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中小学教育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材、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全面展开,给中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们也发现,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基层学校,体育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体育改革的文件和资料,阅读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相关的论著,参考有关或相近的其他文章和作品。2.专家咨询法走访了从事基层体育教学的几位特级教师和一百多位具有不同职称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咨询了国内十多位体育教授。3.逻辑分析法采用演绎、归纳、综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中小学教育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材、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全面展开,给中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们也发现,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基层学校,体育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我国文化史上,闪耀着清朝皇帝乾隆及其一代文人学士的智慧之光。 清高宗乾隆,是康熙帝位的第三位继承者。从小就得到康熙的宠爱。康熙酷爱书法及对汉文化的研究和继承,都带给乾隆很深的影响。据《清全史》记载:“乾隆帝甚耽(热爱)汉文化,御制诗至十八万首,所作之多,为陆放翁所不及。又好鉴别书画,尝获宋刻《后汉书》及九家杜注,甚爱惜之。帝于书法酷爱董其昌,与康熙相似,惟帝之异于康熙者,在西洋科学知识之缺乏是也。”  相似文献   
4.
胡祖荣作品     
正~~  相似文献   
5.
撑竿跳高的技术比较复杂。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首长“从儿童抓起”的指示,培养出更多的撑竿跳高运动员,胡祖荣同志搜集、整理了我国撑竿跳高运动员训练中常用的一些专门练习,并在运动员管理局田径班撑竿跳高组的教练员、运动员的支持、协助下,摄制了技术影片,绘制成图。现刊登于下,可供我国训练青少年撑竿跳高运动员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携竿和助跑错误技术:1.携竿助跑时两肩和颈部肌群紧张,两臂握竿太紧。纠正方法:两臂及上躯部位和两肩动作随着助跑的节奏上下轻松自如地摆动,两臂握竿不宜太紧。靠近右侧腰部的右臂略往后,右肘关节稍弯曲,根据运动员身材高矮等具体条件,两臂间隔距离80—100厘米。辅助练习:①正确的携竿技术(图1)。②选择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的携竿姿势(图2)。  相似文献   
7.
初次提出"散打运动员进行‘其他搏击项目’训练"这一理论,并阐述该训练理论的意义:弥补中国散打理论的缺失;适合中国散打实践的需要;将会有利地促进世界技击文化的发展。从世界搏击运动的技击共性和一些优秀搏击运动员的训练经历2个方面说明了该训练理论的可行性,并探讨散打运动员进行"其他搏击项目"训练的3种形式:"借鉴经验,闭门训练""登门造访,融合训练"和"相互切磋,以赛代练"。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普通高校武术课在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效果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武术课在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效果方面较其他术科有较明显的作用,不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就此提出若干建议,旨在引起大家在武术课教学中对学生民族精神各个方面培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旧上海跑马厅的历史变迁等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结论:跑马厅起初的功能是比较单一的体育休闲娱乐场所,但后来其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受到了国人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呼声日益高涨,最终收回了国有,并改建成市民公益性的活动场所。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尽管中国的执政党发生了变化,政权发生了更替,但在改变跑马厅的作用与功能上,国人在意识认识上有着一致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体育史学者的研究重点。当时人与后来者、亲历者与旁观者、记者和学者的共同撰述,有利于为读者构筑一个真实的中国当代体育史图景,相关史学研究者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催生客观、全面、深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著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