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气象档案是各地气象要素、天气气候状况及变化的客观记录.具有时间性、区域性和连续性的气象观测原始记录数据、图像及其加工分析产品,是区域气候变化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基础信息资源.由于气象部门较早建立档案资料管理机构,明确提出气象档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定期汇交"的管理原则,如今,国家和省级气象档案馆都保存有我国近代一百多年来气象台站的原始气象观测记录档案和不同时期出版的气象资料,以及建国后形成的各种种类和载体形式气象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提出的"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制度"工作要求,确保档案信息安全,近日,河北省档案馆将2006年至2013年间,涉及81个全宗、82267卷、共1065万页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原文数据1.26T、机读目录8G,以光盘和硬盘为存储载体移交省档案馆平山战备后库异地保存。此次移交的备份数据包括光盘142盘,硬盘2块,交接双方对备份数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封存处理。  相似文献   

3.
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是国家综合档案馆"五位一体"的功能之一.本文对国家综合档案馆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目前存在的宏观层面缺乏制度指导、档案数据增加对数据备份策略的影响、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撑等问题,提出国家档案局及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规范和细则;灵活运用多种数据备份策略;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较少投入的备份方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丹 《兰台世界》2007,(11S):36-36
计算机硬件故障、软件缺陷、人员误操怍、破坏性病毒、自然灾害、人为偷窃和恶意攻击等都会造成数据灾难,档案数据摩备份,其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数据库恢复,完善的数据库备份是数据灾难发生后起死回生的关键。因此,制定完善的档案数据库备份策略是档案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下面笔者就档案数据库管理工作中的体会谈一谈数据库备份策略的制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档案数据的备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影绘 《中国档案》2004,(10):46-46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普及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以及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数字化后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这些数据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如果遭到破坏,就会给国家及档案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数据是资产,备份最重要”,及时有效的备份是保证档案数据安全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档案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数据备份是保护数据的有力措施,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档案数据备份方法,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一、增强档案数据安全备份风险意识1.影响档案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威胁档案数据安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灾、雷电、洪水、飓风;二是犯罪,包括盗窃,故意破  相似文献   

8.
企业档案鉴定工作迫在眉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企业档案存在的问题 企业档案的鉴定工作是企业档案业务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多年来,企业档案部门一直奉守着"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的原则,确定保管期限时也恪守"宁长勿短"的准则,这样长年累月积累的结果,造成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前档案数据检测与备份工作存在思想不重视、流程不明确等问题,指出了档案数据检测与备份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根据自身实践提出了做好这两项工作在范围、时间、方法、策略上的应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的两至三所高校档案备份联建体系的构建,对解决高校纸质和数据档案的保护问题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且成本较低,可行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和故障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如系统瘫痪、数据丢失、业务中断).上述现象的发生,增强了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建立容灾备份系统的重视程度.为了保障信息资料的安全,保证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必须对其业务系统进行容灾备份.  相似文献   

12.
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一项全局性、长效性的工作.各级档案登记备份中心是具体实施登记备份日常工作的主体,它的主要职责是:受理各单位的登记备份相关表格、材料和数据,办理有关审核、反馈等手续;对各单位的登记备份数据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并借助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档案数据的原始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形成单位发生档案安全事故、真实性纠纷等情况时,经形成单位申请,提供档案数据恢复和可靠性认证服务.  相似文献   

13.
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文化财富,确保档案信息的齐全完整,是档案工作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档案灾难备份工作作为确保档案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十分重要和有必要的.通过对中美档案灾难备份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目前档案灾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档案灾难备份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李莉 《北京档案》2016,(11):27-28
数字档案异地异质备份是保护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方法,是建设"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必要手段.数字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工作要坚持安全、稳定、通用、智能等四项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着重采取顶层设计,建立国家备份体系;统筹协调,建立长效机制;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工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宁海县房地产管理处开始着手房产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已登记的产权档案资料全部进行数码影像微缩存储,实现了"图房证档"同步联查的档案查询功能;2005年,"一库二网三系统"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房产档案生成计算机辅助管理,建立了网络化的房产档案处理流程和管理体系,并开展了房产档案数据的备份工作,以磁盘形式同步备份业务系统数据;2006年,对网络系统设备和软件进行了添置和升级;2010年实现了房产数字档案定期向县档案登记备份中心登记备份.目前,已备份房产档案目录数据库16万多条,档案数字化成果100多万页.本文就房产档案备份工作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从四川地震看电子档案信息的容灾与备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汶川地震给全国的档案界敲响了警钟.大量纸质档案损毁造成了档案信息的丢失.如果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容易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那么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我们却可以在灾难发生前通过对档案业务系统及档案数据的容灾备份,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档案备份的概念出发,阐释了档案备份的目的和功能,辨析了档案备份的各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应构建以档案备份登记制度为中心,以异质备份、异地备份、云备份为手段的档案备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备份是防范风险、维护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综合档案馆进行备份介质选型时,存在选型要素研究零散、介质管理动态性强、备份数据分级策略不清等问题。论文在分析备份介质技术基础与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对选型要素进行多来源的全面收集和重新聚类,构建了涵盖介质、管理、对象三个维度的选型要素整合框架,有助于综合档案馆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备份介质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三个体系"建设、实施"三大战略"的创新举措,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强调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从政策制定、宣传发动、资金保障、人员配备、技术支撑、业务指导、强化考核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全省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厅字[2009]39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浙委办[2009]140号,以下简称省"两办"<通知>),全面推进全省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以下简称"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