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体育史”为研究主题的987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Ⅴ为研究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我国体育史学的研究进展,把握体育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推动我国体育史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研究表明:我国体育史学的发文量呈现波浪式增长趋势,研究高产机构主要是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史研究的高产作者主要由王俊奇、崔乐泉、高强、翁士勋、潘华等为代表;研究热点集中在体育运动史、学校体育史和文化史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中国体育史学已经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体育史学科反思史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体育史学仍然存在着学科地位不高、分支学科建设不系统等诸多问题。基于当下业已形成的学科“危机”话语,对中国体育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扫描”,并蠡测体育史学科未来走向。研究认为,在分支学科建设上,要建设体育史学术史、体育史史料学和体育史学理论等3个分支学科;在学科发展平台建设上,进一步打造体育史学教学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从国际和国内史学研究主要趋势中吸取学科建设经验,推动体育史学科建设,开创体育史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9,(1):9-17
随着体育本体受关注度的日益提升,体育史的书写引起了史学界学者的瞩目。为更好构建史学与体育学的联系通道,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办了"首届20世纪中国体育史研究工作坊"。体育的重大政治、外交意义,体育的日常性以及史学研究中对史料的高度重视在本次工作坊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历史学者用成熟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体育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和对体育史的书写与研究给体育学者的研究注入了新活力。来自历史学界和体育学界的学者就构建中国风格的体育史的各项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与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代体育是古代体育与现、当代体育的交接点,是中国体育现代进程的的重要阶段。当前对中国近代体育史的研究缺乏创新,制约了学科理论的发展及其研究价值的提升。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社会史、历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引入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它为现时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应付史学危机指明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史研究20余年来没有方法论方面的探讨,已成为掣肘体育史学的理论瓶颈.一方面,许多体育史学研究限于史料介绍,缺少方法论反思,使得研究目的与方法之问缺少有机联系;另一方面,体育考古类的实证研究因无法解决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而表现出局限性.当前多学科综合的体育史学研究方法已成趋势,但其理论依据无人问津.随着从文化角度对体育研究的深入,体育史学的研究亟需接通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创建在体育现象的历史变化中寻求文化意义的方法论.本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体育史学需要运用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史学研究在近二十年发展迅速.尤其近年以来,广大体育史学研究者加强了对奥林匹克史学和体育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研究领域逐步扩展,研究内容日益深入,成果转化力度加大,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得到加强.体育史学界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史学研究热,体育文化研究热.体育史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与新突破.本文除了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文化史学、当代体育文化与中国体育史研究进行述评外,还对国内外的体育史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中国体育史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探索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作为体育学学科基础的体育史的研究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但作为一门具有独特思维和研究方法的体育史学学科,则是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对古代奥运会的研究,是体育史学兴起和发展的起端。二战以后,体育史学的研究首先在北美和英德等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67~1989年,国际性的体育史学术组织的逐渐建立,标志着体育史学研究日益系统化。之后,北美、非洲、亚太等地区有关学术组织的建立,更反映了世界体育史学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昌盛阶段。中国的体育史学研究开始于十九世纪末的维新运动。…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针对德国的中国体育史研究,指出大多数德国学者用“西方体育中心论”来研究世界体育史,而这种以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体育史、欧洲体育发展过程成了世界体育史的主干。封建时代的近、现代的东方体育(含中国体育),如果偶尔被作者们提及,也只是被看作西方体育在世界各地的投影而已。而奥伊勒等的世界体育史甚至将东方体育全部剔除。要改变这一现状,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笔者认为还有待东西方体育史学者结合世界体育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世界体育史研究中的误区——东方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西方中心主义史学观的影响,世界体育史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误区——世界体育的历史被描述为以古希腊体育为起点的西方体育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东方体育被曲解,被排除于世界体育的基本历史进程之外。其古代部分被作为西方体育登场前的序幕展示,近代部分则被视为西方体育在东方的投影。 作者阐明了东、西方体育是历史地形成并得到充分发展的两种各具特点的体育类型,因而不能以一种类型作为“标准”去衡量另一类型的发展水平,定其优劣。它们一直彼此影响,相互吸收。现阶段正在形成的作为一种新的体育实体存在的世界体育,便是两者交流融合过程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种体育既吸取了二者的“精”与“质”,但又区别于二者,是更高层次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体育。受西方中心主义史学观影响的世界体育史无视上述事实,从而歪曲了历史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使历史失真、贬值。要消除误区,作者认为,必须更新理论思维和重构编撰体例。新的世界体育史观的产生,是以批判扬弃西方中心主义的体育史学为理论前提,在批判扬弃中重新确立历史观的基点,即世界体育史的多元性,把一元的历史还原为多元的历史,并把不同类型体育产生、发展、交汇、融合的历史过程作为编撰的主线。  相似文献   

