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今天的报告,我想先从清华大学讲起.一来从清华大学的角度说,非常感谢南开中学长期以来每年都输送很多优秀的学子到清华去.二来历史上南开和清华的渊源很深,南开的张伯苓校长,最早在清华学校刚成立的时候,曾经兼任过教务长;南开中学的毕业生,曾有三位做过清华大学的校长.再有,下一步我们要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进一步推进南开中学教育改革,这项教育改革将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学改革与大学改革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我介绍清华大学的情况,可能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话语     
《天津教育》2011,(12):3-3
南开培养了我,南开是我心里的一块圣地,我是爱南开的。过去如此,现在依旧。而且愈发强烈。南开精神像一盏明灯,始终照亮着每一个南开人前进的道路。我愿同师生们一起奋斗,做一个无愧于南开的南开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天津市委、市政府“再建几所南开、耀华”决策的实施,短短两年时间,天津的示范校建设工程已在津城遍地开花,引来国内外教育界的好评如潮。作为示范校工程的“样板校”之一,南开中学的办学特色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春风和煦的一天,记者走进了百年学府南开园,聆听了这所学校历史上的第六任校长康岫岩的一席谈。谈起南开中学的历史,康校长可谓如数家珍。南开中学是百年老校,从南开校园中走出的不仅有周恩来这样的历史伟人,还有一大批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南开中学的历史积淀无疑是深厚的,那么她的办学精华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八年九月,我开始担任南开中学初一·三班班主任,两年来一直未离开这个班。三班是个女生班,共有四十九人。记得她们刚进学校时,大都有一种盲目的光荣和自豪感,认为自己是择优录取来的,进了南开  相似文献   

5.
冯正中词的成就及其承前启后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才对我的介绍我感到非常惶恐,实在不敢当。我自己在海外多年,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海外,在我们亚洲学系教古典文学诗歌的,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师友可以收到切磋的效益。所以多年来我是很孤陋寡闻的。我从七九年回来,曾经在南开跟北大  相似文献   

6.
我1929年到1940年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学习。那些年的南开生活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影响了我一生。那时,我家七个兄弟姐妹,有两个上了南开小学,四个上了南开中学,后来有两个又上了南开大学。这种一家里有很多人在南开上过学的,在当时被称为南开世家。我哥哥大我12岁,他跟张伯苓校长的二儿子是同班同学,他们关系非常好。  相似文献   

7.
我来到南开的时候,南开已经是年近八十的老人了。曾经历日寇毁坏的南开,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似乎只有思源堂一处。南开几经沧桑,容颜数改,但南开的精神始终不灭。  相似文献   

8.
我1929年到1940年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学习。那些年的南开生活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影响了我一生。那时,我家七个兄弟姐妹,有两个上了南开小学,四个上了南开中学,后来有两个又上了南开大学。这种一家里有很多人在南开上过学的,在当时被称为"南开世家"。我哥哥大我l2岁,他跟张伯苓校长的二儿子是同  相似文献   

9.
数学界50年来有一个一直未曾破解的难题———关于六维球面上复结构的问题。2004年10月29日,也就是陈省身先生93岁生日的第二天,陈老公布了对这个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连陈老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没想到这篇论文会成为陈老一生数学研究的最后乐章。南开大学的人说,他当时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告诉我们:“我终于用了很长时间把这个数学题做完了,我把稿子给美国数学杂志投出去了。”高兴得手舞足蹈。34天之后,2004年12月3日19时14分,一颗天才的数学之心永远停止了跳动。从19岁时南开毕业走出去,到89岁时叶落归根回到南开,陈省身的几何人生画了一个完…  相似文献   

10.
南开学校的话剧活动始于1908年,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前夕。南开新剧团是我国话剧史上历史最长久的一个业余话剧团体。四十年来,编演了大批剧目,造就了一批闻名中外的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周恩来总理在世的时候,一直关心以南开为发祥地的北方早期话剧史的研究。1959年,在纪念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的时候,周总理邀请当年在南开读书的同学开茶话会,一起回忆南开早期的戏剧活动。其后,嘱咐著名戏剧家曹禺同志,写中国话剧史,“要把天津和北方各地早期的话剧活动写上去”。并要求搜集这方面的史料。  相似文献   

11.
1922年,我10岁,在老家辽宁昌图县立小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便由我在天津南开读书的两个哥哥带我和三哥到天津上学。本来也想考入南开中学的,但哥哥们商议,认为县立小学程度差,先补习一下再考,后来又商议,汇文中学比南开容易考,就报考汇文,免得考不上南开白白蒙受一次打  相似文献   

