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川省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丰富。由于地史、岩性、构造、气候等条件的差异,使四川的丹霞地貌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四川丹霞地貌可分为盆地西北、盆地西南、川西南山地、盐源盆地和川西高原等5个丹霞地貌区。不同区域在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上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介绍湖南省怀化市丹霞地貌的分布与特色 ,并对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名胜、宗教文化等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综合开发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丹霞地貌由于其奇特的外貌,在自然风光景观中独树一帜,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湖南是我国丹霞地貌分布比较广泛的省份,能够形成丹霞地貌的红层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1.7%.自侏罗纪以来的大地构造运动、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内、外力因素都比较适合丹霞地貌的形成和发育,其景观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对于繁荣、发展当地的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湖南丹霞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发育与分布的基本特声、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并对开发和利用这一旅游资源提出了初步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6,(11):57-65
对已列入全国1024处丹霞名录中的梅州5处丹霞地貌的发现过程、学术研究和旅游开发研究的现状作了综述,对1处丹霞洞穴作了介绍.特别指出,丹霞地貌对梅州尤其是平远旅游开发独具意义,但目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境内或许还有不少尚未发现的丹霞地貌旅游资源,有待后人去探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湖南丹霞地貌的发育,分布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丹霞地貌由于其奇特的外貌,在自然风光景观中独树一帜,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湖南是我国丹霞地貌分布比较广泛的省份,能够形成丹霞地貌的红层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1.7%。自株罗纪以来的大地构造运动、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内、外力因素都比较适合丹霞地貌的形成和发育,其景观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对于繁荣,发展当地的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湖南丹霞地貌  相似文献   

6.
在对广东省梅县松口镇铜琶村凉伞屻丹霞地貌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凉伞屻周边秀美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进行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并就科普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之构建开展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7.
丹霞地貌是一种环境较为脆弱的地貌。丹霞地貌区域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区域,它的多种自然灾害以地质灾害为主。丹霞地貌旅游与丹霞地貌灾害具有共存性,研究丹霞地貌自然灾害,并实施防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贵州西北边陲小城———赤水市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丹霞地貌诱人 ;历史悠久 ,人文旅游资源特别吸引人。于 1999年“五一”、“国庆”长假诱发的赤水“假日经济” ,其发生、发展及意义 ,给赤水乃至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以莫大的启示 ,生态旅游是赤水和贵州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邵阳市西郊及附近的“丹霞地貌”具有丹崖峭壁、顶缓坡陡、似人似物、造型奇特的突出特征.位于资水河畔,紧邻邵阳市区,交通方便,开发前景看好.文章认为本区旅游开发市场定位为城郊休闲旅游,并对其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承德位于河北东北部,历史悠久,境内资源丰富,自然风景、名胜古迹闻名遐迩,民俗风情浓厚,丹霞地貌形成的奇山异石更具特色。承德经济发展注重旅游、资源、区位三大优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成为"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我们的孩子就生活在其中,如何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朗山古民居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民居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近年来旅游学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朗山古民居的研究,以及对朗山古民居居民态度和潜在市场的调研分析,提出朗山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要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限量"式开发,要保持原真性等有效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提升旅游资源的价值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题目。从炎陵"古,绿,红"三大特色旅游科学开发与发展出发,利用炎陵县特有的休闲疗养特性,从而分析和探索其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途径,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功能主义是上个世纪20年代诞生的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派别,主张现代化的生产设计和资源开发要以资源特质为凭借,强调部分和整体的协调,追求产品功能的多元化、内蕴彰显和设计唯美性。近年来,长株潭各种水体旅游资源开发形式粗放,资源的原生自然形态美和内蕴品质缺乏设计感和实用性,无法形成品质旅游产品。尝试从功能主义视角对长株潭水体旅游资源的特质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深度开发长株潭水体旅游资源、打造水体旅游品牌产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岩溶洞穴是一种特殊景观的旅游资源,通过对富阳碧云洞岩溶地貌的成因分析,可以认识研究区域的沉积环境;并通过对其沉积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岩溶洞穴开发中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针对旅游开发中的自然环境特点,进一步探讨溶洞景观的保护对策及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绵阳旅游资源分类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统计整理了绵阳市的旅游景点(区),基于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和绵阳旅游资源的特质对主要的景点(区)进行归类。同时,根据行业结构分析原理,对绵阳旅游开发面临的5种基本竞争力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绵阳旅游开发的对策。认为必须凸现绵阳旅游产品的特色,提高服务质量,联合各种优势资源,以点带面,最终全面拉动绵阳旅游业的发展,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洛阳地区周边县城遍布山川和丘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使洛阳居民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洛阳农家乐旅游产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凭借着洛阳市郊山水宜人、环境优良、空气质量好等优势逐渐发展起来.今天的洛阳市郊农家乐旅游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洛阳的旅游业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洛阳农家乐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洛阳市农家乐旅游产品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洛阳农家乐旅游的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要素的分析,找到洛阳农家乐旅游发展中的"瓶颈",提出洛阳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和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博爱县自然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气候适中,素有“金博爱”和“太行山下小江南”的美誉。在对博爱县旅游资源羡余现象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旅游产品的策划进行了研究,推出了六种核心旅游产品和七条旅游线路产品,并对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国际风筝都”——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发展文化旅游,就需要文化旅游资源作为基础。潍坊市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是研究、发掘潍坊文化,进行品牌城市建设;加强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整合山水、文化旅游资源;搞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商品的开发与经营;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核心景区巫山县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巫山县地处长江三峡景区的核心地带.三峡库区的形成虽然会巫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变迁。但只要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调整旅游视角,对传统的和新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开发与利用,物别是把新的旅游开发和需求与移民就业结合起来.就能实现巫山县新的三峡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枣阳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经济资源充沛,山水虽不险奇,却皆娟秀,又沾溉人文,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若能合理利用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科学制定其文化旅游的战略思路,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具有枣阳特色的文化旅游新路来。当务之急是主打刘秀景观品牌,带动"古帝乡"文化旅游全局起步,以枣阳特色吸引大众眼球,赢得美誉度,促进枣阳社会与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