10.
当代体育史学研究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历史学科呈现夕阳西下的颓势,对我国的体育史学研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进入新世纪之后,体育史学界紧紧抓住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良好机遇.加强了对奥林匹克史学和体育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体育史学研究的专著不断问世,研究领域逐步扩展,研究内容日益深入,参与现实、贴近现实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了体育史学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未来几年,体育史学界应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努力寻求学科新的生长点,进一步推动体育史学科的复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法,以时间为线索,探索近几个世纪的德国体育史学研究,指出18世纪的代表人物首推吉勒施和菲特,前者的主要贡献是初创了东方学,而后者对体育史学的贡献是指明了体育史研究的重要性,开创了体育史时代区分法和提出了关于体育起源的一种学说--战争说.19世纪的德国体育史学研究在内容或者是体裁上都有不少问题,可喜的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有了新突破,如开创了体育史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图书学方法,开拓了体育术语学、比较游戏说以及奥林匹克学等.20世纪初期,德国的体育史学研究又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表现为对竞技体育、德国体育、东方体育、中世纪体育及文艺复兴时期体育的重新定位与评价方面.进入21世纪后,在德国从事体育史学研究的各界学者很多,其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客观地评价了德国在世界体育史学科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育史学研究如何深入、如何拓展,是体育史学界深为关注的的焦点问题。采用文献法、逻辑学方法,探讨微观史对体育史研究的作用及意义,并分析宏观史与微观史在体育史学中的互补互通关系。从目前来看体育微观史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对象的问题从上而下,关注个人;研究史料要打破常规;研究方法上,充分借鉴后现代主义以及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研究方法;要打破了宏观史研究概括性、抽象化和枯燥的弊端,为体育史研究注入新鲜血液,让体育史学理论研究出现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体育史学与体育社会学关系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史学和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针对性与侧重面是不同的 ,这反映了二者的差异。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史进行研究 ,却又显示出二者的密切关系。它既是当代体育史学研究日益深化的表现 ,又是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展的要求。从根本上讲 ,体育史学必须采取社会学的某些研究方法 ,才能达到对体育历史文化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二者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体育科学中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体育”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体育”研讨会综述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湖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联合举行了“毛泽东与体育”研讨会。研讨会于11月19日—24日在长沙湖南省运动技术学院举行。20日上午,国家体委主任...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体育史学者的研究重点。当时人与后来者、亲历者与旁观者、记者和学者的共同撰述,有利于为读者构筑一个真实的中国当代体育史图景,相关史学研究者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催生客观、全面、深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著述。  相似文献   

16.
一、体育史学的现状 在学术界,体育史学的滞后性,是体育史学研究者们完全认可的。有关体育史的专门刊物,大约是进入七十年代后才首次发行。就连现代体育发源国的英国,也是在1984年才发行这类刊物。但是,只要了解一下数年来关于英国体育史的研究动态,却是一派繁荣景象,特别是围绕着  相似文献   

17.
从夏商时期的射箭算起中国体育的可考历史至少已有四千年了,与这漫长的历史相比,中国体育史学就年轻了许多。而高校体育史课程的设置则又在其后。本世纪中国体育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体育院系教育中的存在,似以吴蕴瑞先生在1931年在南京中央大学体育系(科)的讲...  相似文献   

18.
王俊奇 《体育学刊》2007,14(6):48-51
简要回顾百年体育史学的学术发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的体育史学的发展.指出:作为一门研究历史的科学,体育史必须面对社会转型及社会变迁带来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开放思想,更新观念、融入社会、融入多学科之中,从而获得体育史学的"开新之路",并向后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9.
本次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1日至25日在海军杭州疗养院举行,由杭州大学体育系承办,主要研讨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体育史》(第二版)及《体育史学习指导书》,交流体育史教学及课程建设经验等.会议期间,除了听取《体育史》(第二版)教材主编关文明、副主编张元、赵(讠戋)华和编委曹守(讠禾)、苏肖晴、吴在田、郑俊武、傅砚农、李连友等分别讲解教材的编写原则、指导思想、选材依据、重点、难点以及如何使用新教材的一些基本问题外,还听取了邓树勋教授“关于体育课程改革整体构想体育史课程如何定位和建设”、张焕玉副编审“关于如何编写体育史教学参考书”、郑志林教授“关于中国体育史研究过去和现在”以及翁士勋副教授“关于古代体育史研究中如何正确选用史料”等学术报告、华东区还举行了“华东区高校体育(院)系协作组体育史学科年会”.  相似文献   

20.
自1918年郭希汾(绍虞)先生编撰的第一部《中国体育史》问世以来,中国的体育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了它的逐渐完善与丰富的历程. 在以往的体育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研究中,所依据的主要是史书的间接记载和有关的传说.近几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以及考古学知识与方法向各个史学学科的渗透,体育史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体育史学研究人员开始注重利用文物资料,通过实证性的方法研究古代体育的发展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