12.
从南开中学毕业已经四十几年了。每当提笔为文或读稿翻书时,自然还会想起我的母校。特别是看到现在的中学生开夜车准备考试,也常常联想到南开的教育。当然,南开校长张伯苓先生得说是个资产阶级教育家,但是,他的办学方法的确可以称为独树一帜。我不懂教育,也不能评论教育。只作为一个南开学生,拾起我四十几年前的记忆,供今天的教育家们看一看而已。南开中学当时号称办得好,学生考上大学的比率也最高。按一般说法,办得好就是功课严、紧。但是我回忆当年,倒并没有那种天天拼命赶功课的印象。我的数学最坏,毕业时只是勉强及格,但是平时也没有那么多  相似文献   

13.
张伯苓校长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半个世纪,然而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依然和我们在一起.在纪念校长逝世50周年的日子里,他60年前一次讲话的声音仍然在我的耳边回响.我是1941年秋季考进重庆南开中学的.那一年的开学典礼由张伯苓校长亲自主持.他的讲话从“我为什么办南开“讲起,申论南开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得好“十年磨一剑”,真正能够在战场上劈杀的宝剑尚需十年的磨砺,更何况一个要面对广大用户群的产品,更需反复的锤炼。以“产品代表人品,服务永无止境”为宗旨的南开太阳产品代表着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南开太阳精神。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在用自己的整个身心磨砺着南开太阳这把“宝剑”。南开太阳的研发者们更是沿着先辈的足迹努力开拓、追求着共同的理想。南开太阳餐厅管理系统至今已升级了18版,其2.56A版诞生于1996年5月,它继承了1.28版的功能特性,并将单机负载能力提高到256台。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南开太阳餐厅管理系统已由2.56A版发展到256M版。版本的升级凝聚了开发者的智慧,更吸取了广大用户宝贵的使用经验。软件在不断升级,但我们的原则一直没有变。第一:不断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二:尽量满足用户的需要。我们从没有为了  相似文献   

15.
不忘校风     
我的办公室窗外是南开中学的南楼(范荪楼)。每当我向外瞧的时候,大门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周恩来总理的题词“我是爱南开的”便映入我的眼帘。此时,便常常想起周总理的谆谆教导:“不忘校风”。我想,“南开”所以他值得爱,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她具有优良的校风,这也是教育家张伯苓治理学校的重要一招吧。校风是一个学校师生所表现出的集体性的比较稳定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反映着学校某些优良的传统和特点。它具体表现在领导干部的作风、教师  相似文献   

16.
一1951年我从南开历史系毕业,任助教。当年系主任是吴廷璆,第二年改为郑天挺,吴先生到学校任总务长。在吴、郑两位师长的栽培下,我开始执教鞭。我很喜爱这一职业,中学时读韩愈的《师说》,其中讲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就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相似文献   

17.
南开中学参与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南开中学始创于1904年,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和张伯苓创办。197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学。一百多年来,在一代代南开人的辛勤耕耘下,百年南开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果,积淀了丰富的学校文化。南开桃李广植,享誉海内外。深受人民爱戴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和现任总理温家宝均在南开度过了中学时代: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刘东生等57名两院院士从南开园走出:曹禺、周汝昌等从南开走上文学、艺术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鲁人 《师道》2004,(7):60-62
“渤海之滨,白河之畔,巍巍我南开精神……”从私立时期的南开学堂到如今日新月异的南开中学,一代又一代南开人聆听着这首校歌成长,这首歌曲见证了百年南开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悠扬动听又饱含激情的南开中学校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南开学子,南开精神也在历史的传承中被不断发扬光大。2009年是天津南开中学建校105周年,也是杨静武担任南开中学第七任校长一周年。这位年轻有为的校长拥有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在南开中学已工作20年,为人谦和低调,举止儒雅大气,言谈见解独到。对教育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作为南开中学校长,他如何看待百年南开的辉煌?他如何继承和发扬南开的传统?对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杨静武校长。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国著名爱国作家老舍先生诞辰八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人民艺术家,我在搜集天津史料的过程中,留意积累了一些有关老舍早期在天津活动的史料。今年3月4日下午,我向参加周总理八十一诞辰纪念座谈会的一位老同志访问时,获得了老舍曾在南开中学写过短篇小说《小铃儿》的重要线索。随后,在《南开周刊》第五十五期上见到《南开季刊》第二、三合期的要目,其中也有《小铃儿》(小说)。后来,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林秉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