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盲校多重残疾儿童,是以视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同时兼有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多动症、学习困难等其他问题行为的儿童.在多重班中,多数孩子除了视力障碍外,语言表达能力也存在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盲多重残疾儿童在盲校就读的数量逐年增多,已成为盲校无法回避的教育现象。而教育部颁布的国家统一课程无论是教育内容上,还是教育形式上,都难以满足盲多重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从盲多重残疾儿童的个别需要出发,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体现以多重残疾儿童为中心,满足这类儿童的特殊需要是盲校目前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多重障碍是指入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失调情况。他们是特殊教育领域中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之一。与单一残疾儿童相比。这一群体最显著的特征是:残疾情况复杂、残疾程度普遍较重、残疾种类不同造成个体差异巨大。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多重障碍儿童的研究和干预已经引起我国特殊教育界的重视。全国各地盲校招收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有不少是属于多重障碍儿童。多重障碍儿童有效教育和康复的问题已经被众多学校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8年盲多重残疾儿童实验研究的成果,从盲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的原则、策略和形式、课程设置的模式、课程设置的内容及教学策略等,期望能为我国盲校发展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事业提供经验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教育需要的角度对盲校学生的视觉障碍差异作了实证性调查和分析:视觉障碍差异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复杂多样;视觉障碍的程度、性质、时间,多重障碍的兼有以及入学年龄、文化背景等都构成个体间不同的差异,并引发不同的教育需要,影响着教学的各个方面;充分认识视觉障碍差异存在的实事和影响,尽可能地适应差异,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教学需要,是盲校教育教学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青岛市盲校始建于1932年,是一所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视多障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盲校。现有23个教学班,.200余名学生,教职员工86人。学校上世纪80年代始就被原省教委命名为"山东省中心盲校",现在是山东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残疾人之家、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的"全国军民共建先进单位"。1992年,学校就开始招收学前盲童和多重残疾儿童,2000年正式成立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实验班和学前教育班,对3-6岁盲童和多重残疾儿  相似文献   

7.
一、多重残疾学生的安置背景 早在1988年,山东省烟台盲校就申请了省级教研课题“盲校学生个别化教学对策研究”,历时五年的探索与实验,初步找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盲校个别教学模式。中央教科所和东亚视障代理等专家在结题时的评语是:“课题实验十分重视学生的参与,顾及到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盲多重残疾儿童在肓校就读的数量逐年增多,已成为肓校无法回避的教育现象.而教育部颁布的国家统一课程无论是教育内容上,还是教育形式上,都难以满足盲多重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从盲多重残疾儿童的个别需要出发,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体现以多重残疾儿童为中心,满足这类儿童的特殊需要是盲校目前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盲兼多重残疾儿童来到特教学校接受教育,统一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些个性鲜明的学生。本文从盲生的个性差异出发,阐述了盲校分层教学的依据、原则和策略,以期能为我国盲校开展分层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上海盲校是上海市唯一的一所招收视力障碍学生的学校,学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差异大,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盲校的学生年龄跨度大,涉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二是学生残疾种类多,盲生占55%,低视生占45%,兼有多重残疾的学生占1O%以上。  相似文献   

11.
"视多障"学生是指除视力障碍以外还兼有其他生理、心理障碍的学生,这类学生是教育中最困难的群体之一。多重残疾使他们在感官功能和个人活动上面临巨大困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使得任何一种专为某一类障碍设计的特殊教育方案都难以完全满足他们的教育需要。笔者班上就有一位"视多障"学生,该生由于小脑萎缩,引起视力障碍及智力障碍。如何让她适应数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多重障碍是指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失调情况.他们是特殊教育领域中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之一.与单一残疾儿童相比,这一群体最显著的特征是:残疾情况复杂、残疾程度普遍较重、残疾种类不同造成个体差异巨大.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多重障碍儿童的研究和干预已经引起我国特殊教育界的重视,全国各地盲校招收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有不少是属于多重障碍儿童.多重障碍儿童有效教育和康复的问题已经被众多学校提上日程,而有效教育和康复的前提是对教育康复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制订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个别化教育康复计划,据此进行康复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是专业教师在近3个月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采用团队合作形式,使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对个案进行的综合评估.针对评估结果,提出康复方案,并进行为期约10个月的康复训练,根据康复训练的结果再提出切实可行的后续康复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建于1986年6月,在卢湾区教育实施“零拒绝”后,学校招收对象为中、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及多重残疾儿童少年,是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一贯制学校。  相似文献   

14.
第三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工作与教材建设 一、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与《汉语双拼盲文方案》 全日制盲校是对视力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根据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国家教委于1993年10月13日印发《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试行),对全日制盲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考试考查和实施办法均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5.
以盲校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二年级的33名视觉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的词汇及类同部分测验为材料,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低年级视觉障碍儿童词义掌握情况.结果发现低年级视觉障碍儿童词义理解能力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在词义理解上,大多处于具体的、功用的水平,难以归纳、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视觉障碍儿童个体间差异明显;教育对于视觉障碍儿童词义理解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瑞典自八十年代实行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的综合教育以来,取得了经验,并将斯德哥尔摩最后一所盲校关闭。至此盲童学校不复存在,原盲校校长指出,盲童无须再住校,可和家长一起生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殊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盲人学校从只招收单纯视力残疾儿童,发展到了盲兼有重听、盲兼有可生活自理的肢体残疾、盲兼有轻度或中度智力残疾的儿童(多重残疾视障儿童)走进了盲校.尽管学校采取了增加助教等措施,但仍不能满足学生们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盲人学校是为视力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盲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盲校进行生活学习。对于盲生而言,盲校不仅承担了与普通学校相同的教学任务,还具有补偿视力缺陷、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和培养劳动技能等作用,为盲生以后进入社会自主谋生打好基础。几乎所有盲校都采取寄宿制形式,盲生在校时间远超出在家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殊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盲人学校从只招收单纯视力残疾儿童,发展到了盲兼有重听、盲兼有可生活自理的肢体残疾、盲兼有轻度或中度智力残疾的儿童(多重残疾视障儿童)走进了盲校。尽管学校采取了增加助教等措施,但仍不能满足学生们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与传统:精神文化层面的魅力书写仁爱学校为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学校招收对象为中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及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开设学前、小学、初中、中等职业教育等,对区内残疾儿童实施免费教育政策,为残障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