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不可否认,大学校园不良亚文化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有信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特有的身心素质的原因.不良亚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于它的存在,应积极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2.
亚文化作为大学校园主流文化的补充,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很大。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学生不良亚文化的具体表现,并给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为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瑜 《文教资料》2009,(9):171-172
青年大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社会地位造就了属于青少年群体的青年亚文化,这种文化对大学校园的人际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呈现出封闭、游戏、放纵的特质,形成一定的缺陷和偏差.鉴于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沟通、引导、指导的角度,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校园人际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共同隶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进而优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亚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日益突出,它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笔者以当今大学校园种种不良亚文化为切入点,深刻分析了不良亚文化的表现和成因,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学校园的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博客等一系列新型交流平台在青年群体的生活中愈发普及。本文旨在介绍青年亚文化相关概念的前提下,以分析大学校园中青年亚文化的形成、现状和发展为基础,将辅导员团队博客作为中坚力量,对引领青年大学生亚文化健康发展进行探讨,以此促进青年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升华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校园"潜在"教育环境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是大学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大学教育质量的集中反映.大学生在大学里除了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将习得一定的价值观、信念等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品质,其外在的表现就是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不同学校的大学毕业生精神风貌各不相同,同一学校不同年代的大学生精神风貌也不尽一样,其根本原因是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环境.大学校园"潜在"教育环境是大学校园教育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往往被教育者所忽视.事实上,它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当微博客的普及带来个人信息的爆炸式传播,中国的大学生从旁观考到亲身体验者再到创造者,在新媒介的舞台上演绎出丰富独特的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个性释放与社会公共性的负面影响。本文选取微博媒介作为研究大学生亚文化的切入点,试图通过对亚文化传播方式的考察,透视其存在的原因与生存状态.寻找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改善大学生亚文化的现状,以期对新媒介情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腐败亚文化对校园廉洁文化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腐败亚文化是与校园廉洁文化相对立的校园不良亚文化,其危害有现实与长远、显性与隐性之分。大学校园腐败亚文化的预防与校园廉洁文化的构建是一致的,步骤是:社会努力与中小学教育的“四个到位”;高校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到“三个结合”,使廉洁教育“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高校做好对不良腐败亚文化群体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课桌文化"与道德失范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大学生"课桌文化"泛滥的成因分析,对当前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进行透视、分析及教育思考,提出在当前应重视大学生道德自律,在大学校园里建立道德人格化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孕育的文化品位,摆正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国内学者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仍面临一定困境,对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大学生的行为文化缺乏系统调查、研究,可能是其主因。从社会学的角度,考量大学生的文化参与行为和对文化现象的态度,从中探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浅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亚文化范畴的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塑造美的人格、参与审美实践等方面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的审美化,将更好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实现最终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大学校园不良亚文化现象的表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不良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种种表现.并提出了抑制不良亚文化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指学校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是一种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反映青年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状态,是学风、校风和学校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亚文化是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在后现代影响之下,大学生亚文化所呈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学术论文写作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并且有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分为选题、研究、写作、修改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解读大学"课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英洁 《天中学刊》2006,21(5):89-91
大学校园中有不少学生以课桌为载体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学业的看法和对爱情的向往,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园课桌文化.对课桌文化不能从道德评判的角度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尽可能将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呈现来审视,使之成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个窗口和媒介.从心理动机、话语权力、中国文化传统、社会功能需要等方面审视了“课桌文化”.  相似文献   

19.
雷雨  王鹏 《华章》2011,(11)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股"考证热",在当今充满竞争的时代背景下,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教育体制、就业形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促使大学生热衷于考证,对此,学校必须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理性地时待考证.  相似文献   

20.
校园青年亚文化"大话"倾向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借助网络等工具,流行于青年之中,成为一种高校校园的亚文化现象."大话"文化对主流文化的疏离和颠覆权威与偶像的态度,以及戏谑化、搞笑化的语言表现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产生了消极作用: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产生戏谑与阻拒心理,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形成整体性、逻辑性的理解,消解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