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铁建设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水始终是暗挖隧道矿山法施工的第一大害,其中软弱地质、喀斯特地质、破碎带尤甚。主要表现为:大量失水会造成地下水资源浪费、诱发地陷、高层建筑失稳、路面沉降等灾害发生。由于地质情况、地下管网状态、地面构筑物质量和基础等千差万别、错综复杂,现在仍然没有成熟的处理办法,通过对青岛地铁三号线五四广场至江西路区间隧道突发涌水处理和拱顶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及治理,得出涌水治理突出"封闭周边、集中堵截、先弱后强,刚柔结合"的原则,需要采取注特殊浆液的方法整治地铁暗挖区间隧道的渗漏水。并由此想到加强"防水为主,排水为辅"专业设计,地铁施工是否可以一并增做城市泄洪隧道,完善排水系统,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铁区间隧道经常会发生渗漏,引起地铁设备的锈蚀,导致地铁区隧道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危及地铁行车安全,因而地铁区间防水是开发地下工程的重难点。本文介绍国内外地铁区隧道建设的现状和防水施工技术情况,并就地铁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盾构防水堵漏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盾构隧道漏水的原因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刘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231+153-231,153
分析了天津地铁西站枢纽隧道区间渗漏水原因,介绍了隧道盾构环、结构变形缝、二次浇注施工缝、混凝土龟裂缝的渗漏水治理的施工工艺和堵漏材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城市地铁作为城市中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有效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当中,地铁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地铁的修建过程中,区间隧道施工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由于区间隧道施工会受到地上建筑、交通、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区间隧道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区间隧道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基于此点,本文就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地铁隧道区间不断在近海岸开工建设,由于近海岸地层以淤泥质黏土为主,如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明挖基坑垮塌。为此,依托深圳地铁在建明挖地铁隧道区间基坑工程,采用数值计算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在建隧道区间基坑周边复杂环境,重点研究了淤泥质黏土地层对基坑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深圳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为背景,从管片拼装、管片的渗漏水及破损原因进行认真的总结分析,并在施工中总结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盾构法隧道施工中过程质量控制,提高管片拼装施工精度。本文突出了盾构施工中管片拼装时的管片错台及渗漏水产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依赖于可靠的基础设施。在此形势影响下,结合可靠的施工技术,加强地铁新线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地铁后期正常的投入使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地铁既有线下穿二衬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出符合工程建设需要的沉降控制标准,采取可靠的支护结构提高下穿地铁既有线二衬施工质量,实现地铁既有新线区间效益最大化的建设目标。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地铁新线区间隧道环境下的下穿地铁既有线的二衬施工进行必要地探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对交通建设的加大投入,城市地铁建设遇到机遇,城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也迅猛发展。本文针对成都地铁4号线与规划中的17号线盾构区间在砂卵石地层近距离交叉加固技术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新建地铁线路穿越既有线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施工对既有线隧道结构形状的位移变化数据和信息,为及时判断隧道结构对地铁运营安全提供依据.本文以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山口站一区庄站盾构区间下穿地铁一号线东山口过街隧道的自动监测为例,介绍了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地铁隧道内的全自动变形监测方法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在地铁暗挖隧道施工中,受复杂地质结构带来的施工干扰,施工需要更高水平的安全技术措施。结合西安地铁三号线太-吉区间隧道施工,简述地铁穿越地裂缝浅埋隧道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地铁区间隧道下穿古建筑群为实例,简单研究了在硬岩地区采用微振爆破技术开挖地铁隧道的明显优势、施工工法以及工艺,阐述了地铁隧道开挖方案以及爆破振动控制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软土富水地层中,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隧道,出现隧道上浮现象,然隧道上浮易造成管片错台、错缝、渗漏水及破碎,因此控制隧道上浮至关重要。以下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巨峰路~杨高北路站区间隧道上浮控制经验,重点探讨软土富水地层中盾构隧道上浮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钢立 《内江科技》2007,28(7):105-106
介绍深圳地铁区间隧道冻结止水帷幕施工技术,并对技术成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明镜 《中国科技纵横》2010,(9):125-125,123
渗漏水病害是公路隧道存在最为广泛的病害,因此有效的治理方法是值得关注的。文章通过对隧道渗漏水危害与以及出现病害的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公路隧道渗漏水预防整治方法,为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铁二号线某区间中的DK13 990~DK14 180为喇叭口隧道施工段,该段隧道断面变换次数多,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在广州地铁一、二号线中属首例设计,尚没有较系统的施工技术和成熟的施工经验,本文重点介绍该区间断面转换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简单介绍我国铁路隧道渗漏水的基本情况、主要危害和主要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对隧道渗漏水原因的分析及分类,提出了做好隧道渗漏水综合治理的主要原则及设计要求,介绍了单组分遇水膨胀型防水密封胶的研制情况和主要性能,并就做好隧道渗漏水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依托深圳地铁7号线车公庙~上沙站区间隧道在滨河大道段重叠隧道施工工程,以工程地质与水文特征分析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重叠段施工难点,提出了地铁隧道重叠段盾构法施工关键技术,为深圳地铁建设提供了重要工程案例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余珏 《中国科技纵横》2010,(14):194-194,166
本文以南方某城市地铁线路为例,对不同时刻、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地铁系统环境温度、行车对数、客流等对区间环境影响较大的要素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SES程序的模拟计算结果,得出了车站隧道排风系统各种工况下的节能运行策略及其节能效果。对今后地铁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站是地铁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地铁车站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直接关系着人们使用地铁的真实感受。而渗漏水则是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将渗漏水处理好,它会对地铁车站的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带给人们不好的体验感受。因此,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渗漏水问题作为一个主要的问题进行处理。首先对地铁车站防水工程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其次分析了引起地铁车站渗漏水问题的主要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渗漏水防治技术是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目前相关公路隧道的防渗漏水的工程施工应用情况,分析了隧道渗漏水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不同渗漏形式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为公路隧道渗漏水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