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布局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布局进行分析,探讨天津市竞技体育发展及备战第12届全运会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1)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中排球、网球、水球、击剑、沙滩排球、武术套路、跳水、柔道、游泳、自行车10个项目为比较优势项目;(2)比较潜优势项目有足球、乒乓球、体操、举重、跆拳道、田径6个项目;(3)保持比较优势项目竞争实力,提升比较潜优势项目竞争实力,结合项目特点,实现男女项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天津市12运会竞赛目标的实现及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实证分析、数理统计和帕雷托截集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山东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现状,认为山东省应在稳定优势项目的前提下,着力发展潜优势项目,使潜优势转变成优势,要跟国家竞技体育的步伐一致;运用"点对点"策略,加强潜优势小项目的发展;投入倾斜、潜优势项目的"小灶策略";确定山东省潜优势项目发展理念。这样才能实现山东省"体育强省"的宏伟目标和推动整个体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法,以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结合权重的方法,探讨影响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影响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因子有人力资源因子、经济科研因子和管理制度因子.其中教练员素质和能力、后备人才数量质量、教练员运动员事业心、经费投入、科研支持、奖励机制和项目布局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提出促进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实证分析、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的现状,探究影响和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提出创新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完善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的科技支撑体系等促进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强国的战略出发,根据第二十三届到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队所取得的成绩,对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以及其它项目做出了整理与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优化竞技体育项目格局,实现均衡发展;完善与创新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竞技体育"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创建"三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效仿国外足球的"拉玛西亚青训营"的运作模式;稳步推进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向"院校化"深化,省域普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就肩负起我国竞技体育强国之梦想的艰巨任务.本文以宁夏普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个案,进行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探究,以期提高竞技体育资源利用率,从而使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提出主要改革策略为:(1)提升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生招收条件;(2)由可自选专业改为只限定体育专业;(3)体育教师兼职教练改为教练员队伍专职化;(4)管理制度精细化;(5)职能部门监管与评价工作经常化.  相似文献   

7.
奥运战略视角下全运会竞赛制度改革的成效与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奥运战略视角出发,分析全运会竞赛制度改革的成效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的建议,同进引发一定的思考.认为(1)举办时间的改革为运动员竞技状态调整、多数项目奥运后备人才选拔和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延长创造了时间上的条件;(2)全运会项目设置改革确保了有限资源的集中配置,促进了我国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和保持,非奥项目新的生存方式为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了经验;(3)代表资格改革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予更多优秀运动员以参赛机会,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4)计分方法的改革促进了人才交流和三大球项目的发展,并对地方竞技体育工作起着积极导向作用.据此提出,(1)全运会举办时间要因项而异;(2)根据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和其社会效益,对全运会项目进行裁减;(3)对运动员、运动项目的交流数量予一定限制,并适当延长交流年限;(4)加大运动员培养单位成绩获得比例,成绩分配比例与运动员交流年限挂钩,同时加大奥运成绩的带入力度,促进"两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新疆竞技体育项目的设置和布局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新疆优势项目为拳击、马术、射箭;潜优势项目为沙滩排球、跆拳道、田径、摔跤;开拓发展项目为射击、散打、自行车、速滑,并找出管理体制、经费科研、人力资源和后勤保障四大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战略构想:以期待为新疆的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竞技体育优势及潜优势运动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据此提出了保持和提升其项目群竞赛成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主要观点是:第一,天津市目前潜优势项目与优势项目之间整体实力相差较大,同场对抗性项目竞争实力有待加强;第二.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优势与潜优势项目有效衔接是当前困扰天津市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第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适度调整优势及潜优势运动项目的结构布局,加快推行"科训医一体化"模式的步伐,确保天津市"金牌战略"预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对河北省优势、潜优势运动项目进行了再认识,在对竞技能力本质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的概念,分析研究了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的内涵,并将综合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划分为竞技潜能、竞技势能、团队效能、团队智能、环境制能.从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认识河北省优势、潜优势运动项目的综合竞技能力,为河北省的竞技体育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