认知风格的测试工具,对远程学习者进行整群抽样测试,得出测试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确认远程学习者认知风格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The characteristic profile of Millennial Generation students, driving many educational reforms, can be challenged by research in a number of fields including cognition, learning style, neurology, and psychology. Thi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aggregate view of the Millennial student may be less than accurate. Statistics show that Millennial students are considerably diverse in backgrounds, personalities, and learning styles. Data are presented regarding technological predilection, multitasking, reading, critical thinking, professional behaviors, and learning styles, which indicate that students in the Millennial Generation may not be as homogenous in fundamental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ttitudes as is regularly proposed. Although their common character trai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 no available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these traits impact their fundamental process of learning. Many curricular strategi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address alleged changes in the manner by which Millennial students learn. None has clearly shown superior outcomes in academic accomplishments or developing expertise for graduating students and concerns persist related to the successful engagement of Millennial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Four factors for consideration in general curricular design are proposed to address student engagement and optim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for 21st century learners.  相似文献   

16.
从90年代中期开始,当中国第五代导演光彩渐隐之际,一批更为年轻,被称为第六代的导演,以其个性化的叙述方式和片断化的感觉风格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创作群体。多年电影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得他们一拍片就造就了独特的影像风格——“影像魅力远胜于形象魅力”。在其充满“隐喻”的简约电影风格中,我们既看到了第六代导演的过人之处,也看到了他们不尽成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藏族作为生活于高原的民族,具有与高原环境相适宜的独特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但与此相应,藏族的心理特征及由此所决定的认知事物的方式是否也同样打下了与高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烙印呢?因以往的相关研究不多,人们所知甚少。为此,笔者采用认知风格测验量表,对西藏三个藏族村寨共135位年龄在18岁以上的藏族成年人进行了认知风格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被调查的藏族成年人的总体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并且女性的独立性强于男性;(2)认知风格与生产方式及个体生活的海拔高度均密切相关;(3)认知风格成为一个地域生态和文化之间的媒介。  相似文献   

18.
《二十四诗品》以四言诗的形式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二十四种不同形态的风格之美。其中的《沉著》品从人物行动及周围环境的描写中表达出一种深沉执着的思念之情,并且阐述了这种情感在诗中的表达技巧。《沉著》继承了贯穿《二十四诗品》超越世俗的倾向,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最终指向的是属于现实人生的思念之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人间情感的执着相互交织,形成了《沉著》品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9.
语言风格是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所形成的诸特点的综合表现,任何语言风格都要通过物质材料来体现,这些物质材料就是语言风格的表达手段。研究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中存在的风格手段,有助于对语言风格的认识,有助于揭示如何以语言要素为表达手段去构建鲜明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0.
士风是指当代士人的精神风尚。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必然会受到当代士风的影响。建安士风对建安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社会上的重文风尚为诗歌创作的繁荣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其二,建安士人的济世情怀是形成慷慨悲凉诗风的重要原因;其三,建安士人的个体自觉意识使诗歌形成了总体特色下纷繁多样的创作个性;其四,建安士人怡情悦性的生活观使诗歌的审美属性得以强化,创作趋向华美精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